吕志和,广东新会大泽镇吕村人,香港富豪


吕志和,广东新会人,祖籍新会大泽镇吕村。从曾祖父起,吕家便在美国谋生,繁衍了三代,至吕志和父亲吕金铨才举家归国。1934年,吕家移居香港。

曾荣获香港MBE太平绅士,是侨港新会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第九届全国委员、江门市第九届政协委员、江门五邑海外交流协会和江门世界五邑乡亲联谊会名誉会长、江门市教育促进会名誉会长、五邑大学教育基金会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上海复旦大学校董。

2001年荣获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2002年被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分别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名誉大学院士”。2005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金紫荆星章,2012年获颁大紫荆勋章,2017年获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 2018年获聘北京大学名誉校董。


2016年1月20日,中国香港,嘉华集团在香港举行吕志和唯一授权自传《吕志和传》的新书分享会。被誉为“建材大王”、澳门新“赌王”的香港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分享自己成功经验时表示,青年人创业最关键的是要勤奋、能不耻下问和有信心。吕志和在分享会上开怀大笑。

吕志和,出生於江门市的一个富裕家庭。吕志和的曾祖父早年离乡别井前往美国谋生定居,后来吕志和的父亲吕金铨有感在彼邦漂泊多年,决定返乡,凭积蓄开了一家酒庄。

1937年,日本侵华时,当时八岁的吕志和随父逃难至香港,中学毕业后他已开始学习营商,协助经营家族的食品批发和制衣厂。及后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吕志和在困难的环境中显露做生意的本领,三年间赚了数百万元日本军票,战败的日本不肯赔偿,军票成了废纸;对当时不足二十岁的吕志和来说是一次挫折,但他咬紧牙关并不气馁,在家人的支持下,凭坚强意志力从头再起。


及后数年,他跟随姨丈学懂了汽车修理技术,以创业为志愿的吕志和,早年在旺角西洋菜街经营售卖及批发汽车零件,逐渐累积资本。

吕志和发现自己与父亲在性格上有差距:父亲并非生意人的料,他喜欢一种清静悠闲的生活,而吕志和则喜欢挑战及创业。才十三、四岁的吕志和,看到在日军占领期间,香港食品短缺,便萌发了做食品生意的念头。于是他向父亲借了些资金,与祖母、母亲合作,经营食品批发生意。

日军占领期间,香港的食用油及面粉十分紧缺,而做食品,油及面粉是必需品。吕志和发明了以沙河粉制造鸡蛋马仔,用木薯粉做粉皮的方法,在三年多时间里,赚到了几百万的“军票”,和近千万港元。依吕志和的主张,要将这些钱用来购买当时十分便宜的房地产物业,但遭吕金铨反对。随着战争的发展,日军迅速走向失败,这些“军票”一夜之间便一文不值。吕志和遭遇了做生意以来的首次挫折。


抗日战争之后,吕志和见食品生意利不大,便随姨父学习汽车修理技术,了解机械知识。他对机械的知识便是在此时奠下的,这对他后来做机械生意十分有益。在学习汽车修理的同时,吕志和注意到汽车零配件的价格变化很大,他意识到这又是一个做生意的机会。于是,又和祖母合资,与姨父共同做起了汽车零件的生意。

当时正值中国内战爆发,市场上对汽车零件需求正殷,吕志和借此赚了一笔。朝鲜战争爆发后,吕志和密切注意其动向。他依据经验判断,战后必有大量剩余物资出售,如能抓住机会,定会赚上一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竟结识了一位与日本政界谙熟的日本人士,凭着他的关系,吕志和来到日本冲绳,与主管美军剩余物资的官员接上关系,并取得美国领事馆发出的购物批文。

条件是不得将这些物资运往中国内地,仅限在香港使用。当时香港由于毗邻内地,故建设需用的起重机、铲土机和开路机等十分紧俏。得知吕志和有批文,多家公司找上门来争购,并愿出使用担保书,银行也乐意开出信用状。第一桶金就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