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否是基于佛教而创造的,为什么?

jordan25


这个观点是很明显的错误。佛道如果真了解,会发现根本连世界观都压根不一样。

三教之中,如果稍微看些原初的典籍,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儒道同源且世界观一样,但选择不同;佛与道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但却经常在同一片山林中经常碰面,但两者走的又不是同一条路。核心的东西,佛道没有任何的相同点。如果看外皮,世俗宗教化的两教确实相似点挺多的,但谁抄谁还真不好说。而且很多的行为其实是世俗化宗教的共有特点。

分开说吧:

一、先说一下三教的内核。

儒:儒以现世为重,治世修身为求。说具体点,儒家对于怪力乱神之类的知而不言,存而不论。认为,人的事情都没搞明白,就别搞什么鬼神事了。儒家追求的是自我的升华,而后带领族群追求更好的生活。儒家以族群为重,以今生自我升华为重。重祖先祭祀,重视人的主观性,利用所有的已知来指导带领族群追求更好的生活。

道:道求长生,以现世为重,观天地之理,所求为跳出天地。以师与祖为重,也重祭祀,鬼神事对其而言,天地之理之一。但道有个很坑的特点,因求长生时自我升华必求心安,所以自我族群有难之时为求心安,哪怕会死也会去救族群。因为心不安,长生不得。

佛:佛求涅槃,不以今生来世为挂碍。认为世间一切皆苦。原始教义不重祭祀不重偶像。世间种种如幻非真,历世间诸幻求真如,弃幻归真。族群与其而言,看得破,不是挂碍,看不破,自得因果。三教对自身都求自我升华。以世界观而言,儒道都认为世间为真,但儒以世事为重,道以超脱为求。佛家认为世事为幻,去幻归真。世界观上,儒道相似但所求不同。佛家世界观与儒道完全不同。儒家完全人间即是一切。道家是,人间修行场,山上山下从心而已。佛家而言,别说人间,天上亦幻,欲界而已。看破,去幻,归真。儒不说前生今世来生的三世大观,人只有今世。道知三世大观,但认为前世非我,后世亦非我,只有今生是我。佛家认为,一点真灵流转,无论几世,我依然是我。从行为上,道与佛反而近似。佛道两门的自我升华,有实修做阶梯,入门相似但越往后越不一样。道门类似于灵肉混一为种子,种子再生,结真我。佛门类似于,灵肉皆幻,于识中层层剥葱,寻真灵一点,此一点即真。弃幻归真是为涅槃。于有无间亘古长存。儒家的升华,更类似于,知我知世知天,红尘为砂,我为石,砺而成玉,温润自洽,可为圭为璧为佩,世所缺即我所为。

