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政法新媒體:《民警李建國》爲何成爲「網紅」視頻?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近日推出“7月政法新媒體排行榜”,在微博分榜前10名中,公安系統佔據8席,優勢明顯,@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一路領跑”,佔據榜首;@平安北京因連續通報“善心匯”一案備受關注,躍居第2;政法委系統中,@中國長安網表現突出,位列第8;@中國反邪教因發起“對邪教說不”活動反響熱烈,排名升至第9位。

在聚合類新聞客戶端分榜前10名中,公安和檢察院系統“各有千秋”,分別佔據4席,“深圳公安”傳播力和互動力大幅提升,躍居榜首;“最高人民檢察院”“河北省人民檢察院”“成都檢察”齊發力,挺進前五。法院系統中,“最高人民法院”多種傳播方式聚焦司法改革成果,位列第3。

政法新媒體立體呈現司改“成績單”,傳播方式獲贊“有創意”

本月,最高法與最高檢“兩微一端”、微信公眾號“長安劍”聚焦司改成果。最高法官方微信公眾號“最高人民法院”發佈《圖說司改成果》系列文章、《動新聞|司改“成績單”之完善職業保障》《H5|快來瞧,他們是如何選法官的》,傳播形式獲網友點贊“有創意”“有活力”;最高檢官方微信公眾號“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檢察改革進行時”為主題發佈系列文章、官方微博@最高人民檢察院積極參與#檢察改革進行時#話題討論,系統化呈現了全國各級檢察院司改成果,獲網友稱讚“主題突出,檢察院改革成績一目瞭然”。另外,微信公眾號“長安劍”以動漫形式解鎖“員額制”,獲網友讚賞“幽默易懂”,“吸粉”效果顯著。

政法新媒體以H5、動新聞、話題發佈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式呈現司改全貌,獲輿論肯定“可讀性很強”。新的傳播形式使專業化的內容更生動形象,讓公眾更有獲得感和參與感的同時,也“刷新”了公眾對政法新媒體的印象。

7月政法新媒體:《民警李建國》為何成為“網紅”視頻?

圖: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文章《H5|快來瞧,他們是如何選法官的》

南京公安巧妙化解“軍裝照傳謠風波” 機智回應獲網友寬容諒解

7月29日,以建軍90週年為契機,《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H5產品《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短時間內刷屏朋友圈。隨著“軍裝照”走紅,很快便有網友稱這款應用是釣魚鏈接。31日上午,江蘇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南京未經求證便轉發上述消息,並提醒群眾“小心被境外勢力採集信息”。《人民日報》官方微信發佈闢謠信息後,31日中午@平安南京迅速刪除此前微博,轉發@江蘇網警闢謠微博並評論稱“以此為準,大家好我是新的小編,之前那個小編已經拜拜了。”

南京公安在此次危機應對中,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微博主動承認錯誤,並與網友積極互動,“誠懇的態度+機智的回應”不僅有效化解了此次“軍裝照傳謠風波”,還獲輿論誇讚“警察叔叔很幽默”,輿情回應起到了“一石二鳥”之效。

7月政法新媒體:《民警李建國》為何成為“網紅”視頻?

圖: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南京發佈闢謠微博

《民警李建國》成“網紅”視頻 刷新輿論“高冷生硬”刻板印象

7月17日,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拍攝的系列網絡短劇《民警李建國》一經官方新媒體推出,迅速成為“網紅”視頻。新穎的形式、接地氣的內容吸引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官微紛紛“點贊”,@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平安北京等多個政務官微也相繼轉發參與互動,截至8月10日,前三集視頻的累積播放量已超過2070萬次,網友驚歎“警務新媒體還能這麼玩,警察也可以這麼萌”。

常州公安新媒體通過短視頻的形式,把脈網絡傳播特點,以親民詼諧的手法,一改傳統“高冷生硬”的宣傳片形象,向公眾宣傳防範溺水、居家安全、防猥褻兒童等相關知識,起到寓教於樂的作用。既傳播了正能量,又拉近了警民關係,獲得網友“宣傳片中的清流”“高能逆天”等讚譽亦是情理之中。

7月政法新媒體:《民警李建國》為何成為“網紅”視頻?

