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中國:成熟的災難應對是怎樣煉成的?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據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消息,截至8月10日10時0分,共記錄到餘震總數為1741次,4.0-4.9級3次,3.0-3.9級21次,無5級以上地震,目前最大餘震4.8級。地震發生後,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迅速組織力量救災,全力以赴搶救傷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李克強也就抗震救災工作作出批示,加強震情監測,防範次生災害。

據央視新聞消息,截至8月10日12時0分,“8•8”九寨溝地震已致20人死亡,431人受傷。微博話題#九寨溝地震#截至8月10日15時0分,已有4.5億閱讀量,26.2萬討論量;#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截至8月10日15時,已有11.2億閱讀量,186萬討論量。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統計,目前有關“九寨溝地震”的報道已達75691篇,微博81677條。

震後中國:成熟的災難應對是怎樣煉成的?

圖:“九寨溝地震”報道分佈(單位:篇)

相比汶川、玉樹地震等災難,此次“8•8”九寨溝地震,各方的處置應對趨於成熟。國家層面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地方政府快速啟動應急預案,地方政務新媒體、全國各大媒體第一時間公開災情信息、交叉式參與報道。加之利用無人機、新聞機器人、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等各種新興報道方式,讓此次有關地震的報道更加專業、豐富,極大地縮短了新聞真空期,避免了謠言大範圍出現。

71秒的災前預警

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消息,由四川阿壩州防震減災局和該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此次地震,其中通過手機、專用終端等為成都市提前71秒預警,為甘肅隴南市提前19秒預警。同時,四川汶川、北川、茂縣還提前發佈了電視預警信息。此外,預警系統還通過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官方微博@四川科技等近20個政務微博發佈了地震預警信息。

8月8日晚22時07分,根據微博網友@宜賓生活播報上傳的視頻顯示,在地震剛剛發生時,同屬阿壩州的汶川縣電視臺所播放的電視節目變成一段藍底白字的地震預警畫面,正在從40多秒開始進行倒計時,當倒計時進行到38秒左右時,視頻拍攝者所在房屋頂部的吊燈開始微微晃動。汶川電視臺總編室工作人員表示,一旦發生地震,電視信號就會自動切斷,提醒市民撤離。

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發生時提前3秒,傷亡人數可降低14%,10秒獲得警報,傷亡人數可減少39%,提前20秒,傷亡人數可降低63%。而對於普通建築物在遭遇地震時,可以抵禦地震襲擊約12秒後倒塌。

多部門聯動,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

震後中國:成熟的災難應對是怎樣煉成的?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9日凌晨緊急啟動國家Ⅲ級救災應急響應,並與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災區。中國地震局啟動I級應急響應(8月9日0時24分,由Ⅰ級改為Ⅱ級),派出國家地震現場應急工作組。西部戰區連指中心啟動抗震救災應急響應機制。四川省省委、省政府啟動一級應急響應預案,成立“8•8”九寨溝地震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並於8月9日凌晨2時20分,召開指揮部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下一步貫徹落實措施。

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衛生計生部門迅速啟動衛生應急響應,組織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積極收治地震傷員,並安排醫療小分隊排查受傷人員。其他有關部門諸如中國氣象局、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成都鐵路局、四川移動、國網四川電力等均啟動應急響應,助力抗震救災工作的快速有序進行。

搶險救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地震發生後,當地武警部隊連夜作出部署。西部戰區應急指揮所33人攜帶海事衛星等通訊設備趕赴震中,戰區空軍、戰區陸軍第77集團軍、雲南甘肅等地消防隊、醫療救援隊、工兵部隊等攜帶救援物資趕赴災區。截至8月9日8時47分,武警部隊共動用1383名官兵、67臺(套)裝備機械擔負搶險救援任務。

交通通訊方面,四川高速發出出行提示,多條高速全線收費站施行救援車輛“保通保暢”應急預案。同時四川交警發佈交通管制信息,九黃環線全線交通管制,只允許政府救援車輛進入災區。為了避免災區信息通訊不暢的問題,中國移動四川公司已開通緊急服務,包括對九寨溝縣用戶和阿壩救援隊伍實行免停機,並且開通震區現場移動服務點,提供免費電話和充電服務,同時10086熱線開通愛心救助及尋親緊急服務,優先保障阿壩地區熱線接入。聯通則對九寨溝地震災區聯通用戶及漫遊至災區的省內聯通用戶實施免停機服務,並集結搶險隊伍前往災區。電信成立抗震救災通信領導小組,對四川年全省開啟免停機服務。

不僅各部門組織了及時、有力的救援,民間多方力量也積極參與到搶險救災的行動中。

地震發生後,藍天救援指揮中心第一時間啟動救援,全國藍天三十多支隊伍在應急指揮中心報備,多支救援隊趕往震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也從成都備災救災中心眉山倉庫,向災區緊急調撥家庭包、棉被和帳篷。四川省紅十字會向災區派出救災工作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8月8日晚也緊急啟動“天使之旅-九寨行動”,派出工作組前往災區瞭解評估災情,並安排應急資金支持應急救援。

震後中國:成熟的災難應對是怎樣煉成的?