二、从外壳看。

世俗宗教化的三教其实都挺类似。都有偶像崇拜,都有各种庙观,都有祭司。但因为儒门被国家重视,与另外两家可能不一样点。佛道,世俗宗教化之后。共同点更多。

念珠、方丈的称谓、放生、知客、各种神的诞辰节日等等,相似点很多。如果说谁抄谁的,很多事很不好说,但相互抄是一定的。先说,神像问题。佛家最初是没偶像崇拜的,但传到中国的时候已经有了。道家有偶像,但与现在的意义完全不一样。最初的偶像崇拜,不是拜神,是拜祖师。更类似于祭祀祖先。只是后来大多的人也就当神拜了,包括儒家的偶像崇拜也是这样演变。其他的,比如算命解签、做道场(做道场其实是祭祀活动)算是道家的传统(其实这个传统来源于华夏祖先祭祀活动),后来佛家也做。佛家喜欢开大的讲经辩经会,道家有时候也做(传统上道家的讲经辩经不是大会,更多的是两三个道友的交流)。很多的诞辰节日,更像是民间活动,而后融入了世俗化的宗教中。其他宗教,世俗化过程中也有相类似的东西,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比如基督教的礼拜,其实也是一种祭祀活动,只是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宗教不一样。但就算世俗化,佛道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不一样的地方。中国有句话,大寺庙小道观。寺庙大部分都不小,道观大部分都不大。当然也有小寺庙和大道观,只是就比例而言,道观大的也就那几个,寺庙在很多的小县城中都有许多大的。就是因为两家不同的行为习惯造成的。道家起源很早,但成教晚,而且与传统的巫相混杂,很多的东西其实民间的巫的习惯。佛家源于国外,传自中国后,本土化世俗化的很厉害,很多的表象的东西来源于中国民间而不是原本的教派习惯。而且自古三教相争了很久,也相互融合了很多。所以在表象上,很相似。但其内核上,依然保持着很多教义上的不同。表象上最有趣的说一个。关二爷,如果真要算的话,其实是儒家的神,虽然儒家一般没有神这说法。儒家的习惯是祭祀以前品德出众或对族群有大贡献的人。而且后世成为官方代表后会代表国家公祭。结果关二爷在佛道两家同时又封了神。所以要说,三教谁抄谁的,真是个糊涂账,相互抄而已。儒家以人看自然,求自然与人互适;道以自然看人,求超脱自然;佛家则从自然中蜕去自然,归于有无间。


仙扑世界


此说法欠妥。道教是基于道家学说而创立。据说最早当是东汉时的张道陵(公元34——156)张天师所创,此人素志于黄老之道,他是基于黄老学说而立教的,尊老子为教祖。

佛教是东汉时(公元68年)传入我国的,至今白马寺犹在。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是没有宗教的,佛法能传入中国也是得益于与道法相似,道教从时间上看是晚于佛教,借鉴些佛教的那些形式肯定是有的,佛道有一个冲突交流碰撞的过程是肯定的,或明或暗,佛道斗法,在一些史料及古典文献小说等中都可见痕迹的。西游记中就写了不少佛、道斗法的情形。是历史客观存在的一种反应。

这样说比较恰如其分些:道教是基于黄老道家学说而创教的,道教立教当是借鉴学习了不少佛教的组织发展形式。

延伸拓展点,须知,大汉朝自刘邦立宗开国时起采用的休养生息那一套,都是黄老思想,后至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家被定为正宗,黄老学说肯定是受打击排挤的,而且儒家自来以天下之中自居,对外是排斥的,汉武帝穷兵黩武,命卫青霍去病远击匈奴这本质就是对外的排斥,曰四夷嘛,佛教自外邦而来,毋庸置疑是受到排斥的,但它与道家学说很相似,所以,佛法最初时传入时都是以浮屠道而传入的,算作是,也就是道家道学的一种,更有,《老子化胡经》这样的空穴来风式的经文,就是杜撰都是自有当时杜撰之用意,你说是不?

因其黄老学说在汉朝以前,夏商周等时,更多是统治阶级所独享,更多是治国之道,自独尊儒术,黄老学被冷淡,另外佛教的传入后,说,万物各具佛性,众生平等这样的思想,这是有这更广大的群众基础的,也因其思想更易于广大劳动及知识分子各路人等接受,所以传播很快。道家学说派一看,这可了得,拘束不住了,嗨嗨,我先是与你同病相怜呢,称你为浮屠道,咱们是一道的,可是,看样子,啧啧,你这要喧宾夺主呀,于是,自然互相借鉴对抗着融合着发展了。佛法真正的本土化就是禅。而禅的思想很多是脱胎于老庄学说的思想。

总之,佛、道是互相借鉴碰撞融合中发展的……


东声西音


不能这么说。道教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先秦道家思想,一个是中国民间的神仙思想、鬼神崇拜。道教的创立在东汉末年,此时佛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早已传入中国,道教借鉴了很多佛教的内容。但是后来佛教同样对道教有所借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很多人说道教是老子创立的,这是错误的。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但道家不是道教。道家是一种哲学思想,比如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主要是论述如何治理天下。而道教则是一种宗教,有仪式,有神仙,有最终归宿。

