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我一直在忙(之二)

這個春天,我一直在忙(之二)

這個春天,我一直在忙。

很多人和事,都會引起我的思索。

就拿人的名字來說,也是有了可說的故事。

短短几年,人的名字也如雨後春筍,憑空多了起來。

從前的日子,每個人一般只有兩個名字,乳名和學名。

而現在,每個人平平常常都有四到五個名字。

除了乳名和學名,每個人差不多都是這樣,QQ一個網名,微信一個網名,要是再有點創意和想法的,今日頭條再有一個。

乳名學名,幾乎都是長輩給起的,是很有考究的,充滿了他們對晚輩的祝福和寄託。

網名則是本人自己起的。看似隨意,卻是隨性的。

不知你發現沒有,網名非常有趣,千奇百怪,玲琅滿目。

每個名字折射出來的,大概就是每個人在最現實的生活裡,都有一個或幾個心中的真實的自己。

網名就是真實裡的虛擬,虛擬裡的真實。

社會發展得太快,短短十年,就打破了之前的生活模式。

從前的日子慢,現在什麼都提升了速度。

人的心變化的也快,思維也運轉的快,擔當的角色,也在不停的轉換。一人多名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心不古,焦慮重重,浮躁多多。

夾縫裡的心,需要擁有多個名字。

這個春天,我一直在忙(之二)

這個春天,我一直在忙。

很多人和事,都會引起我的思索。

微信朋友圈,就是一個令人難以捉摸的東西。

我心裡的朋友圈是這樣的:圈就是圍起來,聚攏起來的意思。聚攏到一起就是要團結起來的吧?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眼裡的朋友圈是這樣的:活躍的都是微商,每天不停的推送商品,這點我不從心裡排斥,畢竟這是一種新的營銷手段,創業的人,都是值得尊敬和支持鼓勵的。

要不就是各種拉票投票。這樣產生的結果又有何意義呢?尤其是有一段時間,各種排名都需要這樣的投票,產生的結果是貨真價實嗎?想想,甚是滑稽。不過最近這種現象好像突然消失了。這是值得慶幸的,盲從浮誇,就像泡沫,越大越危險。

要不就是複製一些心靈雞湯,也不知吸收了多少養分,我都懷疑,你看了嗎?就算看了,你記住了多少?好像人突然間就醒悟了,大道一直在的,古訓卻漸漸被遺忘。

等到真有事情的時候,太多的人都是視而不見。那這個圈又有什麼意義呢?

看著在一起,其實已逃離。

莫不如之前沒有圈,心裡還有一份惦念。

這個圈,把思念都沖淡了,以為你在我在大家在,其實誰又在呢?

這個春天,我一直在忙(之二)

這個春天,我一直在忙。

很多人和事,讓我停不下思索。

現在是電子信息時代,對於拒絕接受新生事物的人來說,生活得很尷尬。

人的交流形成了兩個極端,有的人,活得充實,可以自娛自樂,在信息如海的時代里弄潮踏浪。有的人,會覺得這個時代有些怪怪的,大家都在忙,又都在忙什麼呢?看似熱熱鬧鬧的後面,是否更多的是孤獨和冷漠?

其實智能這個東西不是有多難,你不是研發者,只是按照規定程序的使用者。

智能的東西,都是為人服務的,就是幾個按鈕就可以操縱的事。

可是我發現周圍竟有太多不會使用手機和電子產品的人,也有隻會接打電話。一部手機有那麼多的功能,都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是我們自己否定了自己。

可以欣賞音樂,可以聽名家大師的講座,可以讀電子書。一機在手,業餘生活要多豐富有多豐富。

何苦活的索然無味呢。需知人生苦樂都是自找。

拒絕電子產品的這一部分人,就是典型的意識保守派,活在了過去。不會沒有關係,可以學的。

自以為是,固執己見,放棄了成長和學習。

當今的世界,很精彩。但對於放棄了的人,當今的世界,很無奈!

放棄了學習,就是放棄了成長,也就是放棄了自己。

因為人一直是需要不斷成長的。在成長中,才會收穫快樂。

停滯不前,遲早有一天,你會厭倦這週而復始的循環。日子毫無生機,生命又怎會有活力?

備註:人在旅途153255102主頁裡的文章和圖片,皆為作者原創,每日更新。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