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時內,火車站廣播找娃十多次:親子旅行,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三小時內,火車站廣播找娃十多次:親子旅行,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帶兩個孩子出門做了趟小旅行,真心爸媽在火車站有個小發現,想想都讓人害怕。

以往做火車,我們都是計算好時間,到候車室稍等一會兒就能檢票進站。這次為了避颱風,提前三個小時到了上海虹橋高鐵站。就是這多出來的三個小時,我們聽到了十多次廣播找娃,或是廣播找家長。

幾乎每隔一會兒,車站的廣播就會響起來:

或者是這樣:“XXX小朋友,聽到廣播後,請速到X號檢票口。”——這是大人找不到孩子了;

或者是這樣:“XXX小朋友的家長,聽到廣播後,請速到X號服務檯。”——這是孩子找不到爸爸媽媽了。

真心爸爸和我家倆娃剛聽到時還不以為意,以為是極個別的偶發狀況,聽了好幾次之後,不免詫異起來——在火車站和孩子走散的狀況,還真不是一般地多!聽到後來,孩子們都特別無奈了:“聽聽,又來了個新名字!”

我們排隊等待檢票時,還見到一位媽媽,花容失色地排開眾人,橫穿好幾個隊伍狂奔過去——估計是聽到廣播去找娃了。

寒暑假,是親子旅行的高峰,發生一次和孩子走散的情況,估計整趟旅行的體驗,都會大打折扣。這還是好的,萬一,如果萬一,不是走散,而是走失呢?被拐呢?後果想都不敢想。

真心爸媽特別整理了一些小提醒,希望對帶娃出行的爸媽有些幫助。

總的原則就是一個:時刻保持孩子在自己的視線之內,尤其是12歲以下的孩子。

三小時內,火車站廣播找娃十多次:親子旅行,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1、放下手機

候車時間,很多人都會很自然地拿出手機來打發時間。但對於帶娃出行的父母來說,這是很危險的舉動。

如果孩子很小,他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趁你不注意抱走;如果孩子能到處跑了,就更危險,他可能趁你不注意跑到比較遠的地方,可能跌倒,可能摔傷,可能被人流隔開,找不到父母,可能只顧著玩了,而迷失方向,找不回爸媽待的地方。

三小時內,火車站廣播找娃十多次:親子旅行,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2、買東西時看好孩子

在車站的便利店、快餐店買點東西,是常有的事,但大人買東西時,也是最容易和孩子走散的時候。真心爸爸自己,就曾經得到一個深刻的教訓。

我家大寶四歲左右時,有一次我獨自帶他出門,在火車站便利店,我帶他去買方便麵,走到款臺時,他還站在我旁邊,等付完款一扭頭,孩子不見了!那一刻,真是嚇得全身的汗毛都豎起來!趕緊在便利店的貨架間找孩子,幸好幸好,找到了,原來孩子被旁邊的玩具貨架吸引,就自己跑過去看了。

三四歲的孩子,活動能力已經很強,自制能卻沒有那麼強,你跟他說“站在這兒別動”,基本上是不管用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看好他。

這一條,我認為也適用於十來歲,甚至十二歲以下的所有孩子,甭管他平時配合度如何,爸媽自己做好防範都至關重要。

三小時內,火車站廣播找娃十多次:親子旅行,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3、別讓比較小的孩子自己去衛生間或者去買東西

讓孩子自己去衛生間,或者自己去買東西,也是容易和孩子走散的時機,除非你就站在商店或者衛生間門口,而那裡只有唯一一個出口。

一些父母覺得,孩子已經上小學了,能識別各種標識了,在車站、機場自己去買個東西、自己去個衛生間還能找不回來?——事實上,真的可能找不回來的,因為孩子可能會迷失方向。

真心媽媽自己,有一次印象特別深刻的迷失方向體驗。發生在我二十歲時,沒錯,就是成年後!那時我在上大學,我媽媽來北京,我到她住的地方(那地方我不熟)去找她,然後又自告奮勇坐地鐵幫她去火車站買車票。沒想到買車票回來,一出地鐵出口,我就“轉向”了,該往前走,還是該往後走呢?明明記得就在離地鐵口幾百米的地方,卻來來回回走了半小時才找到。

孩子在火車站和機場,也很容易出現同樣的情況:一是地方比較大,二是方位不熟悉,三是孩子識別路徑的能力還比較有限,四是人來人往會阻隔視線,五是孩子對“迷失方向該怎辦”的經驗幾乎是零。所以,做爸媽的,千萬不能太過“心大”,以為這麼點距離,孩子還會迷失方向。

我們自己帶孩子出門旅行,是在孩子大約五六年級之後才肯讓孩子獨自去不遠處的衛生間的,而且還會跟孩子確認,他能識別出自己離開的位置。

三小時內,火車站廣播找娃十多次:親子旅行,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4、彼此等待時,不要離開約定位置

即便孩子已經比較大,比如十多歲了,爸爸媽媽很確定他在車站或者機場走開一小段距離能自己找回來,大人和孩子都還需要建立一個特別確定的觀念:彼此等待時,不要離開約定位置。

有的家庭,是爸爸媽媽沒有這樣的意識,孩子前腳剛走,大人就可能被旁邊的店鋪吸引著去逛一下,本來想著馬上回來,可稍微一耽擱,就可能出現孩子回來了,大人卻不見了的情況。

有的家庭,是孩子沒有這樣的意識,大人去個衛生間,告訴他“在這兒等著別動”,大人一轉臉,孩子就可能被什麼好玩的東西吸引著,跑去看了,於是爸爸媽媽回來了,原地卻找不到孩子了。

所以從孩子比較小的時候起,只要出門,我們就會給孩子滲透“彼此等待時,不要離開約定位置的觀念”,慢慢地,孩子“守約”、“不見不散”的意識就非常明確了。

三小時內,火車站廣播找娃十多次:親子旅行,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5、不要讓孩子走在爸媽的後面

爸媽在前面走,孩子在後面跟著,是很多家庭出行的常態,在街上,我就經常能見到,三四歲、五六歲的孩子,落在大人後面十多米,大人一回頭,發現孩子沒跟上,才趕緊叫孩子:“快點!跟上!”

這個習慣,在街上已經很危險,放到火車站、機場這樣人流密集的地方,就更危險。很可能幾十秒的時間,孩子和大人就被人流隔開,然後你找我、我找你,越找彼此離得越遠。

所以,直到現在,兩個孩子已經一個馬上上初中、一個馬上上高中了,帶孩子出門,真心爸媽還是保持著一個習慣:一人走前面,一人走後面,讓孩子走在兩個人的中間。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萬一安檢、檢票、通關時,孩子那裡遇到一點小狀況,爸爸媽媽馬上能提供幫助,避免出現大人通過了,孩子被攔在後面的情況。

幾個小經驗,都是真心爸媽這些年來帶孩子出行積累起來的,分享給大家,不知會不會有點小幫助?

我們是真心不願意聽到“XXX小朋友,聽到廣播後,請速到X號檢票口”或者“XXX小朋友的家長,聽到廣播後,請速到X號服務檯”——光是想想,就讓人替那些和孩子走散的爸媽著急死了。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