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用不合格的盐加工李子 所幸被“截住了”

用不合格盐加工李子 所幸被“截住了”

这批被查获的日晒盐有30吨 部门提醒经营批发食盐需有资质

南安:用不合格的盐加工李子 所幸被“截住了”

查获30吨不合格日晒盐

早报讯 (记者李菁 实习生施琼华 通讯员吕文楷 文/图)近日,南安市市场监督执法大队在南安官桥镇和埔村查获一起涉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日晒盐进行“李子加工”的案件,现场发现不合格日晒盐30吨。

据介绍,执法人员在和埔村一食品加工厂发现,工厂用于加工李子的“启源春”牌日晒盐共计30吨,为不合格产品。这也是历年来南安查获的最大数量不合格食盐案件。执法人员当场对上述不合格食盐和违法生产的食品进行扣押。此外,该食品加工厂的负责人王某望涉嫌无证无照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执法人员对其加工厂进行了查封。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南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对辖区内工业盐经销网点和用盐量较大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农产品腌制加工点进行调查摸底,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从源头和终端加强对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餐饮服务企业用盐质量监管,使食盐销售来源可追、去向可查、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盐”。

据了解,随着盐业体制的改革,市场经营主体增多,盐产品市场鱼龙混杂。现在国家虽然已经放开食盐价格,允许定点生产厂家进入流通市场,但仍然实行食盐专营,无批发资质的商户依然不能经营食盐。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市民,目前市面上的食盐真假参卖,市民购买食盐最好到正规的大型超市;在选购前认真辨别,以免买到假食盐。此外,市民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鉴定食盐的真假:从外包装来识别,真盐的外包装袋较厚,摸起来手感较柔和,假盐的外包装袋较脆,而且很薄;编号相同的,整批盐都是假盐;看包装袋的封口,假盐的包装袋是一次性成型包装袋,封口呈锯齿状,易变形、易撕破;看盐质,真盐比较干净,白度高,且无杂质,而假盐的白度较差,有杂质,在分量上假盐一般达不到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