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台儿庄战役的辉煌,可曾知道这背后的凄惨?

世人皆知台儿庄战役的辉煌,可曾知道这背后的凄惨?

台儿庄战役又称鲁南会战,期间历时一个多月的激战中,中国共29万人参战,日本共5万人参战。最终以中国军队正面击退日本侵略者而获得胜利,击毙击伤日军约两万余人。(上次也是写文章,总有人跟我抬杠,到底多少人,这是百度上给的正确资料,也是国家统计的资料,这些东西都是用先辈们鲜血换来的,谁也改不了,别以为自己看了点杂书就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这是中国继抗战以来获得最大的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的一次重大胜利。但是在这辉煌的胜利背后,是一群活生生的中国军人给撑起来的,他们用鲜血,用生命换回来的这次胜利。

世人皆知台儿庄战役的辉煌,可曾知道这背后的凄惨?

1938年3月日军意图集合精锐之师消灭在大运河以北的中国军队,为此必须占据滕县和临沂一带,为之后的作战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是日军集结近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两大精锐之师,分兵两路向台儿庄进发。而与此同时李宗仁将军想收复鲁中广大失地,一部分军队在运河一线采取防御姿势,主力集中在后方,引敌深入,聚歼日军与临枣支路和韩庄运河地区。这样一来,台儿庄战役的第一战临沂大战就抢先打响。中国军队在临沂战场上的是庞炳勋和张自忠两位将军(说实话,这两位将军以前可是仇家,不过在国家危难之际,选择“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也是我国八年抗战得依靠。),日军意图抢先击败庞炳勋部,这样一来张自忠部就成为送死的部队。但是日军万万没想到,张自忠率领的西北军日夜兼程,急行军抢先赶到战场,并随即投入战斗,而此时的庞炳勋部将士也从阵地中冲出来反击,在内外夹攻的情况下,日军死伤惨重。板垣师团不得不退守莒县,这也造成矶谷师团孤军深入,给了李宗仁将军围歼日军的机会。

世人皆知台儿庄战役的辉煌,可曾知道这背后的凄惨?

世人皆知台儿庄战役的辉煌,可曾知道这背后的凄惨?

在板垣师团遭受败绩的时候,矶谷师团却日益向南推进,李宗仁将军调来川军22集团军和第41军赶往滕县拒敌坚守,在日军数十架飞机大炮轰炸下,守城市长王铭章亲自督战,以川军微弱之师阻敌3天半,为台儿庄胜利奠定基础,同时严重挫伤敌军实力,有2000名日军战死。期间日本人多次要求王铭章投降,他却坚决不肯,兵尽粮绝之时,援军未到,砸毁电台,亲自上城墙督战,警卫连全体战死,腹部中弹受伤之后,在转战车站防守,再次受伤后,饮弹殉国。藤县县长周同知道后,从城墙上跳下了,陪同殉国。李宗仁: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是滕县先烈所成就也。

世人皆知台儿庄战役的辉煌,可曾知道这背后的凄惨?

世人皆知台儿庄战役的辉煌,可曾知道这背后的凄惨?

事实证明滕县之死守并非毫无意义,在之后的台儿庄战斗中日军意图凭借攻破滕县之威,进攻台儿庄,进而一举攻占徐州。日军矶谷师团集结四万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台儿庄发起猛攻。在日军战斗刚开始时,蒋介石亲赴徐州督战,比亲自赶往前线,遭到所有高级军官的反对。蒋介石:王铭章师长与全师在滕县殉国的时候,我痛惜未曾与之谋面,如今池师长又在生死关头,我既来此,不可却步。最终蒋介石在台儿庄南车站见到池峰城,并鼓舞了一番士气。在台儿庄战役激烈的进行的时候,日军凭借火炮攻势炸开城墙攻入城中,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准备组织敢死队夺回阵地,池峰城:每名敢死队赏30块大洋。但是大家谁都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但是还是有人踊跃报名。士兵表示:要钱干什么?我们打仗是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做日本人的奴隶,是要民族生存。一夜过后57名敢死队员只有11人活着归来,其余人全部战死。数日后,援军到达,日军面临被围歼,以死相拼,李宗仁将军下达总攻命令,国军激战四昼夜后重创矶谷师团和前来支援的日军两个支队。这就是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台儿庄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