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茶业预测与建议

2018年6月25日,2018“两展一节“成果通报会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媒体见面会在北京展览馆4号会议室如期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利,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常务副秘书长朱仲海、行业发展部主任申卫伟,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展览中心副总监赵巍进行了发布与回答。

为准确把握2018年度全国春茶产销动态,分析研判发展趋势,指导全国茶叶年度生产,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还联合全国相关茶叶主产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茶叶行业组织,对2018年度全国春茶产销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在调研基础上,结合相关政府部门数据,经与各省茶业组织会商,形成《2018中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及相关预测建议。

过去的数据小编就略过了,小编摘选预测与建议部分供业界参考谋划:

(一)形势预测

1、根据目前汇总情况看,2018年全国春茶总产量略增,估计在125-135万吨,均价略高于去年。据此推算,预计2018年全国茶叶总产量约在270-280万吨;农业产值将突破2100亿元。名优茶产量出现回升,大宗茶产量与去年持平;名优茶产值增幅较上年有明显增加,大宗茶产值增幅较上年略有增加。

2、从当前春茶市场购销两旺的形势看,茶叶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逐步到位,预计2018年国内消费总量将接近200万吨,销售额突破2400亿元;库存增量将不会明显增加;名优茶为主体的内销格局不会改变,中国茶业已经开始从区域公用品牌向企业品牌转化;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产品、定制产品继续增多;连锁专卖店与互联网融合而成的新零售模式渐露商机;批发市场在升级改造后重新定位而出现复苏;茶业电商、微商的线上线下融合已成必由之路;终端消费主要模式从茶叶连锁店向现代茶饮店转变。

(二)相关建议

1、加快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提质增效。基于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茶叶总量将继续增加的趋势判断,我会建议:通过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优化产权结构,实现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以改革稳固行业发展成果,以改革提升行业发展成效。

2、推动茶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茶产业既可提高茶农收入、振兴区域经济,还可保护生态、发展旅游,又可提升地方的文化格调与内涵,分别对位茶产业发展、茶旅一体化与茶乡建设、茶文化普及、茶人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及帮助茶农增收致富。为此,我会倡议茶产业应将发展路径与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主动对接,规划先行、精准到位、有序推进;以精准扶贫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切入点、重点突破,兼顾茶旅游及农村电商渠道的搭建,进一步推进文化与精神层面建设。为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我会新成立了中茶协茶旅工作委员会,并整合协会已有专委会等资源,与全行业共同落实推进。

3、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生态。社会信用体系关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信用成本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信用软实力与国际竞争优势都密切相关。中国茶业信用体系目前尚有待健全,因此推进信用建设正是时代所需、强业之要。为此,协会计划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指导下,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对接业内外各有关单位,发挥多方合力,联合落实推进;协调组织行业内企业自愿参与,大力倡导行业自律,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加快信用服务市场发展,提升信用服务质量和水平。

4、整合区域品牌发展集群品牌。目前,国内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已迅速发展至200余个,对于中国茶产业继续坚持名优茶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随着WTO的不断推进,愈加开放的市场需要企业或产品品牌更加清晰,对企业规模、产能、产品结构、品牌主体等要素提出明确要求。为此,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牵头成立了中国茶叶集群品牌联盟,按照国家品牌发展战略的统一部署,积极发挥协会的协调引导等中介职能,通过落实集群品牌发展的系列举措,实现横向联合、纵向拓展,进一步强化中国品牌力量,以扩大中国茶业的国际影响力。(素材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宣传部)

2018中国茶业预测与建议

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国际商报、中国医药报、北京日报、人民网、中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千龙网、搜狐网、新浪网、腾讯大燕网等中央级、地方级媒体记者以及湖南卫视茶频道、《茶道》、《茶为媒》、《茶传媒》、《茶世界》、伴夏茶网、北京茶叶网等30家业内外媒体参加了本次沟通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