道教的创始人有两个,都是东汉末年时的人。一个是张角,创立了“太平道”,一个是张道陵,创立了“五斗米道”。

此时不论是“太平道”还是“五斗米“,他们的宗教活动内容都还比较简单,主要是民间流传的“阴阳五行”、“巫觋杂语”、“符水咒说”、鬼神崇拜等,在宗教理论方面有象《太平清领书》这样的经典,以及奉读《老子》五千言等。

到了魏晋时期,著名道士葛洪、梁代的陶弘景、北魏的寇谦之等人对原始道教进行了改造,使道教的教理、教规、教仪系统化。此时五斗米道成为道教的正统,张道陵也被奉为道教的天师,其子孙世袭相传,直至今日台湾还有张天师。


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早已是一个成熟的宗教,所以道教对佛教有所借鉴。

这不能说是抄袭,因为当时并没有版权的说法。

比如,佛教有三宝:佛法僧,道教也说三宝:道经师。佛教说佛有十种尊号,道教也说天尊有十种名号。道经中有“十善”、“十恶”的说法,显然也来自佛教。道教说忏悔,但是“忏”来自梵文的音译“忏摩”,也源自佛教。

其实借鉴其他宗教是很正常的事情,佛教也经常干。

比如,佛教中的弥勒佛,据季羡林考证就是基督教的弥赛亚。还有些学者认为佛教的阿弥陀佛,是受了波斯祆教的光明神崇拜的影响。

而且佛教也从道教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为了能够站稳脚跟,扩大影响,一部分佛教徒就宣传佛教与道家思想是一致的,并编造出老子西出函谷关后来到印度创立佛教的传说。有意思的是,后来佛教壮大了,就不承认这一传说了,反而是道教

编了一部《老子化胡经》利用这一传说证明佛教比道教低级。明代的《西游记》中还有老子化胡的说法。

还有研究者认为,佛教的菩萨像在印度时多是男子的形象,但是传入中国后收到道家和道教的形象,开始出现女性化的特征。

一些佛教徒还借鉴道教思想创造了一些佛教经书,使佛教更加适应中国人的思想,这些经书被称为“疑伪经”。比如《佛说决罪福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昼夜精进七日七夜,天曹鬼官记注大功,以功除罪即白帝释,增寿益算除罪定名祸灭福生即得如须。”这种天官增寿的说法,显然来自于道教。



梦露居士


道教

是一种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中后期才有教团产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师道,信奉老子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代尊封老子,说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术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功德成仙,常见后来的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神者与道术的修练者。

佛教

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全世界约有数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曾具有广泛的影响。其创始人乔答摩·悉达多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世界佛教各派别占佛教信徒的人口比例是:大乘佛教56%,上座部佛教38%,藏传佛教6%。佛、法、僧“三宝”构成佛教的要素。而在家信徒,则称为男居士(优婆塞),女居士(优婆夷)。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广泛传播于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按照佛教的观点,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轮转生死。惟有断除无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脱离轮回。悉达多·乔达摩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道理。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为什么有人说“道教是基于佛教而创造的,抄袭色彩明显”?

历来政权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宗教的思想在里面,主要是为了政权的稳定。比较有名的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梁武帝与达摩,唐朝一朝的尊佛。而一直以来中国都是道教信众占主。到了明朝一部《西游记》便是把现实中信徒对于道佛两家的神祈的崇拜表达出来。


李老师tome


道教並不是基于佛教创造的,而是中国本土宗教。

我不信宗教,但对中国历史略知一些。在古代,太上老君的炼丹术,就是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雏形。

古人认为,“坐”字就包含自我和本我。道教实质就是在山寺的幽静净地修炼,从自我回归本我,追求得道成仙;炼丹雖然並没有达到长生不老,但井啟了中国人寻找药物的先河,还是有贡献的。

佛教传入中国,人们熟知的是唐僧到西天取经,即唐朝时代。潮州开元寺就是唐代建成的。

佛教宣扬“佛者空空如也。”宣扬“行善积德”,“生死轮回”。顿悟派的:“菩提本无树,灵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拂尘埃。”就是“佛者空空如也"的写照。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包容,与道教和平共处,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因此,道教和佛教的教义现今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这是事实。

