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春秋097|伍子胥復仇前夜,楚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楚國現任令尹囊瓦是前令尹熊貞的孫子。在楚國的一代代令尹中,熊貞雖然不算出眾,倒也稱得上盡職盡責、忠心耿耿。囊瓦卻是一個敗類,易信讒言,且生性貪婪,常常為個人私利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公元前515左尹伯郤宛之死,就是他貪賄信讒的結果。

別人貪財,或許還會遮遮掩掩,囊瓦則是不顧臉面,直接索要。

公元前509年,蔡昭侯姬申赴楚朝覲,隨身帶去兩件特意製作的玉佩和兩件皮衣。姬申將一件玉佩和一件皮衣獻給楚昭王熊軫。熊軫很高興,穿上皮衣,戴上玉佩,設享禮招待姬申,而姬申則穿著另一件皮衣,戴著另一件玉佩。姬申這身行頭引來了貪婪的眼神,享禮結束後,楚令尹囊瓦告訴姬申,他對那件玉佩和皮衣十分感興趣,想要走。姬申不給,囊瓦就隨便找了個理由,把姬申扣在了楚國。

大夢春秋097|伍子胥復仇前夜,楚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河南上蔡,蔡國故城遺址所在

這一扣,就是兩年多。

巧合的是,同樣是在公元前509年,唐國(附楚之小國,其地在今湖北省隨州市唐縣鎮)之君唐成公(其名不詳)如楚朝覲,帶去兩匹良馬,名曰驌驦。囊瓦想要這兩匹馬,唐成公不給,也被扣留在了楚國。

公元前507年,即唐成公被扣留楚國的第三年,唐國大夫向楚昭王熊軫請求,更換唐成公的隨從,熊軫允諾。新來的唐國隨從將養馬人灌醉後,把兩匹驌驦馬偷走,獻給了囊瓦,囊瓦隨即放唐成公回國。返國之後,盜馬的新隨從將自己綁了,到司寇那裡請罪:國君因愛馬之故,失去了自由,拋棄了國家,我們想辦法把他救了回來;現在,我們會想辦法找到兩匹一模一樣的馬獻給國君。唐成公聞報,十分慚愧:這都是我的錯,豈可怪罪到你們頭上。不僅放了眾人,而且厚加賞賜。

蔡國人聽說了唐成公歸國的緣由,想盡辦法,連哄帶騙,說服蔡昭侯姬申將玉佩獻給了囊瓦。得到玉佩的囊瓦心中竊喜,準備放姬申回國,但是不明不白地放了,無法向國人交代,於是又編造出一個拙劣的理由——上朝時,囊瓦警告眾官員:蔡侯之所以久留我國,都是因為你們這些人不饋贈餞別之禮品!明日如果還不把禮品準備好,你們就等死吧!

將近三年的楚國歲月,被扣留的屈辱體驗,在姬申心頭埋下了深深的仇恨。返回途中,路過漢水,面對滔滔水流,姬申將一枚玉拋入水中,向天盟誓:從今而後,再不南來!

回國之後,姬申立即趕赴晉國,以兒子姬元及眾大夫的兒子們為質,請求晉國出面伐楚。

大夢春秋097|伍子胥復仇前夜,楚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召陵故城遺址所在

公元前506年三月,晉定公姬午與周王室代表劉文公姬卷以及魯定公姬宋(魯襄公姬裯之弟,公元前509年即位)、宋景公子欒(宋元公子佐之子,公元前517年即位)、蔡昭侯姬申、衛靈公姬元(衛襄公姬惡之子,公元前535年即位)、陳懷公媯柳(陳惠公媯吳之子,公元前506年即位)、鄭獻公姬躉(鄭定公姬寧之子,公元前514年即位)、曹隱公姬通(曹聲公姬野的叔叔,公元前510年殺其侄自立)、齊國上卿國夏,再加上許、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等一眾小國之君,大小將近二十個國家,會於召陵,謀伐楚國。

此時,第二次弭兵之盟已經過去整整四十年。四十年來,雖然南北兩個超級大國楚與晉之間勾心鬥角,卻始終沒有戰事發生。如今,一場聲勢浩大的伐楚行動眼看就要終結得來不易的和平局面。

然而,召陵之會聲勢雖浩大驚人,結局卻是不了了之。在召陵,晉國六卿之一的荀寅向蔡昭侯姬申索要賄賂,沒能如願,心中惱怒,轉而勸說晉執政士鞅退兵:晉國現在並不太平,諸侯也多是三心二意,此時遠道伐楚,能有什麼好結果?外面正下著大雨,瘧疾開始流行了,北方中山(即鮮虞,白狄的一支,地在今河北省平山縣境內)不服,我們若在此時拋棄弭兵盟約,必定招來楚國怨恨,這對楚國沒什麼損害,我們卻可能失去中山,不如辭謝了蔡侯吧!

士鞅未及細想,婉言辭謝蔡昭侯姬申,令諸侯們各自回國了。

晉國此舉,大失霸主威嚴。

大夢春秋097|伍子胥復仇前夜,楚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召陵故城遺址

或許是覺得自己的做法太過分,此年夏天,晉國以沈國(姬姓小國,長期為楚國附庸,在今河南省平輿縣)不會召陵為由,令蔡國伐沈。蔡是小國,沈卻更小,故而蔡國不費吹灰之力滅之,殺沈國之君。

屬國被滅,楚昭王熊軫大怒,派兵圍蔡,把蔡國教訓了一頓。

就在這個時候,蔡昭侯姬申得到消息,吳國正以伍子胥為行人,全力籌備伐楚之役,於是即刻遣使赴吳,以其子姬乾為質,表明自己加入伐楚聯盟的決心。

不久,唐成公也加入了進來。

兩個曾經被楚國羞辱的小國,此番加入吳國伐楚的聯盟,雖然起不到多大作用,卻在心理上對楚人形成了打擊,使楚人心有不甘地明白,他們已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不僅沒有大國相助,一堆彈丸小國也相繼站到了敵對的位置上。

公元前506年冬,吳、蔡、唐聯軍伐楚,伍子胥等待十餘年的復仇時刻,來臨了。

(《大夢春秋》097,待續。文圖原創,盜用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