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感——找到能力與挑戰相匹配的最佳心流狀態

(文字來源於原創網絡播客節目《亦談亦唱》,版權歸屬濟南新卓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作者本人。如有引用,請聯繫作者。)

前幾天聽梁冬和吳伯凡老師的《東吳相對論》,有一個詞對我很有啟發,叫“沉浸感”。吳伯凡老師認為沉浸感就是投入其中、忘乎所以、自得其樂那麼一種狀態,比如讓你晚上可以不睡覺一直做的事情,或是早上醒來一睜眼,突然就想爬起來去做的事,這些事可以是你的工作,可以是你的愛好,可以是使命感很強的一些事,也可以是細小到哪怕一本書、一張紙、一篇文章、一首音樂,都可以。

沉浸感——找到能力與挑戰相匹配的最佳心流狀態

其實,提到沉浸感,我突然想到了我的父親。家父是一位機械電子方面的工程師,至今我仍然認為他具有我永遠無法超越的才華和毅力。在我還小的時候,我經常看到父親一個人把自己關在他的工作間裡,完全投入到他喜歡的工作中,其實他的工作就是在整整一間屋子的零部件和圖書資料裡鑽研數據、繪製圖紙或是調試設備,在我的印象裡,他總是蜷在一大堆資料和設備中間,幾乎一動不動的待上一天。每次吃飯,我媽和我都要喊他好幾次才行。甚至我後來曾經在想,要是沒有人去打擾他,他是不是連白天黑夜都不會在意。

我覺得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了,雖然吸引他的那些東西在很多人眼裡都特別枯燥乏味,甚至一文不值,但是對於喜歡的人,那簡直就是巨大的財寶。

我想很多人都有能讓自己沉浸其中的事,比如打籃球、比如看電影,比如玩遊戲,做這些事的時候好像真的可以暫時忘掉周圍的真實世界,就像自己和時間脫離了一樣。

所以這就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詞“沉浸感”。我想這個詞的字面意思已經不難理解了,但是問題是:

是不是隻有在我們真心喜歡的事情裡,我們才能沉浸其中呢?我們沉浸在一件事物中的時候,是否能感受到滿足或是快樂呢?這種沉浸感可以作為我們行動的出發點或動力嗎?

沉浸感——找到能力與挑戰相匹配的最佳心流狀態

我們剛剛聽到了一首歌,有多少人很享受地把這首歌聽完而沒有去按你們屏幕上或是手機上的快進鍵?不管是聽歌還是聽節目,你們沉浸在這種狀態裡了嗎?是因為這首歌好聽,正好符合大家的情緒,還是因為我剛才賣了一個小小的關子,稍微吊了一下大家的胃口呢?

其實,這就是沉浸感開始的兩個重要原因——喜歡和興趣。這個問題不難解釋,從喜歡的層面上說,我們很難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裡找到滿足,比如你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說著自己言不由衷的話,或者和一些自己討厭的人在一起相處,那一定不會特別快樂,更不會投入其中。但是,為什麼我們又會慢慢喜歡上一些自己一開始沒那麼喜歡的事情,這就是剛才我們說的第二個原因,興趣。我們會慢慢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所做的事情、身邊的人,他們中的那些興奮點,會一點點的讓你產生期待,會希望知道下一步是什麼,會怎樣,所以我們也會慢慢沉浸在這樣的環境裡。但是,即使是喜歡和興趣,也並不意味著就能夠帶領我們完全沉浸其中,也不敢說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種沉浸感。為什麼呢?

沉浸感——找到能力與挑戰相匹配的最佳心流狀態

很多人認為,沉浸感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因為沉浸有一種主觀性的行動傾向,是很難被外力強加完成的。

那麼,既然沉浸是完全處於某種境界或活動中、全神貫注於某種事物的一種狀態,那沉浸其中是不是一定讓人感覺到愉悅和滿足呢?

