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作文仅得6分,总分428分,被985名校录取,却被导师拒教


甲骨文起源于商朝,作为中国最早期的汉字,甲骨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考古学家发现。到现在目前为止,文字学家们整理出的甲骨文字大约有一千个左右。在一次高考中,有位考生就用七八百个甲骨文字写了一篇作文,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位考生叫黄蛉。作为高考大军中一员的黄蛉用甲骨文写了一篇高考作文,这篇作文让他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红人,备受网友们的关注。

黄蛉的这篇甲骨文高考作文在当时只得了6分,原因是偏离作文题意。这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黄蛉剑走偏锋,故意博取他人的眼球,吸引大家的注意,实际上作文写的早已离题,这是不可取的,高考阅卷组给他的作文批了6分是情有可原。

也有人认为黄蛉身为21世纪的考生,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用甲骨文写出一篇文章,这已经超出大多数考生的文学水平,是十分值得肯定的。最终,另辟蹊径的黄蛉因为作文只得6分的缘故,高考成绩只有428分,不是很理想,甚至都没有达到三本省控线。


这意味着黄蛉很有可能没有机会上大学,不过幸运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黄蛉凭借这篇甲骨文作文,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顺利入学。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黄蛉完成了从锦城学院到四川大学本部的升级,成功进入985大学。并且,学校方面还安排了导师,对黄蛉进行一对一的教学。

在众人眼里,被称为“甲骨文达人”的黄蛉的前途应该是一片光明的,但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黄蛉竟然被自己的导师拒教。对于导师拒教黄蛉这一事件,导师给出的原因是“太浮躁,太夸张”。昔日的文学才子遭到老师的拒教,这是十分让人诧异的。导师认为黄蛉在学校太过高调,没有踏踏实实做好功课,研修学业。反而是沉浸在过去取得的成绩中,骄傲自大,这是导师所不能容忍的。

求学之路漫漫可期,就连屈原也说过“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果因为一时小小的成就而变得飘飘然,那么这个人就注定成为不了学术上的大家。“伤仲永”的故事常常被用来作为反例教育孩子要勤奋学习,即便有仲永那样的天赋,不去学习,整日沉醉在自己过去已有的成就中,那么终有一日,才华也会被湮没,沦为常人之质。天道酬勤,天才也需要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才能得到那百分之一的灵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