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餘家類金融企業將風險排查 保理、租賃強者恆強

2萬餘家類金融企業將風險排查 保理、租賃強者恆強

導讀

業內普遍認為,未來對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的監管,擬參考小額貸款公司等,由銀保監會制定監管規則,地方金融監管局(地方金融辦)負責落地實施。

金融全覆蓋監管落地到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和典當行業。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等文件要求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商務部已將制定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典當行業務經營和監管規則職責劃給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保監會“),自4月20日起,有關職責由銀保監會履行。”這是5月14日,商務部辦公廳正式公佈《關於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和典當行管理職責調整有關事宜的通知》。

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和典當等類金融行業調整監管部門自2017年中即已開始。這意味著“防風險”監管逐步落地。

在監管規則出臺之前,銀保監會或將對類金融企業進行風險排查,特別是槓桿率、非法集資等領域,包括對股東、高管、違規經營等。在地方層面,目前,全國僅深圳已經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的監管職能劃給地方金融監管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上海、重慶等地也在推進這一監管劃撥。

強調防風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草根調研,與上述“類金融”公司劃給銀保監會監管幾乎同步,深圳當地多家保理或租賃公司迅速招兵買馬,宣佈招聘新增風控或法務負責人。

監管趨嚴、防風險成為業內共識。一位接近監管人士表示,“五一”節前已收到監管調整相關信息,這體現了防風險監管思路的進一步落地。根據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要堅決取締非法金融機構,禁止非法金融活動。無論傳統金融還是新業態,無論線下金融還是線上金融,都不能脫離監管。一般工商登記註冊企業一律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法定金融業務,誰都不能無照駕駛。特別是要依法嚴厲打擊一些打著“高大上”旗號、花樣百出的龐氏騙局。

在原商務部管理體系下,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行等按照“一般工商企業”進行工商登記,劃歸銀保監會管理後,公司屬性究竟為何?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類金融企業劃歸銀保監會管理後,可能不是按照“非銀金融機構”監管,而是歸為“其他金融機構”,否則無法與金融租賃、銀行保理等相區分。有機構人士認為,本次監管改變是適應新形勢下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和功能監管的要求,而非沿用“誰的孩子誰管”的舊監管模式,目的是防風險,而不是管數量管具體業務經營。這將是監管思路的重大調整,商務部門的管理是比較開放的,但是銀保監會的基調是“防風險”。

地方金融辦具體負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獲悉,業內普遍認為,未來對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的監管,擬參考小額貸款公司等,由銀保監會制定監管規則,地方金融監管局(地方金融辦)負責落地實施。

目前,上述類金融牌照由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負責,未來是否新成立監管部門仍未可知。在監管規則出臺之前,銀保監會或將對類金融企業進行風險排查,特別是槓桿率、非法集資等領域,包括對股東、高管、違規經營等。

在地方層面,目前,全國僅深圳已經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的監管職能劃給地方金融監管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上海、重慶等地也在推進這一監管劃撥。

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秘書長徐北表示,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牌照存量比較大,新增申請影響不大,但要看日後監管細則。事實上,銀保監是不具備也不願意承接相關的監管職責,更多應該是出窗口指導文件,具體落實相信都會在當地金融辦(局)。而典當行更是因為其特殊性,相信具體監管落地更有待時日。按規定可以從商務部移到銀保監,同樣可以按規定移到各地金融辦。先停止註冊,再整頓,再出新管理辦法。

地方政府早已有所動作。深圳首先破局,2017年12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深圳市金融辦(深圳市金融監管局)近日更新其主要職責,將融資租賃、保理、典當等類金融業務劃入其負責監管範圍,這意味著地方金融監管改革進一步破局。

一位深圳本地租賃企業高管稱,年前租賃已經歸金融辦管理了,但只開會問了下企業需求,瞭解行業情況,後續暫沒有動作。

行業集中度或提升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金融“防風險”監管基調之下,融資租賃、保理等行業將迎來調整。

一位華南租賃公司高管表示,隨著監管趨嚴,該公司去年下半年以來已基本不做純粹的政府融資平臺項目,凡是在原銀監會融資平臺名單的企業一律不做。原因一是由於風控,二是監管對平臺融資趨嚴,租賃公司已無法將資金投向平臺類項目。“原來行業內幾乎一半的項目都是平臺類項目,現在這一業務壓縮很大,幾乎不做了。”

此外,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行業的特徵之一是企業數量眾多,存在較多的“空殼”企業。倒賣殼公司現象數見不鮮。

根據中國租賃聯盟等發佈的數據,截至2017年末,全國融資租賃企業(不含單一項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購海外的公司)總數約為9090家,同比增長27.4%;行業註冊資金約合3.20萬億元,同比增長25.3%;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為6.06萬億元,同比增長13.7%。根據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等的數據,截至2017年末,全國累計註冊商業保理法人企業及分公司8261家,企業註冊資金超5700億元,商業保理業務量達1萬億元。全國典當行業監管信息系統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共有典當企業8483家,典當總額2899.7億元,同比下降8.7%。

一位類金融分析師表示,監管調整對行業頭部企業是利好。原因在於,相當一部分租賃公司實際是銀行通道,業內也廣泛存在倒賣殼公司現象。化歸銀監會後,估計從准入門檻,和銀行合作,業務投向這幾方面都會更嚴格。一批中小的租賃公司可能消失,行業集中度提升。

一位地方保理協會人士表示,殼公司等現象最終將被清理。未來或會對類金融公司股東變更等進行認定,對突擊申請變更股東情況是否合規進行認定,最終倒賣殼公司可能還不如新申請註冊公司成本更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