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苏家院镇双河村的木瓜林在清朝嘉庆年间就出产过贡米,镇党委、政府借乡村振兴东风,打造“木瓜林贡米”品牌,再展贡米芳华。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木瓜林有着历史的辉煌,具有百年历史粮仓遗迹。为了传承历史,也为了发展经济,实施乡村振兴,苏家院镇计划在2015年发展木瓜林大米核心样板500亩,核心带动5000亩,利用该镇拥有2.5万亩优质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并将利用“龙家仓”历史文化,发展庄园经济,打造大米种植响亮名片,促进区域农民增收。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木瓜林大米产业化发展还具有一个独特优势,那就是处于足硒、富硒土壤区域,产品可能属于富硒大米。木瓜林有一片土地属白油泥沙,种出的大米呈椭圆形,色泽半透明,颗粒饱满,如果用本地砂锅煮熟,则米粒竖直向上,呈规则排列,米香醉人、口感甚好。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据了解,2005年,双河村木瓜林村民蒋仕友花钱为村里的大米申请注册了“木瓜林”商标,并成立了昭通市昭阳区木瓜林大米有限公司。他收购当地农民的大米进行精加工,以“木瓜林”品牌进行销售,使得木瓜林大米的信誉度得到提高。2009年,木瓜林大米被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无公害农产品。2014年,在苏家院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木瓜林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蒋仕友把合作社社员的大米统一收购进行销售,一年销售近80吨木瓜林的大米,年利润达10万元。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苏家院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方式明确了扶持政策,对核心区稻田进行优质高产样板创建,通过统一旱育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专用肥、统一定向移栽、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方式,确保各项指标良好,确保水稻样板真正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为木瓜林大米品牌打造起到了推动作用。

5月24日,记者在木瓜林的水稻样板田看到,镇党委、政府正在组织一场插秧比赛,现场一派热闹的场景。苏家院副镇长顾邦朝介绍说,2018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苏家院镇通过绿色高产创建500亩,将实现核心水稻种植12000亩,实行良种良法,通过支部加公司加农户全覆盖,努力实现木瓜林大米在云南省贡米之乡的创建。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2013年,市委、市政府把木瓜林大米品牌重塑工作作为打造农业特色产业的一个重要内容,选定“滇优34号”良种规范种植,在专家指导下经过小范围试种,确认产出大米符合绿色优质大米应具备的各项特质,具有打造品牌的优势。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到目前,经过试种,适合木瓜林地理和气候的品种有“云粳37”、“滇优34”和“会粳10”三个品种。记者在插秧节的展示台上看到,三个品种的大米均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透明,惹人喜爱。

编后语:

苏家院力争在几年内将“木瓜林贡米”打造成为昭通、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名优品牌,充分发挥“木瓜林贡米”的品牌效应,实施乡村振兴,尽展“贡米”芳华,更多的群众也将从中受益。

文图|任天能 余汝毅

审核|邓龙启 田率华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