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听说在贵州有一个神奇的梵净尔玛堡寨,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在铜仁,藏着许多被时光遗忘的民族村寨和古寨,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这些小村寨里的时光总是流逝得很缓慢;它们远离都市的浮华聒噪,不俗不媚不浓不淡,静谧得恰到好处而令人着迷。

江口县桃映土家族苗族镇新寨漆树坪村民组,有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那就是桃映漆树坪羌族。作为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羌族仅有0.14万人,主居江口县桃映新寨村“尔玛”人聚居的漆树坪村民组。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羌寨大门

被人们誉为“神秘的梵净尔玛堡寨”。是梵净山区唯一仅存的“尔玛”人所在地和羌文化艺术“活化石”;是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

漆树坪海拔 1030 米,一边是郁郁葱葱的苍翠秀峰,一边是起伏的山峦掩映下若隐若现的村庄,山中水汽氤氲,好似走进了一幅浪漫精致的油画。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美丽的自然风光

2009年“羌年”和“中国木拱桥传统工艺”以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羌家姑娘为你敬上醇香的青稞咂酒。在一阵阵甜甜的羌家祝酒歌的感染下,也许你会醉意朦胧,也许你会飘然若仙,完全溶入古老的羌族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羌族少女举杯欢迎四方朋友

羌年,羌族俗称过小年(羌族也过春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节日期间,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祷繁荣,展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对自然的尊重。羌族除一部分邻近藏族地区的信仰藏传佛教外,其余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万物有灵、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祭祀活动

青山绿水间树木掩映,原生态院落精致古朴,过羌年、打糍粑、喝咂酒、公祭等传统的习俗保留至今,这样的古村落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打糍粑

民间乐器主要有羌笛、口弦、唢呐、锣、钹、响盘(铜铃)、羊皮鼓、指铃、肩铃等。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乐器表演

羌族民间工艺以挑花、刺绣最为出色。不需图稿,羌族妇女便可绘成各种优美的图案,绣成绚丽多彩的成品。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精湛的手工刺绣

走进这样的村庄,感受到了如此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热情的少数民族同胞怎么可能不邀请你一起体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呢!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漆树坪,贵州最后的羌寨!

游客体验

这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度正在逐渐减弱,这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极为不利。贵州作为一个“多彩贵州城”,所谓“多彩”,就是因为贵州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和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才让贵州变得如此多姿。

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都比较落后,即使国家从众多方面给予了少数民族地区及人民不同的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支持,结果却不容乐观。

如今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改变这样的形势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于民族村寨而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帮助其改变的重要手段。

漆树坪羌寨作为贵州唯一的一个羌族聚集地,在乡村旅游盛行的当下环境里,要让当地居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依托,凭借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达到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保护以及开发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