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遭遇侍妾去世,蘇軾寫下這首宋詞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

關於蘇軾的悼亡詞,我們之前都曾經瞭解到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詞人在妻子王弗去世10年後的一個夜晚夢到她,想到兩人的隔絕,內心十分悲傷,成就了“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宋詞名句,寫出了蘇軾的深情。

61歲遭遇侍妾去世,蘇軾寫下這首宋詞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

可惜的是,這並非蘇軾的唯一一出人生悲劇。年輕的時候王弗去世,等到他年老的時候,同樣經歷了侍妾的去世。在他中晚年的時候,侍妾朝雲一直陪伴他的身邊,無奈在蘇軾61歲的時候,她也去世了。蘇軾很是感到悲傷,同樣寫了一首悼亡詞: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

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

61歲遭遇侍妾去世,蘇軾寫下這首宋詞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西江月·詠梅》,看上去像是一首詠物詞,但是我們發現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這是一首迴文詞,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只不過就是改變了漢字的順序。比如上片中的“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到了下片,就是“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但是順序卻正好掉了個個。

61歲遭遇侍妾去世,蘇軾寫下這首宋詞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

蘇軾作為中國古典詩詞中極富才華的詞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詩詞。今日我們讀這些詩詞,完全可以感受到蘇軾的才華以及對於詩詞藝術的把握。也唯有蘇軾這些的大才之人,才能將這種最難的迴文詞寫得得心應手。

61歲遭遇侍妾去世,蘇軾寫下這首宋詞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

上片寫梅花的生活環境,呼應了這首詞的題目。“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

”,是作者所勾勒的梅花的生存環境,同時也寓意了朝雲的生活環境。這幾句中,作者畫出了“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這些精彩意象,襯托出了梅花的高潔和一塵不染。“倒綠枝寒鳳掛”,則寫梅花的形態。

61歲遭遇侍妾去世,蘇軾寫下這首宋詞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

下片寫梅花的凋謝,顯然也寓意了朝雲的去世。與上片一致,下片也勾勒出了多個意象,比如“

清波”、“斜煙”、“淡月”等,卻顯然比上片多了幾分悲涼。梅花的開放和凋謝只有很短的時間,朝雲也是如此。從蘇軾被貶杭州就一直伴隨詩人左右,一直到惠州依然不離不棄。她的去世,對日益年邁的蘇軾來說不啻是一種重大的人生打擊。

61歲遭遇侍妾去世,蘇軾寫下這首宋詞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

相比普通詩詞,迴文詞的寫作難度要大了很多,但是在蘇軾的詩詞創作中卻有不少的迴文詞,顯示了蘇軾詩詞寫作藝術的高超。不過這樣的詩詞卻也無法在蘇軾的詩詞中佔據主流位置,因為這系列的詩詞受限於所表達的內容和相對晦澀的用字以及語法組合,與他那些膾炙人口的宋詞表達,水平上顯然還是存在差距的。

61歲遭遇侍妾去世,蘇軾寫下這首宋詞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

不過這首悼亡詞,作者借詠歎梅花詠歎朝雲的生活環境以及高潔品格,顯然還是極為用心的。蘇軾一生才華卻一生坎坷,有柔美如水的溫婉女子一直相伴,倒也能時常安慰那顆破碎的心靈。所以在晚年的蘇軾遭遇朝雲的去世之後,寫出如此這般情意綿綿的悼亡詞,也算是不辜負兩人共同度過的苦難歲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