我不信佛教,不信有“来世”;同样,我不信道教,相比于道教主张从“自我”修炼回归“本我”,然后得道成仙,我更相信西方哲学的“超越自我”。尼采说:“上帝以死,我教你做超人”。无疑地:立足本我,做好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对于一个人的进步来说,有更积极的意义。

以上是我本人的看法,只供参考。





桂花芳香77105282


谈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道教跟道家完全不是一回事,可以说道教是道家的一个分支,道家思想可以说完全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思想。

道教也是中国土生的宗教,但是其组织形式上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佛教,但话又说回来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同样借鉴了大量道家的思想和词汇。

时间拉回到两千多年前,东汉末年民不聊生,终于年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巾军起义,农民起义在汉朝并不少见,但统治者很快就发现,这次的农民起义跟以往不一样,他们组织程度更家严密,大规模集结人群的速度也非常快,完全跟以往农民起义的一盘散沙不是一会事。

那么黄巾军有什么特别吗?有的,黄巾军的特别之处就是利用了宗教,道教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当时的通讯技术非常落后,怎么样才能把住的非常分散的人聚集起来,又怎么让他们相信统一种理想呢?在那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用一种宗教来组织是最有效的,于是道教便应运而生。

但这篇大地上第一次诞生这种东西,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弄,于是抓耳挠腮的时候,看到旁边不正好有一套完整的,已经在中国传了几百年的佛教么,于是大家依葫芦画瓢,从组中形式到偶像崇拜,都对佛教做了大规模的模仿,但思想内核采取的却是中古传统的道家思想。

后来黄巾军起义失败,但道教的形式和思想已经在这个大地上生根发芽了,历经不同朝代兴衰更替,与早期的模样早就大不相同了。道教最初借鉴佛教是很明显的事情,但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借鉴发生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并不是说借鉴了就不是原生的就要矮人一头。


昭烈名臣


这个观点是很明显的错误。

佛道如果真了解,会发现根本连世界观都压根不一样。

三教之中,如果稍微看些原初的典籍,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儒道同源且世界观一样,但选择不同;佛与道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但却经常在同一片山林中经常碰面,但两者走的又不是同一条路。

核心的东西,佛道没有任何的相同点。

如果看外皮,世俗宗教化的两教确实相似点挺多的,但谁抄谁还真不好说。而且很多的行为其实是世俗化宗教的共有特点。

分开说吧:

一、先说一下三教的内核。

儒:儒以现世为重,治世修身为求。

说具体点,儒家对于怪力乱神之类的知而不言,存而不论。认为,人的事情都没搞明白,就别搞什么鬼神事了。

儒家追求的是自我的升华,而后带领族群追求更好的生活。

儒家以族群为重,以今生自我升华为重。重祖先祭祀,重视人的主观性,利用所有的已知来指导带领族群追求更好的生活。

道:道求长生,以现世为重,观天地之理,所求为跳出天地。以师与祖为重,也重祭祀,鬼神事对其而言,天地之理之一。但道有个很坑的特点,因求长生时自我升华必求心安,所以自我族群有难之时为求心安,哪怕会死也会去救族群。因为心不安,长生不得。

佛:佛求涅槃,不以今生来世为挂碍。认为世间一切皆苦。原始教义不重祭祀不重偶像。世间种种如幻非真,历世间诸幻求真如,弃幻归真。族群与其而言,看得破,不是挂碍,看不破,自得因果。

