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滯銷的原因有哪些?

農趣多樂多


農產品滯銷的原因有哪些?

筆者以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供需關係失調,很容易造成某一年供給不足價格大漲,下一年供給超標價格暴跌。

另外一個就是購銷通道不暢,農產品滯銷的時候,產區和銷區往往不能夠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渠道。

瞭解農產品供需關係很重要。


經歷過前些年,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的市場變幻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在前一年經歷這些場景之後,下一年很多農民彷彿發現了金礦一樣,一窩蜂的往這個產業裡面靠攏,肆無忌憚的擴大種植面積,妄圖從火爆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但是最終結果,往往都是不盡人如人意。

筆者以為,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就是對於市場供需之間的關係不能有清醒理性的認識,畢竟像大蒜,荔枝,菠蘿這樣的農產品並非生活必需品,每年的市場需求量有限,如果把握不好整體供需關係,趕上供給超過需求的年份,市場價格大跌也是必然的事情。

打通購銷通道至關重要。

筆者發現,很多時候在產區的農民一籌莫展找不到銷路的時候,而一些銷區卻因為供給量不足的問題享受不到物美價廉帶來的樂趣和快感。


現代物流發展如此便捷,物流冷鏈技術也足夠保證新鮮農產品的長途運輸,所以,一旦打通了購銷渠道,農產品滯銷問題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但是,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的農產品品質足夠優秀,值得被長途冷鏈運輸,否則的話,別人也不會配備買賣。

因此,種植優質農產品品種也很有必要。


糧油市場報


我們都知道農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辛辛苦苦勞動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我是反傳學者,我也是一個農民的孩子。所以面對這個問題也是結合一些實際的情況,簡單的分析一下, 造成農產品滯銷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但是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發展產品喜歡形成跟風。

這也是自古以來遺留一個風氣。看到人家的產品,不僅得到了豐收,還買到了一個好價錢,有的走上了致富路。所以紛紛的去效仿。

2:對產品定位和市場形勢預估不足

我們都知道農民。大多數農民都是對市場沒有經驗。不知道怎麼的去把控市場,去防範。做到利益最大化。避免自己受到損失.

3: 種植模式和思維的缺乏.

這是一個最致命的原因,就是人的思維。往往大多數的老百姓的思維都是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

4:產品質量把關不嚴

老百姓都大多數都是單一的。沒有規模的生產。種植。沒有系統化的去接受培順。

5: 銷售渠道單一

大多數是通過販子。收購商。

今天看見別人種這個賺錢了,明天大家都一擁而上。殊不知別人賺錢了,等你話費大量精力,物力,財力種出來的時候市場又發生了變化,市場上這個產品有不值錢了而另外的東西又值錢了。

產品出來了,也豐產了,在質量好的情況下也只有靠收購商上門低價收購。到最後一算賬,辛苦一年什麼都沒 撈著,甚至還賠了老本。

一年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到最後換來的卻是“豐產”而不“豐收”對於農民來說這是致命的。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有更多的建議和評論可以留言,希望瞭解傳銷那些事,可以多多關注我,謝謝!!!!


反傳學者


我是和在農村承包土地搞種植的種植戶。我個人覺得2018年真是農作物的災年,生長期受了自然災害收穫後又陷入了滯銷的境地!真是咱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但是從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些問題來?

就說說我們這裡的農產品吧!冬季的小麥和大蒜今年的價格都不是很高!特別是大蒜按照存入冷庫蒜的黃金入庫時期,現在大蒜價格卻一直下跌。首先我們的承認由於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這幾年大蒜的種植面積真是火箭般的增加。所以現在大蒜的價格不高就不足為奇了!小麥價格是受國家控制的,雖然今年小麥受災了但是價格卻不會貴的離譜!

無論多麼貴的農產品只要多了就便宜了,再多的很的話就只能發生滯銷甚至無人問津的地步!個人觀點國家應該建立一個關於農產品的種植面積和銷售價格的網站!以此來統計整個國家對於農產品消耗的情況。以此來決定每個地區該種植多少和什麼樣的農作物,或者發展訂單農業。以此來統計來減少菜賤傷農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物以稀為貴永遠是檢驗商品價格的關鍵!


豫東小農


農產品滯銷的原因有哪些?



2018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農產品價格普遍低迷,甚至降到了最低點,在低谷長期徘徊,比如大蒜價格,是十年來最低的價格,降到了每斤3到4毛錢,出現了滯銷的現象;南方的荔枝、香蕉、橘子,價格也是跌破了人的眼鏡,甚至比去年同期,收購價格下跌了十幾倍。



今年農產品為什麼滯銷?這又人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還有社會原因,下面宗元簡單的分析一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一、就水果價格而言,今年由於低溫長時間,導致花期長,座果率高,致使水果,增產不增收,出現了滯銷的現象。

二、就糧食價格而言,今年由於臨儲量大量到期,臨儲糧的拍賣步伐,一波跟一波,比臨儲玉米到期1.8億噸,每月拍賣800萬噸,致使市場糧食價格,一跌再跌,出現了滯銷的現象。



三、養殖行業大幅度價格下調,比如生豬養殖業,一路狂跌到虧本價4.2元每斤,讓養殖戶虧的苦不堪言,這也使得飼料價格大跌,農產品滯銷成為了可能。

四、農產品自然災害,農藥殘留,導致的農產品的質量 、味道差。這讓消費者產生了牴觸的情緒,打擊了他們的消費能力和購買能力。



總之,農產品的滯銷,是有很多的原因造成的,但就目前的情形來看,農產品價格普遍回暖,比如小麥價格,一路上漲,目前維持在每斤1.2元左右,玉米價格也在逐步上漲。


宗元


農產品滯銷是最近幾年熱議的話題之一。就今年自來,我知道的就有土豆、洋蔥、蒜薹、大蒜到蘋果、荔枝、龍眼……一個比一個跌的慘,一個比一個讓人痛心!