這裡要說到一本書,這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寫的一本書叫《最佳心理體驗》,也有人翻譯成《當下的幸福》。這是一本關於心理學的圖書,裡面就講到了心流理論。我們說的這個沉浸理論也是這位心理學家米哈里在1975 年首次提出的,他指出,當人們在進行某些活動時會完全投入到情境當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並且過濾掉所有與活動不相關的知覺,進入到一種沉浸的狀態。

沉浸感——找到能力與挑戰相匹配的最佳心流狀態

米哈利認為沉浸式體驗往往既包括人的感官體驗,又包括人的認知體驗,兩者結合的活動才能創造最令人投入的心流。

感官體驗包括什麼呢?比如我們在遊樂場或是主題公園,很多活動或者遊戲對人有一定挑戰,比如攀巖、比如碰碰車、打氣球等等,主要是利用人的感官體驗,從而讓人感覺到爽或者刺激。利用感官刺激達到的心流狀態,有即時性的特點,也就是說,沉浸其中的人差不多馬上就能感受到沉浸式的愉悅和滿足,但是這種感覺很難維持長久。

認知體驗又包括什麼呢?比如下棋,研究、寫作、教學等等策略類的活動。在我們運用認知體驗沉浸於一種活動或是事物中的時候,我們是很難主動意識到這種愉悅和滿足感的,而且這種具體的事物或活動,也很難說一定是一件特別愉快的事情。比如數學家在很忘我地計算一道世界難題,或是棋手在全身心的進行一場棋類比賽,其實過程都是相當辛苦和勞累的,是非常消耗精力體力甚至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當數學家破解了世界難題,或是棋手贏得了比賽,他們一下子從那種忘我的狀態裡跳出來之後,愉悅感和滿足感就一下子呈現出來。但是我們不是說這時候才有愉悅感和滿足感,而是這個時候,人才感受到剛才沉浸其中的那種愉悅和滿足,換句話說,這種感覺常常是有延遲性的,但是一旦獲得,持續的時間通常也比較長。

沉浸感——找到能力與挑戰相匹配的最佳心流狀態

說了不少比較枯燥的理論性的東西,可能很多朋友會說了,我平常也不進行理論研究,也不計算什麼數學難題,也不是運動員要進行比賽啥的,我就是喜歡看看書,看看電影,玩玩遊戲,聊聊天,我怎麼能感受到沉浸其中的樂趣呢?

剛才我們說到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的“心流”理論。這個理論的核心就是說人在技能與挑戰匹配時才能達到這種心流狀態。大家注意,這位專家只是說技能和挑戰匹配,就容易形成心流,但人家沒說什麼技能和什麼挑戰,對吧?

所以我就回答剛才這首歌之前我提的那個問題。很多朋友也不進行理論研究,也不計算數學難題,也不是運動員要進行比賽,就是喜歡看看書,看看電影,玩玩遊戲,聊聊天,怎麼能感受到沉浸其中的樂趣呢?心流理論回答了,技能和挑戰匹配就可以。你看,唱KTV需不需要技能和挑戰匹配呢?打麻將需不需要技能和挑戰匹配呢?玩電腦遊戲需不需要技能和挑戰匹配呢?甚至我們去看書、聽音樂、看電影、聊天,需不需要技能和挑戰匹配呢?只要你想玩的爽,耍的嗨,乾的投入、盡興、忘乎所以,樂不思蜀,都是這種技能和挑戰匹配的結果。

不信,咱們就再舉個例子,比如大家都愛玩網絡遊戲,我們可以試想以下,什麼遊戲會讓我們廢寢忘食、沉浸其中呢?肯定是那種有一定挑戰,並且我們自己有能力應對這個挑戰的遊戲才最好玩。如果太難,估計在嘗試幾次後就放棄了,就算不放棄也肯定會越來越焦慮,而感受不到遊戲本身應有的樂趣和滿足。而如果太簡單,很容易通關,我們又會覺得無聊,很快就會放棄這個遊戲,根本談不上沉浸其中了。

所以,結論就是,心流體驗是人的最優體驗,在我們面臨的挑戰和本身能力相匹配的狀態下,我們就能達到最合適的心理狀態,沉浸在當前情境中,達到忘我的狀態。

這個結論還有一個現實層面的指導性意義,那就是我們知道了自己為什麼會沉浸於某些活動之中,就應該首先區分一下這個活動的意義,如果是能帶來更美好和諧的幸福生活、更自由輕鬆的精神享受,更豐富有益的社會價值,那這樣的活動就可以投入和沉浸其中,但是如果相反,像網絡遊戲、賭博吸毒或者不務正業、危害社會的一些活動,即使再讓人有沉浸其中的享受,也要堅決遠離。

最後給大家一個小小的建議,有時間可以看一點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或是文章,當然一定要看專業一點的圖書而不是心靈雞湯之類的美文欣賞。因為了解自己並不可怕,控制自己是終身都需要完成的一件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