三教对自身都求自我升华。以世界观而言,儒道都认为世间为真,但儒以世事为重,道以超脱为求。佛家认为世事为幻,去幻归真。

世界观上,儒道相似但所求不同。佛家世界观与儒道完全不同。

儒家完全人间即是一切。

道家是,人间修行场,山上山下从心而已。

佛家而言,别说人间,天上亦幻,欲界而已。看破,去幻,归真。

儒不说前生今世来生的三世大观,人只有今世。

道知三世大观,但认为前世非我,后世亦非我,只有今生是我。

佛家认为,一点真灵流转,无论几世,我依然是我。

从行为上,道与佛反而近似。

佛道两门的自我升华,有实修做阶梯,入门相似但越往后越不一样。

道门类似于灵肉混一为种子,种子再生,结真我。

佛门类似于,灵肉皆幻,于识中层层剥葱,寻真灵一点,此一点即真。弃幻归真是为涅槃。于有无间亘古长存。

儒家的升华,更类似于,知我知世知天,红尘为砂,我为石,砺而成玉,温润自洽,可为圭为璧为佩,世所缺即我所为。

二、从外壳看。

世俗宗教化的三教其实都挺类似。

都有偶像崇拜,都有各种庙观,都有祭司。但因为儒门被国家重视,与另外两家可能不一样点。

佛道,世俗宗教化之后。共同点更多。

念珠、方丈的称谓、放生、知客、各种神的诞辰节日等等,相似点很多。

如果说谁抄谁的,很多事很不好说,但相互抄是一定的。

先说,神像问题。

佛家最初是没偶像崇拜的,但传到中国的时候已经有了。道家有偶像,但与现在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最初的偶像崇拜,不是拜神,是拜祖师。更类似于祭祀祖先。

只是后来大多的人也就当神拜了,包括儒家的偶像崇拜也是这样演变。

其他的,比如算命解签、做道场(做道场其实是祭祀活动)算是道家的传统(其实这个传统来源于华夏祖先祭祀活动),后来佛家也做。佛家喜欢开大的讲经辩经会,道家有时候也做(传统上道家的讲经辩经不是大会,更多的是两三个道友的交流)。

很多的诞辰节日,更像是民间活动,而后融入了世俗化的宗教中。

其他宗教,世俗化过程中也有相类似的东西,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比如基督教的礼拜,其实也是一种祭祀活动,只是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宗教不一样。

但就算世俗化,佛道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不一样的地方。中国有句话,大寺庙小道观。

寺庙大部分都不小,道观大部分都不大。当然也有小寺庙和大道观,只是就比例而言,道观大的也就那几个,寺庙在很多的小县城中都有许多大的。

就是因为两家不同的行为习惯造成的。

道家起源很早,但成教晚,而且与传统的巫相混杂,很多的东西其实民间的巫的习惯。

佛家源于国外,传自中国后,本土化世俗化的很厉害,很多的表象的东西来源于中国民间而不是原本的教派习惯。

而且自古三教相争了很久,也相互融合了很多。所以在表象上,很相似。

但其内核上,依然保持着很多教义上的不同。

表象上最有趣的说一个。

关二爷,如果真要算的话,其实是儒家的神,虽然儒家一般没有神这说法。

儒家的习惯是祭祀以前品德出众或对族群有大贡献的人。而且后世成为官方代表后会代表国家公祭。

结果关二爷在佛道两家同时又封了神。

所以要说,三教谁抄谁的,真是个糊涂账,相互抄而已。

儒家以人看自然,求自然与人互适;道以自然看人,求超脱自然;佛家则从自然中蜕去自然,归于有无间。

侃的随意,一家之言而已,欢迎拍砖。


dd广林鬼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文化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起码是一个开悟的人。要不然就是乱语。

但是智者无言,因为成佛成道者都是追求终极真理的人。他们明白终极的真理是无法表达的。成佛者是自己的佛。得道者是自己的道,并不是过去,未来,现在,空间,维度的所有。所以佛说开口即为错。道说“道可道,非常道"。。。

马克思并不比黑格尔高明,黑格尔确实历害,因为我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想学尽人类所有知识体系,然后想跳出所有知识体系之外,创立一门最接近真理的学科,去直接感受宇宙的本质。却发现他已经做到了,尽管不是真理,但也是道,起码知识和思想上立得住。

