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襯衫究竟是不是真的太正式?

時尚達人穿襯衫可以是這樣的

穿襯衫究竟是不是真的太正式?

一般男人眼中的襯衫是這樣的

穿襯衫究竟是不是真的太正式?

襯衫一定等於正式麻煩不休閒?

圖樣圖森破!

1、“中國襯衫”的前世今生

在很多男人眼中,似乎穿上襯衫就會顯得自己很正式,很商務,自己覺得怪怪的,於是平時很少穿著。

於是一個十分令人尷尬的現象出現在中國男人之中:那就是平時的著裝過於隨意廉價,穿不出逼格品味,但等真到了正式場合,卻又穿不出所需的正式感與精緻感,但又經常自認為逼格滿滿英氣逼人,令人哭笑不得。這個問題從最底層的人群一直到“雷布斯”雷軍,皆有存在。

穿襯衫究竟是不是真的太正式?

之前凡客與雷軍還推出了所謂“300支襯衫”,被時尚界笑掉大牙,中國男人是有多好忽悠?

為什麼會這樣?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人,大部分都不懂襯衫。

首先就襯衫本身,在穿衣領域中實在不能算是一種正式的著裝,嚴格地說襯衫就是一件可以見人的小褲褲,一件可以穿在外面的“打底內衣”。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單穿長袖襯衫的造型是很少出現在逼格較為高的時尚雜誌上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弗羅倫薩時裝週,所有男性穿衣達人,寧願頂著烈日忍受著30度+的溫度,都執意不將外套脫下,即使裡面穿的是款式時髦的花襯衫。

穿襯衫究竟是不是真的太正式?

弗羅倫薩時裝週的型男,對於他們來說襯衫永遠都要搭配外套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最早進入老百姓視野的男性襯衫打扮就是標準的襯衫,領帶,皮帶,西褲,皮鞋。 當時我們和美國處於蜜月期,自然在開放初期接觸最多的必然是被歐洲人稱為“時尚界的毒瘤” 的美國人,美國人在著裝上影(du)響(hai)了中國整整一代人,無論是短袖襯衫,格子襯衫,大印花t恤等等。

美國人將他們和近代時尚之都歐洲相比相對膚淺的著裝文化硬生生地插入到中國,雖然美國人穿衣膚淺,但那時的咱們更膚淺,反正外國人穿的總是對的。於是工廠和裁縫作坊大量生產美式剪裁的襯衫。 直到30年後的今天,仍然能在一些老裁縫的店裡看到這種“溜肩”式襯衫(肩線稍長於實際肩寬,穿著舒適但臃腫無趣)。

而在中國第一批能穿襯衫的必定是社會精英成功人士,後來再加上一些影視劇的傳播,於是大部分人都覺得,襯衫是一種會顯得正式的著裝,穿上顯得正式的才叫襯衫。

這裡提出兩個問題。

  1. 你只穿一件小褲褲,穿上襯衫,照照鏡子,會正式嗎?

  2. 單穿襯衫,襯衫下襬不塞進褲子裡,穿一條休閒褲,加一雙拖鞋,還會正式嗎?

我相信沒有人會覺得那樣子依然會正式,當然,精英範也是蕩然無存。

所以結論就是,襯衫本身並不正式,關鍵看你如何搭配。

一般男人,一旦穿上襯衫,就想要配一條西褲,然後自然就想系皮帶,穿皮鞋。

不墨守成規,是成為型男的首要條件

誰告訴你穿襯衫一定要配正裝西褲,穿正裝皮鞋?

褲子,鞋子,腰帶等配件才是決定你這件襯衫乃至全身的外形是否“正式”的關鍵。

我的目標是,讓大家正確地穿著襯衫,休閒時休閒得好看,精英時精英得漂亮,正式時正式得有型。

2、正不正式,是他們說了算

穿襯衫究竟是不是真的太正式?

回到開頭的這樣圖,為何這樣會讓人覺得正式?因素如下:

  1. 黑白配的主色調本身就帶有正式感。

  2. 全部扣上的襯衫紐扣加領帶,正式的穿法。

  3. 襯衫上的口袋,商務範。

  4. 黑色皮帶,正式範。

  5. 塞進西褲裡的襯衫,正式範。

  6. 正裝黑色西褲,正式範。

這六點加起來,這一身就定必是商務正式範了。

穿襯衫究竟是不是真的太正式?

輪到這張,同樣的白襯衫,完全不同的效果,因素如下:

  1. 襯衫領口解開一顆紐扣,休閒。

  2. 金邊蛤蟆鏡,精緻休閒。

  3. 沒有塞到褲子裡的襯衫,休閒。

  4. 休閒窄腳褲,休閒。

  5. 隨性的布鞋加露出的腳踝,休閒。

模特手上拿的應該是一件休閒外套,那麼穿上之後整一身就是稍帶點精緻的休閒範了。

有沒有發現了什麼?

襯衫本身無法決定形象的正式度,男士形象的正式度和風格,是由身上其他的配件共同配合組成的。

穿襯衫究竟是不是真的太正式?

這是國外網站做的向大家講解各種穿著風格的含義,從上往下分別是休閒-商務休閒-精緻休閒-商務/準正式-半正式-正式,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場合,男士襯衫永遠是男人不會出錯的打底衣服。

所以以後千萬不要跟別人說“我覺得穿襯衫有點太正式了”。 就這麼一句話,就暴露了對穿衣的膚淺認知,暴露出不懂穿衣,不懂搭配,不懂襯衫,鞋子和其他男裝配件,總之就是不會穿衣服,生活沒品位。

那麼如果有姑娘說“我覺得你穿襯衫應該挺好看的”之類的話,應該如何回答?

一般這樣回答:“你指的是哪種類型的襯衫範?是休閒?商務休閒還是精緻休閒呢?或者是我上次出席的紅酒晚宴那樣的?噢說起那次晚會,來給你看看照片。”

這種回答,總比“我很少穿,覺得穿襯衫太正式”給力N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