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上起红疹?五分钟教你家庭判断宝宝皮肤问题!

宝宝的皮肤天生细嫩光滑,但皮炎威胁着宝宝皮肤健康。皮炎是新生儿皮肤常见疾病,也是新手妈妈非常关心的话题。最近有朋友因为宝宝皮肤起疹子,一直以为是湿疹没有及时就医,结果让宝宝吃了不少的苦头。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快速分辨5种常见皮疹的小窍门,宝妈可以对照分辨宝宝皮炎属于哪种类型,再配合学习 的湿疹护理指南,相信各位新手宝妈会对宝宝的皮肤护理有更全面的认识。

宝宝身上起红疹?五分钟教你家庭判断宝宝皮肤问题!

脂溢性皮炎

宝妈经常发现,有很多像头皮屑似的淡黄色油腻鳞屑在宝宝头上堆积,怎么洗也洗不掉。其实这种淡黄色的皮屑就是被称为“乳痂”、“婴儿摇篮帽”的脂溢性皮炎。

  • 特点

1、出现时间:常见于3周—12个月的婴儿,其中3月龄左右的婴儿最常见。

2、皮炎形态:边界清楚的红斑状丘疹和伴油脂性黄色/白色鳞屑的斑块。

3、出现部位:最常见部位是头顶、前额和耳后,其他部位如面颊、眉毛和眼睑,鼻唇沟以及颈部和其他的皮肤皱褶处(腋窝,肘前窝、腘窝和尿布区)也会出现。

4、常见症状:无症状且非炎症性的,一般无瘙痒或轻度瘙痒,宝宝的饮食和睡眠都不受影响,除了看起来不卫生,对身体没什么坏处。

  • 治疗

一般来说脂溢性皮炎可数周至数月内自行消退,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润肤剂(如白凡士林、植物油和婴儿油)以松解鳞屑,对于累及范围较广或持续时间较长的病例可加用局部使用2%酮康唑乳膏或弱效局部用皮质类固醇类治疗。

宝宝身上起红疹?五分钟教你家庭判断宝宝皮肤问题!

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痤疮也称为新生儿头部脓疱病,一般是有几个大红疙瘩在脸上,很少出现在颈部和耳后,大约20%的婴儿会出现新生儿痤疮。

  • 特点

1、出现时间:一般出生后2-3周出现。

2、皮炎形态:表现为孤立的、小而坚硬的丘疹,基底部稍红,顶端有皮脂,有些有白头和黑头粉刺、小结节和脓胞等多种形态。

3、出现部位:常见在脸颊、前额、下巴,少数也会出现在头、颈、胸。

4、常见症状:无其他症状,一般无瘙痒。

  • 治疗

通常在4个月内自行消退,一般不会留疤痕,不需要加强处理。涂抹2%的酮康唑乳膏或1%的氢化可的松乳膏可加速病变的清除。

这里要提一下婴儿痤疮,是与新生儿痤疮不同的疾病,在3-4月龄发病,男孩中多见。婴儿痤疮通常在出生后一年的后期自行消退,但也可能持续到3岁,并偶尔有瘢痕形成,需要药物治疗。

宝宝身上起红疹?五分钟教你家庭判断宝宝皮肤问题!

湿 疹

婴儿湿疹,又称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全球5%~20%的儿童受累于湿疹。 其中70%的患者有此类疾病的家族史,父母一方有特应性疾病(湿疹、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发病风险为父母均无特应性疾病儿童的2-3倍,如果父母双方均有,则风险为3-5倍。

  • 特点

1、出现时间:一般出生后2-6月出现。

2、皮炎形态:皮肤发红、干燥、连片,有瘙痒,严重者可伴有抓挠引起的皮肤(黏膜)破损、广泛性皮肤增厚、出血、渗出、皲裂及色素沉着改变)。因此常常触摸宝宝的皮损部位皮肤会感觉比较粗糙,有干皮脱屑的表现。

3、出现部位:婴儿期(0-2岁)分布在面颊、额部和头皮,儿童期(2-12岁)湿疹发生在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

4、常见症状:瘙痒常较明显,较小宝宝喜欢蹭来蹭去缓解局部瘙痒。容易反复,大多数1岁半后可自愈。轻度湿疹对日常生活、睡眠及心理社会健康状态几乎无影响,严重者将影响睡眠质量、日常活动及心理社会功能受限。

  • 治疗

1、治疗湿疹,保湿最关键。给宝宝洗完澡后,皮肤水分含量充足时建议立即使用润肤剂。一般推荐水分含量较低的粘稠乳膏或无水软膏(如凡士林等)防止干燥。而含水多含油少的洗剂会通过蒸发作用加重干燥并激发特应性皮炎加重。

2. 让宝宝避免接触刺激性的物品,如皮肤有接触,应立即清理。

3.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根据疾病严重程度选用相应的外用药膏。

4.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一种替代选择,尤其是对面部、颈部和皮肤皱褶处的治疗,但一般用于2岁以上儿童。

如果皮肤出现脓点、渗出、流水提示并发感染,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又称尿布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屁股”,是一种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主要由局部潮湿环境引起的霉菌感染所致。

  • 特点

1、出现时间:无特定发病时间,基本用尿不湿或尿布的小宝宝都有可能会有。

2、皮炎形态:从无症状的红斑状丘疹到痛性脱屑丘疹和浅表糜烂不等。

3、出现部位:臀部、下腹部、生殖器和大腿上部。

4、常见症状:轻度尿布皮炎可能只是红斑,没有任何症状不痛不痒。中度则出现更广泛的红斑,伴有浸渍或浅表糜烂,有疼痛和不适感。

  • 预防及治疗

尿布疹是可以预防的,新手妈妈在给宝宝清洗臀部后,需要及时保证臀部皮肤干爽。轻中度可使用凡士林、氧化锌等屏障制剂可物理性地阻挡化学刺激物和潮湿环境与皮肤的接触,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摩擦。

热 疹

热疹又称为痱子,多为捂热引起,是由于小汗腺导管堵塞导致的短暂性的皮肤疾病,常见于夏天,但其他季节也同样会出现。热疹可分为白痱、红痱和深痱,新生儿热疹主要为白痱和红痱。

  • 特点

1、出现时间:通常在出生后第1周内发生。常在捂热情况下发生。

2、皮炎形态:受热后出现,根据形状可分为白痱(白色粟粒疹)、红痱(红色粟粒疹)、深痱(深部粟粒疹,多见于成年人,婴儿中非常罕见)。

3、出现部位:常见于头面部、脖颈、躯干等处。

4、皮炎症状:白痱一般无任何症状,红痱通常伴瘙痒或刺痛,出汗会加重。

  • 治疗

本病不需要特定的治疗。当婴儿被置于较凉爽的环境中并较少出汗,保持宝宝皮肤凉爽透气,适当调节室温,皮损通常会迅速消退。

口粮姨将上述知识整理成简洁版总结表,宝妈宝爸们保存参考:

宝宝身上起红疹?五分钟教你家庭判断宝宝皮肤问题!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宝妈宝爸的是,虽然每个皮疹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有时也会遇到不太典型的皮疹或多种皮疹同时发生,这时快速区分有一定难度,所以当宝宝发生皮炎时,应及时咨询家庭医生,让宝宝及时得到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