但学海无涯,信息知识无穷尽,没有人能学遍所有知识,更不可能将其抽象化,何况知识越复杂抽象能力就越差。虽然我打破了自己认知的极限。到了另外一个维度,切也无法表达出来。因为终极的真理是形而上的,而我们的世界是形而下的。形而下的世界无法模拟形而上的真理。也就是宇宙之前的状态。用“老子"的话说是一一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用数学家黑德格尔的数学公式说就是“不完备定律"也就是说我们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也正是这种“不完整",才有了这个世界。如果是完整的。宇宙将是空无或浑沌。

在此不想多说,简言几句,知者自知,不知者我说再多仍是不知。因为它不是学来的,而是需要你灵魂在场去证得。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故有无相生"。。。。佛说,“法相皆空“。。。。终极思想上说佛道本一家。再此说明,道家不是道教,道家是哲学思想,是形而上的,道教是形而下的。

佛家不是佛教,佛家是哲学是形而上的,佛教是形而下的。所以才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信佛的人永远成不了佛。得不了道。

道家起源于伏羲,成长于易经(不是常人所理解的易经),发扬于老子。八百年后方有孔子,佛与孔子同代,何来抄袭之说?

只有真正智者才知道,道家思想比唯心,唯物都高明。几乎无懈可击。是唯心、唯物、数学的、完美融合。(数学指易经)

当然大道三千,各取一条。逻辑学走到极致也很厉害。如果把所有人类知识体系比成一棵树,它的根是神学、树干是哲学,侧枝有很多,比如,文学,音乐,艺术…,树顶部分是科学,科学之上是物理学,物理学之上那个树顶尖的生长点是数学。数学是最接近真理的学科。但是所有的学科追求的终极目标并不矛盾,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最终极的真理…


極致天國


道教,实际存在时间其实有五千年,应归于伏羲所创,它是中华文明的根,河出图,洛出书,出土的伏羲和女娲像有一执圆规(修行得智),一执戒尺(普识),伏羲领导了一批修行有成的人,通过对天地自然万物的观察解析,制出了万物数理的简图,既河图洛书,命苍喆依其为蓝图造字,造字也是有法可依的,一个字其实是天地人三盘的结合,字创出后用来记录人的受想行识意,故欠我也称之为法尘,即然是有规矩可依的所以字也是有量度的,故有伏羲执圆规,女娲执戒尺的雕像,伏羲领导的那班子人马是最初的道教,不过那时侯它没被用“道教"两字命名,中国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由此开始。佛教到现在才两千五百年,最初的经文论藏源于伏羲,伏羲禅让帝位于有大德的管理人才尧,尧体弱多病,羲恐其治理天下有碍,故命人做经藏予尧,经文论藏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文明并辅助治理国家,后来如何在印度广为流传并促成了佛教的成立,我不得而知,但在之后的中国这种文化促成了道教。


其大无内其小无外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这是思想流派,并不是宗教,时间在先秦。

而道教是一种宗教形式,时间大概在东汉发展起来的。这是我们本土发展起来的宗教。在我们中国一般都喜欢追根溯源,找寻自己的祖先是谁。而道家成为道教的选择目标,于是老子和庄子被推上神坛。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太上老君和南华真人。

而佛教也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它的组织形式都比当时的道教高出一大截。当时的道教看到那么多供奉佛教,于是也赶紧抱团抵抗。

但是有个有趣的事发生了。因为佛教是外来的,本土的人很难接受,怎么解释佛法让更多人接受佛教呢?成为了一个问题。

神奇的事出现了,有僧侣发现,虽然本土人不懂佛法奥义,但是可以用本土的经典诠释呀。选择哪个流派的思想最为接近呢?于是佛门找到道家的经典进行解释佛家奥义,于是到东晋时期就出现了一些名僧,讲释佛教经典运用道家思想的情况。时间发展到后来,更是出现了儒释道三家融为一体的人物,比如苏东坡。

其实说不上道家源于佛家,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适应性。已经融于中华文化当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