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勇市長調研上海規劃透露的樓市祕密!

“面對建設用地‘天花板’的硬約束,要加大‘騰籠換鳥’和區域整體轉型力度,推進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走出土地高質量利用的新路,為服務和推動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這是今天(4月3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到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調研時,對上海市土地規劃利用工作的指導。

應勇市長調研上海規劃透露的樓市秘密!

應勇市長所說的建設用地“天花板”,是指《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劃定的建設用地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內的底線。

根據公開資料,2015年上海全市建設用地總規模達到3145平方公里,“十三五”規劃2020年不超過3185,也就是說,2015年到2035年的20年中上海建設用地只有55平方公里的增量指標,其中後15年只有15平方公里。可見,未來上海的建設用地增量是非常非常少的。

所以,應勇市長強調,土地是上海最稀缺的資源,高質量利用土地是實施好新總規的重要抓手,也是衡量新總規實施效果的重要標準。面對上海土地開發建設強度高、建設用地增量空間小、土地利用效率低等現狀,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今後上海用地不可能通過增量來解決,只能在盤活存量上做文章,核心是要更集約、更高效、更優質地利用土地,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產出率。

應勇市長調研上海規劃透露的樓市秘密!

那麼,市長說這麼多,是要大家認識到上海沒土地了,沒建設空間了,有地的節約利用,沒地的換個城市發展嗎?當然不是,請注意,盤活存量!從上海2035規劃到現在市長調研強調,無一不在表達一個意思,未來上海要靠存量土地盤活提供建設用地資源,也就是說土地成本要上升了!

其實,意思很明顯,上海要走高精尖路線,要向國際一流大都市發展,那些老破小住宅該拆的趕快拆,那些勞動密集型的、落後的工業該搬的趕快搬,也就是“騰籠換鳥”,也就是應勇市長說的,“要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考慮好土地用來幹什麼。要盤活存量,加快重點區域整體轉型,推動工業園區產業升級,進一步推進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

對於房地產業來說,未來上海要往全面高大上、更加高大上的目標發展,房產不也得更新升級,向高端化發展。只要你建出高大上的樓盤,還怕賣不出高價嗎?上海是土豪的上海!

應勇市長調研上海規劃透露的樓市秘密!

而且,政府也已經為開發商準備好了漲價的理由,土地稀缺,土地成本上升。土地真的有那麼缺嗎?只怕不然,很多地方政府在上報用地指標時,都是多多益善。但每年的完成率往往只有一半,甚至遇上大規模拆遷,用地指標可能零使用。我們很難了解,這些年來,上海存轉了多少用地指標。只是在土地稀缺的噱頭下,賣地的賣出高地價,買地的賣出高樓價。

所以,很多時候,當政府強調建設用地的稀缺性時,真正的用意可能是告訴社會各界,本地房產具有稀缺性,樓市依舊堅挺,房價呈整體上揚態勢。

來源:美房網上海站 / Wechat:meifang-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