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命太监两次差点杀死晋文公重耳,反而助其成就春秋霸业!

公元前657年,骊姬陷害致使太子申生自杀以后,又将矛头指向了公子重耳、夷吾。两人害怕被害,于是招呼都不跟老爸晋献公打一下,就赶紧逃到各自的封地了。晋献公非常生气,你们这俩小子,老爸又没说要治你们罪,你们逃什么逃,招呼都不打就逃跑了,肯定心里有鬼!于是就派军队去讨伐两位公子。

重耳的封地在蒲城,蒲城有个太监叫勃鞮,这太监是根墙头草,一看国君派军队来讨伐公子重耳,国君是大佬啊,表现的时候到了!于是不仅不帮重耳,反而提着刀带着人跑去找重耳,“国君要来讨伐你,你赶紧学学太子申生自杀谢罪吧”。重耳也不傻,一看有人要来杀自己,翻墙就往外逃,勃鞮追上去就是一刀,没砍到重耳只砍掉了一只袖子。重耳逃到翟国去了,自此跟勃鞮也结下了梁子。

追命太监两次差点杀死晋文公重耳,反而助其成就春秋霸业!

网络配图

晋献公去世后,国君位置几经波折,最终落到了三公子夷吾身上,就是晋惠公。晋惠公上台以后,听说重耳在外面跟其他国家很多国君混的都不错,担心以后会抢他的位子,于是又派太监勃鞮带人再去追杀重耳。

勃鞮要是搁在明朝时期,那绝对是东厂大佬的好苗子!他一听说追杀重耳,就特来劲,晋惠公让他三天赶到翟国,他竟然一天就赶到了!打了个重耳措手不及,仓皇出逃,盘缠都没带就逃跑了,也导致后面一路重耳没钱吃饭,据说饿的还吃土、吃随从大腿肉!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没过几年,由于晋惠公父子俩人都得罪了秦国,并且内政混乱,大臣百姓都不服,于是重耳在秦国扶持和晋国部分大臣策应下登上了王位,成为了晋文公。随后,又杀死了晋惠公夷吾的儿子晋怀公圉。

追命太监两次差点杀死晋文公重耳,反而助其成就春秋霸业!

重耳逃难

晋大夫吕省、郤芮两个人是晋惠公夷吾、晋怀公圉的老臣,这两人也算是忠心耿耿,不愿背叛先王归附晋文公重耳,但也担心会被晋文公杀掉。于是就合计着要带人烧掉晋文公居住的宫殿,再杀死晋文公。可能这俩哥儿们觉得太监勃鞮跟重耳梁子很深,两次追杀过重耳,于是就告诉勃鞮拉他一起参加。前面说过,这勃鞮是根墙头草,也有点政治头脑,一分析晋国目前的形式,还是晋文公势力大,得到新国君面前立立功赔赔罪,于是转身立马去找晋文公告密去了。

晋文公两次差点都被勃鞮杀死了,害的他逃亡之路狼狈不堪,一听到这个追命太监就恨的牙痒痒,哪里还想见他?就呵斥他:“在蒲城,你逼我自杀,还砍掉了我的衣袖。在翟国,你阴魂不散又来追杀我,追杀就追杀吧,可惠公让你三天到达,你竟然一天就跑来了,你是有多想快点杀死我吗?”

这勃鞮也是个有些头脑的太监,就对晋文公说:“我是宫中的太监,我的职责就是一心侍奉国君,之前献公、惠公是国君,我自然得对他们忠心负责,所以得罪了您。况且,管仲当初差点射死了齐桓公,而齐桓公仍然重用管仲,也因此称霸中原。今天我是想告诉您一件要紧的事,您要是不听,就会大祸临头了!”

追命太监两次差点杀死晋文公重耳,反而助其成就春秋霸业!

重耳剧照

晋文公本身也是一个贤德的人,一听这太监说的还有那么点道理,于是就让他讲。勃鞮就把吕甥、郤芮等人的计划告诉了晋文公。晋文公也是惊出了一头冷汗,这吕甥、郤芮几代老臣势力也不小,况且自己还是靠着秦国扶持才刚刚坐上王位,大臣都还没认全,如果有其他人跟风起哄,这王位怕是坐不住了。

于是晋文公就赶紧计划,乔装打扮偷偷跑到秦国与秦穆公汇合商议。果然吕甥、郤芮等人率军造反,烧毁了晋文公的宫殿,幸亏晋文公提前溜了,才没找到晋文公。晋文公在秦穆公军队的配合下,诱杀了吕甥、郤芮等人,晋文公才敢返回晋国,坐稳王位。

《史记》中关于勃鞮也就只有以上信息,那么最终勃鞮的结局是什么呢?

追命太监两次差点杀死晋文公重耳,反而助其成就春秋霸业!

重耳剧照

据《左传》中记载,公元前635年,晋国收降原国后,想派人镇守原地。于是晋文公就咨询勃鞮派谁合适,勃鞮就说:“您之前在外流亡了19年,赵衰一直忠心耿耿的跟随服侍您,他带着干粮水袋,就是再饿他也不吃不喝,全都留下一给您吃,所以让赵衰来镇守最为放心”。于是晋文公封赵衰作为原地的地方官,镇守原地。

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公元前632年,晋国伐曹国,曹共公诈降,勃鞮请命乔装假扮成晋文公,带军进城试探,没想到刚进城门,曹军万箭齐发,勃鞮及三百多人,全被射死!

勃鞮虽然两次差点杀死晋文公重耳,但也有两次救下晋文公性命。第一次告密解救,使得晋文公免受权臣叛杀,才有机会坐稳晋国王位;第二次假扮晋文公进城受降,使得晋文公免受万箭射杀,才有晋文公后续攻取曹国、大败楚国的称霸中原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