農產品滯銷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個:一,任何商品影響價格的說到底就是供求關係!每一次的滯銷的前面肯定會有一段時間的利潤可觀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問題是你看到了,別人也看到了,人人都去做,東西多了,需求量依然還是那些,滯銷肯定避免不了的。二,農產品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存放時間短,一般都是一到兩年,有的甚至只有幾個月。一開始的時候,無論農戶還是儲存商因為虧損,都捨不得出手,到了最後,儲存時間到了,怕扔掉,集中拋售,需求量沒有大的改觀的情況下,暴跌開始了,滯銷也就不可避免了!

想避免滯銷的方法只有成立合作社和商會,再有監管部門統一監管,統籌規劃,有序種植!避免一盤散沙,各自為政!

種植勞作是特別辛苦的工作,辛辛苦苦一年,再碰上產區滯銷,心情的苦楚可想而知呀!

真心希望有關部門重視起來,滯銷太傷農了!




果蔬小生活


問題:農產品滯銷的原因有哪些?

農產品滯銷問題從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幾乎每年都是輪番上演,今年是蒜、明年是蔥、後年白菜,古話說得好“穀賤傷農”,我們作為農產品種植最基層,從來都只有受傷賠錢的份,沒有說理的地方,年復一年,今天大蒜行情不好,明年就不種大蒜,改種蔥,可很多人總是攆不上茬,自己種的農產品老是滯銷,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每年都有農產品滯銷呢?

從大的市場環境來說,之所以會出現滯銷,肯定是市場上某種農產品出現了供大於求的情況,那麼為什麼又會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呢?首先我國很多農戶種植農產品都是跟著行情走,今年大蒜行情高,明年大家都一窩蜂的種植大蒜,導致第二年大蒜出現供給嚴重過剩,這從根本上還是因為大家對市場行情捉摸不透,跟風發展問題嚴重。

其次,我國農產品從田間地頭都消費者手裡往往要經過很多的環節,層層都要有利潤,就種植戶的利潤薄,遇到行情不好,利潤少的,中間環節直接不拉貨,這就加劇了農產品的滯銷,比如今年就出現了瓜農的西瓜賣不出去,氣的將自己辛辛苦苦種的西瓜用鋤頭砍碎一地的新聞,同樣也有好幾個地方的李子今年出現了滯銷問題。



再次,目前農村很多農戶種植的農產品重數量輕質量,農產品品質層次不齊,有時候會出現低端農產品過多,而中高端農產品過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需求不僅僅滿足於有,更滿足於優,追求健康、綠色、無汙染、純有機等產品特性。


最後,目前農村的很多從事農業種植的普通農戶往往都是隻管種植,從來都不為自己的農產品尋找銷量,都是坐等收購商上門來收,這樣的話非常被動,而且很多比較分散,沒有形成合力,也沒有議價能力,更沒有想過如何提升自己種植的農產品的附加值。再有,農產品在交通運輸上也會出現一些問題,遇到一些惡劣天氣,短時間內無法運輸,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滯銷情況。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農產品出現滯銷的幾個原因,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問題,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農產品滯銷有很多種原因,就是每個環節沒有做好就很容易滯銷。在廣東湛江有一種合作社,就是多個種植戶聯合起來統籌統銷。一部分人在家裡包裝和聯繫運輸,而另一部分人則在全國的批發市場考察行情和銷售。打個比方,有兩個人在上海市場,有兩個人在西安市場,又有兩個人的北京市場。他們也是根據三地的市場行情來運輸產品。如果北京市場比西安市場高兩毛錢1斤,那麼他們首先運輸到北京市場批發。這樣可以把利潤更大化。

從以上可以看出,各個市場的價格信息是極其重要的。他們有固定的人群在各個市場蹲點銷售,所以他們的產品也不會出現滯銷的情況。

如果想解決農產品滯銷,可以學習他們的經驗去操作,但是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可以把自己的產品利益最大化,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滯銷的問題。如果也想用這種模式,要有一個帶頭人聯繫眾多的種植戶,建立一個合作社,群策群力才能把自己的產品銷售出去。如果說種植好了只等著收購商來收購,那麼滯銷的問題永遠都無法解決。


十方印記


我回答得比較簡結:

1.:供銷信息不對稱

2,中間商想多賺點

3.產品同質化嚴重


紘人


農產品滯銷的原因,表面看是供大於求,從深層次看是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原因。小農經濟,各自為政,信息永遠不會對稱,價格永遠不會自已掌握,市場永遠不會自已掌握。造成手裡農產品不值線,城裡百姓吃不起。

只有走人民公社化,才能解決滯銷這個頑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