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與人工智慧關係?業內專家讓你知道的更透徹

在說嵌入式與人工智能的關係,那就得必須要了解這兩個,人工智能不用說,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看到的那些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這些,這些都是人工智能,而嵌入式呢,就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硬件可裁剪,適應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簡單的說就像我們用的手機一樣,有各種功能,可剪裁,電池可拆卸,耗能低等等,這就是應用了嵌入式,就像手機,手機是應用了嵌入式技術,而他就是人工智能,那麼有一點了解了嗎,接下來讓你更加清楚:

所說的人工智能,就是以人工方式實現人類智力的替代。人類智力有“思維”與“行為”兩種方式。“思維”是大腦的獨立思考,“行為”是人類個體與客觀世界的交互狀態,除了思考還要有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與控制。AlphaGo屬於前者,它與李世石、柯潔對決,還要有代理人將它的思維能力轉化成對決的下棋行為。實現人工智能的行為方式,則非嵌入式系統莫屬。對此,人工智能領域人士,普遍將這兩種人工智能定義成“強人工智能”與“弱人工智能”。

嵌入式與人工智能關係?業內專家讓你知道的更透徹

人工智能不可能沒有嵌入式,人工智能的領域龐大涵蓋學科眾多,應用範圍也很多。人工智能與嵌入式系統的關係,可用蘇軾《題西林壁》的詩句來形容,即“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長期以來,形形色色的人工智能就在我的周圍,我們卻視而不見。可以說嵌入式開啟了人工智能的進程,人工智能的終極目的是實現人類智力的替代,人的智力有“思維”和“行為”兩種方式,思維是大腦獨立的思考,行為是個體與客觀世界的交互。

現在的人工智能大多屬於前者,siri、阿爾法狗都是典型代表。要實現人工智能的行為,必須使用嵌入式系統,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強人工智能與弱人工智能。具有行為能力的“弱人工智能”就是智能化工具,即MCU基礎上的嵌入式應用系統,已有40多年曆史。可以驕傲地說,單片機、嵌入式系統開啟了人工智能的歷史進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人工智能的那些事兒。人工智能是基礎的技術資源,它有著改變人們的思維與生活方式、變革社會的巨大潛力。從更大的格局看,萬物智聯時代正在到來,未來將從“以設備為中心”進步為“以用戶為中心”、“以數據為中心”。

業界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的三個發展階段包括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AGI)。感知指語音、語言、圖像、手勢等;認知指理解、記憶、知識、推理、規劃、決策、創造等;通用人工智能指類似人類的思維。其中,感知是人機交互中最重要的一環,為人工智能提供數據基礎。這三個階段需要循序漸進。目前階段,人工智能的目標並不是讓機器模擬人的全部行為,而是在某些特定領域超過人類專家的水平、有能力高效地解決專業問題,從而對人類提供實用的服務。

而對於嵌入式與人工智能來說他們相結合各行業垂直領域應用具有巨大的潛力

嵌入式人工智能市場在零售、交通運輸和自動化、製造業及農業等各行業垂直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而驅動市場的主要因素,是嵌入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各種終端用戶垂直領域的應用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改善對終端消費者服務。當然嵌入式人工智能市場要起來也受到IT基礎設施完善、智能手機及智能穿戴式設備的普及。其中,以自然語言處理(NLP)應用市場佔嵌入式人工智能市場很大部分。隨著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不斷精進而驅動消費者服務的成長,還有:汽車信息通訊娛樂系統、嵌入式人工智能機器人及支持嵌入式人工智能的智能手機等領域。

可以很肯定的說,嵌入式等技術開啟了人工智能,我們所做的事兒都是為人工智能做鋪墊的,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你搞清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