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遭遇侍妾去世,苏轼写下这首宋词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

关于苏轼的悼亡词,我们之前都曾经了解到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人在妻子王弗去世10年后的一个夜晚梦到她,想到两人的隔绝,内心十分悲伤,成就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宋词名句,写出了苏轼的深情。

61岁遭遇侍妾去世,苏轼写下这首宋词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

可惜的是,这并非苏轼的唯一一出人生悲剧。年轻的时候王弗去世,等到他年老的时候,同样经历了侍妾的去世。在他中晚年的时候,侍妾朝云一直陪伴他的身边,无奈在苏轼61岁的时候,她也去世了。苏轼很是感到悲伤,同样写了一首悼亡词: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61岁遭遇侍妾去世,苏轼写下这首宋词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西江月·咏梅》,看上去像是一首咏物词,但是我们发现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这是一首回文词,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只不过就是改变了汉字的顺序。比如上片中的“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到了下片,就是“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但是顺序却正好掉了个个。

61岁遭遇侍妾去世,苏轼写下这首宋词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

苏轼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富才华的词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诗词。今日我们读这些诗词,完全可以感受到苏轼的才华以及对于诗词艺术的把握。也唯有苏轼这些的大才之人,才能将这种最难的回文词写得得心应手。

61岁遭遇侍妾去世,苏轼写下这首宋词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

上片写梅花的生活环境,呼应了这首词的题目。“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

”,是作者所勾勒的梅花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寓意了朝云的生活环境。这几句中,作者画出了“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这些精彩意象,衬托出了梅花的高洁和一尘不染。“倒绿枝寒凤挂”,则写梅花的形态。

61岁遭遇侍妾去世,苏轼写下这首宋词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

下片写梅花的凋谢,显然也寓意了朝云的去世。与上片一致,下片也勾勒出了多个意象,比如“

清波”、“斜烟”、“淡月”等,却显然比上片多了几分悲凉。梅花的开放和凋谢只有很短的时间,朝云也是如此。从苏轼被贬杭州就一直伴随诗人左右,一直到惠州依然不离不弃。她的去世,对日益年迈的苏轼来说不啻是一种重大的人生打击。

61岁遭遇侍妾去世,苏轼写下这首宋词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

相比普通诗词,回文词的写作难度要大了很多,但是在苏轼的诗词创作中却有不少的回文词,显示了苏轼诗词写作艺术的高超。不过这样的诗词却也无法在苏轼的诗词中占据主流位置,因为这系列的诗词受限于所表达的内容和相对晦涩的用字以及语法组合,与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宋词表达,水平上显然还是存在差距的。

61岁遭遇侍妾去世,苏轼写下这首宋词悼念她,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

不过这首悼亡词,作者借咏叹梅花咏叹朝云的生活环境以及高洁品格,显然还是极为用心的。苏轼一生才华却一生坎坷,有柔美如水的温婉女子一直相伴,倒也能时常安慰那颗破碎的心灵。所以在晚年的苏轼遭遇朝云的去世之后,写出如此这般情意绵绵的悼亡词,也算是不辜负两人共同度过的苦难岁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