圖: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官微發佈《民警李建國》視頻

河南周口市縣兩級警方回應“女學生疑遭教師強姦”事件,輿論贊踩分明

7月4日,網民@白衣天使茉莉花發佈微博稱“侄女被學校老師強姦多次,報案後西華縣警方不予立案,並威脅當事人”,引發部分輿論對警方不滿。對此,西華縣警方並未作詳細解釋,而是在其官微@平安西華上發佈通報稱,網民@白衣天使茉莉花發佈“女學生遭老師強姦”微博系炒作。此回應加劇了部分網民對警方失職的質疑,促使負面輿情進一步發酵。隨後,西華縣警方上級單位周口市警方在其官微@平安周口上通報稱,市公安局組成專案組接手對該舉報案情進行調查,輿論紛紛讚賞周口市公安局“態度誠懇堅決,值得信賴”,輿情漸趨平穩。

雖然經過警方後續調查,證實該案確係一起造謠鬧劇,但西華警方之所以“躺槍”,其官微回應難辭其咎。首輪通報在尚未公佈詳細調查經過的情況下將當事人定調為“炒作”,不僅未能讓公眾信服,反而激起多數人的“羅賓漢情結”,將西華縣警方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反觀周口市警方,通報中嚴謹擔責的態度,不僅有效使輿情降溫,還進一步提升了官方公信力。

圖:西華縣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西華通報“女學生疑遭教師強姦”事件

深圳交警為“罰看遠光燈司機”提供防護眼鏡 執法優化需警民相互包容

7月4日,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官方微博@深圳交警發佈微博稱,“懲罰違規司機看遠光燈”在硬件上有所升級,提供防護眼鏡,還有多種款式可以選擇。“懲罰違規司機看遠光燈”措施自實行以來,輿論褒貶不一,多數網友“力挺”深圳交警“換位體驗”的懲罰措施,但也有少部分網友認為此舉會傷害被罰司機的眼睛。深圳交警在聽取輿論呼聲後,實行了“提供防護眼鏡”的改進措施,卻有網友不滿稱“戴防護眼鏡還能起到什麼懲罰效果”。

深圳交警通過新媒體發佈執法措施與民眾互動交流,在汲取民意的基礎上作出相應改進,本想讓公眾看到執法措施背後警方的“善意”,但卻有網友質疑懲罰力度不夠。警方傾聽民意優化執法方式,值得肯定,但民眾也需對警方多一些包容理解,於此,方能促進社會治理逐步完善。

圖: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官方微博@深圳交警發佈“嚴查違法使用遠光燈”相關信息

南京玄武公安首創“滴滴警務”輿論褒貶不一 官方釋疑解惑獲贊

7月18日,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開發的微信企業號“滴滴警務”上線。“滴滴報警”“專家會診”“任務發佈”三大功能,均呈現了分享經濟模式與警務的融合,一經推出便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玄武公安”推出的相關文章累積閱讀量突破3.5萬次,《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紛紛刊文討論,@南京發佈、@平安南京、@廣州公安多個政務新媒體積極參與互動。

對於“滴滴警務”的創新,不少網友驚歎“很高級,這種操作值得推廣到其他政務領域”。但輿論中也不乏質疑聲音,部分基層民警在社交媒體發言稱“基層警察本來任務就繁重,這樣一來更累”。有網友質疑“這種模式會不會造成形式主義”,還有網友擔憂“離得遠的警察搶到單會不會降低處警效率”。

針對網友的一系列質疑,7月24日,玄武公安局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玄武公安”發聲,從接警範圍、接警方式、勤務狀態、處警評價等方面逐一進行回應,不僅做到了釋疑解惑,還獲得了網友“有態度、有格局、想百姓所想”的讚賞。

圖:南京玄武公安“雙微”發佈“滴滴警務”相關信息

“中國反邪教”雙微發起“對邪教說不”活動 吸引千萬網友熱情參與

7月,“中國反邪教”雙微發起“對邪教說不”活動,網友參與熱情高漲,形成了“抵制邪教”的輿論共識。@中國反邪教在微博平臺開闢話題#對邪教說不#,充分調動網友互動參與的積極性,網紅大V@延參法師也參與其中,話題的規模效應顯著,截至8月10日,話題閱讀量高達1390萬次,1.9萬人參與話題討論。微信公眾號“中國反邪教”推送文章《邀你一起勇敢“對邪教說不”!拒絕邪教顛倒黑白!》,文章形式新穎,風格活潑,獲網友好評,閱讀量達10萬+。

另外,凱風網和微信公眾號“中國反邪教”關注了“邪教頭目李某志以239萬美元出售在美豪宅”一事,報道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所售豪宅,並指出目前已經確認,李某志家族在美房產達11處,價值人民幣上億元。網友紛紛表示“拿著騙來的錢過著奢靡享受的生活”,呼籲更多人“看清邪教的真面目”。

圖:新浪微博@中國反邪教主持原創話題#對邪教說不#

7月政法新媒體:《民警李建國》為何成為“網紅”視頻?

(作者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葉德恆 周林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