恰逢旅遊高峰期,遊客安全至上

由於8月正是九寨溝旅遊旺季,加上正值暑期,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遊客前往該避暑地度假。據九寨溝景區方面通報,當地8日接待的遊客數量為3.8萬人。根據九寨溝縣應急辦書面報告,截至8月9日17時,災區滯留遊客已基本轉移疏散完畢,共計將遊客4.7萬餘人疏散轉移地震區域。

地震發生後,上海旅遊局、南寧旅遊局等8日晚啟動應急預案,緊急排查各地遊客傷亡情況。據《現代快報》報道,8月8日晚間,南京、揚州、鹽城等地多家旅行社發來江蘇遊客信息,大部分遊客均平安。

據九寨溝風情名勝區管理局消息,九寨溝管理局正全力開展景區排險工作,為保證遊客遊覽安全,九寨溝景區從8月9日起停止接待遊客。其官方微博@九寨溝管理局8月9日12時13分發布消息明確退票方式。

同時,各旅遊網站及旅行社也啟動緊急預案,無損取消3-7日內出發訂單。例如攜程旅遊啟動了重大自然災害應急處理機制和旅遊保障金計劃,攜程酒店部門承諾,旅客通過攜程預訂位於九寨溝縣、松潘、汶川、茂縣四地酒店且在8月31日前入住的訂單,均可免費取消。對受地震影響的酒店擔保或預付訂單的旅客,攜程將會主動與其聯繫、協調並承擔相應損失。攜程機票部門也宣佈啟動重大自然災害保障計劃。

航空方面,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在其官方微博表示,國航關注到九寨地震消息後立即啟動應急響應,8月9日,無論去程有無旅客,國航都將執行正常航班計劃,以儘快接回滯留當地的旅客。東航已啟動應急保障機制,做好了運力和人員的準備工作,隨時投入搶險救援保障任務,其他部分航空公司也發佈了免費退改公告。

在線救援,多平臺祈福保平安

阿里巴巴公益官方微博發文,表示阿里巴巴緊急啟動救災機制,集全集團力量參與救災。飛豬、高德、手機淘寶、支付寶、農村淘寶以及菜鳥網絡均作出響應。飛豬啟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為客人承擔訂單退訂損失;高德地圖助力打通救援“生命線”;手機淘寶、支付寶上線救災頁面;農村淘寶、菜鳥網絡將根據災區需要組織緊急物資馳援災區。

騰訊公益上線“九寨溝地震救援在壹線”“支持九寨溝地震救援”“九寨溝地震緊急救援”“九寨溝地震救援行動”等項目。

百度貼吧“四川吧”“九寨溝吧”置頂尋人貼以及災區最新消息;百度地圖更新九寨溝最新路況信息,明確“四川交警”的管制信息。

今日頭條則上線尋人平臺,截至8月10日10時10分,已有19.7萬人使用尋人服務。此外快手、秒拍等視頻社交平臺也實時推薦災情視頻條目。

不少網友在微博、人民網強國論壇、新華網發展論壇祈福:

網友@美登:“千里外的川東有震感,人感覺有點搖晃,祈求災區平安!!!”

網友@曉凌:“向遇難的家屬及傷者表示慰問!向殉難者表示哀悼!”

網友@強國社員925:“災區人民勇敢面對,奮力抗災,儘快走出地震的陰影,全國人民就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後真相時代,事實跑贏謠言

九寨溝地震災情一直牽動國人的情緒,《新京報》社論稱:“在災情應對已切入‘災後’制式的背景下,打量地震發生後的災情信息傳播,不難看到,此次輿論場中雖然也有個別流言謠言的恐慌情緒,但總體上輿情‘樓沒蓋歪’。”微博話題#九寨溝地震闢謠#,截至8月10日15時,已有1277萬閱讀量。

政務新媒體方面,四川省在災情公開方面表現積極而有效,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的官方微博@四川發佈,8月8日晚21時25分發布首條關於地震消息的微博,轉載中國地震臺網官微測定九寨溝縣附近發生地震的消息。此後,@四川發佈接連發布微博,跟進地震災情發展、及時發佈地震相關信息,公佈地震災情、官方應急響應以及救援行動等信息,截止8月8日晚24時,@四川發佈共發佈了31條九寨溝地震相關微博。其中8日晚23時49分,@四川發佈發佈闢謠微博,對阿壩州九寨溝將再次發生餘震的網絡謠言進行闢謠,並聲明沒有“中國地震局四川分局”。

與此同時,@四川公安、@成都交警、@平安成都、@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隊、@四川共青團、@成都發布等四川當地政務微博,與@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人民日報等官方微博結成新媒體矩陣,及時發佈和更新地震和搶險信息、及時闢謠、積極引導群眾、安撫民眾情緒、避免因謠言引起廣泛的恐慌。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8月9日早7時08分發布圖片微博,對地震期間流傳的九種較為廣泛的謠言進行闢謠;兩個小時後,再次發佈微博,提醒警惕騙子借地震實施短信詐騙。

而對此次地震期間出現的有關“地震雲”的說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李汀的研究表示,“地震雲學說”從未被主流科學界所接納,地質或氣象方面的專業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駁。中國氣象局也曾表示:沒有充分的事實證明地震與天氣二者之間有內在關聯性,也沒有證據可以通過衛星雲圖來預測地震發生。此後,人民日報、人民網、央視網、中國新聞網等多家媒體進行闢謠。

輿情點評

這兩天出現很多地震災害有關的各類謠言,有關部門應加強權威真實信息供給,對不實謠言及時闢謠。地震後有此生災害的可能,要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和預防措施,儘可能減少損失。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高級研究員 劉鵬飛

後真相時代,信息宜疏不宜堵。在地震、洪水等天災面前,相關政府部門要走在前列,不只是搶險救災要及時有力,發佈信息和輿情疏導也有同步進行,甚至可以提前開放輿情預警機制。在相關謠言和相關信息與事件真相發生滯後和錯位時,儘量體察民情、瞭解民意、發佈權威信息、減少負面言論。這不但有助於政府部門的公信力與公眾形象,還有助於在新媒體時代實行聯動,用新技術驅動災情發佈和救災舉措,更有利於穩定人心,營造良好有序的救災環境。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見習助理研究員 樊向宇

(作者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人民網新媒體智庫 曲曉程、趙文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