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足音(征文)|回家记

生活的足音(征文)|回家记

生产队时期,农活真叫一个苦。除了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放假,一年363天贪黑起早,就连寒冬腊月里,也都是凌晨两点半上工,晚上八点半收工。

为了逃离苦累的庄稼院,1977年恢复高考,我报名参加,不幸名落孙山。在大哥的劝说下,我又复习一个学期,1978年考入省财贸学校,毕业后到市里上班。每月工资30多元,虽然不高,但也算是吃“皇粮”的了。结婚后我和妻子工资加起来70多元,租房子养孩子,很是拮据。工作繁忙,交通又不便,无奈之下,只好时常给家里写信报个平安,或者买点农村没有的希罕东西寄回去,略表孝心。轻易我是舍不得坐车回趟家的。直到1985年,听说农村搞了土地承包,我写信给哥说要回家看看。我告诉哥哥,不用接我,我自己到镇上花两元钱打个“驴的”(毛驴出租车)就到家了。哥哥回信说:你花那钱干啥,我年初新买了台自行车,定准日子我去接你!那次回家,从镇政府到家十多公里,是大哥用自行车把我带回去的。

转过年,因为单位选派干部援助边疆建设,我响应国家号召带着妻儿去了新疆,这一去就是十多年没有回老家。其中原因很多,主要是工作性质保密,非特殊情况不准请假,请了假还要逐级批复。再就是交通困难,来回坐车途中就得半个多月,想想也就懈怠了回家的心。好在那个时期哥哥家里装了电话,我除了家庭电话办公电话还买了手机,通讯方便了许多,想家时就打电话聊聊天,还可以时不时地寄些新疆土特产回去。电话里得知,家里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了,还新建了五间大瓦房。家里日子好了,我也就不那么惦记了。直到1995年,哥打电话说母亲病了!我一听就急了,立即去找领导请假。因为一般小病小灾儿的,母亲是不会让哥告诉我的。领导一听情况特殊,当即特批了20天的假期。好在那时候我工作的地方建了飞机场,我就乘飞机到北京,又转机到了省城。打电话告诉哥哥,说我已经到了省城,正准备坐客车到县城,再转车到镇上,告诉他也不必来接,在镇上自己打个出租车就到家了。哥一听忙说:“不用坐那玩意儿,雇它跑一趟少说也得30多块钱。我不是告诉你,咱家去年新买了四轮车吗?正好我要去镇上买东西,顺便就接你回来了!”

生活的足音(征文)|回家记

那次回家,果然是母亲病重想我,这才让哥哥打电话叫我回来的。我回到家十多天,七十多岁的母亲就走了……

再回到单位,想想自己到新疆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孩子都考上大学去北京读书了,自己也该把工作调回内地,哪怕回原籍也行。可是还没等我去找领导谈,上级却突然来了个“命令”,因为深圳建设岭澳核电站,调我去深圳特区工作。虽然这一决定非我本愿,但“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当即二话没说,打理好行装便匆匆出发,在深圳一干又是十几年。这期间,因为远离家乡,由千里迢迢变成了万里遥遥,思乡之情愈加浓烈。好在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了,过去多年与哥哥家电脑上聊QQ,也变成了手机上聊微信视频,总算可以慰藉思乡之情了。2013年退居二线。干了几十年工作,其实也该歇歇了,可是真的一闲下来,心里反生出了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妻子和孩子们看我闲着闹心,就撺掇我回老家看看哥哥,老屯里还有老亲旧友,走走东家串串西家,也就不会有落寞感了。我一想也是,就给哥打电话,说要回家住些时日,给他带回些南方的土特产。哥听说也非常高兴,说好啊!反正退下来没事做,就回家来住着吧。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对健康绝对有好处。你坐火车还是坐飞机?我让你老侄儿去接你!我说坐飞机到省城,再坐火车到县城,不用来接我,家里农活挺忙的,打个出租车就行了。哥说那就不用你操心了,就这么定了,我让你老侄儿直接去机场接你。

既然哥这么说了,那就让他们来接吧,正好带的东西多,年轻人还能帮我搬运。等下了飞机到机场出口,老侄儿已经早早地等候在那儿了。见了我急忙跑过来,把东西一样样地往一辆“雅阁”车上搬。我一看这车还是雅阁八代。就和老侄儿说,不赖啊!咱农村人也会“网约”车啦,司机呢?老侄儿哈地一笑说:“我爸没跟您说吗?这车是咱家前年买的!”我惊讶,这事儿哥真没给我说起过。这车少说也得十几万呢,虽然在城里不算啥,但在农村却可以称为“豪华车”了。老侄儿呵呵一笑说:“这算啥,咱村我大表叔家,这几年收花生挣钱了,去年还买了台奥迪A6呢!”

正是改革开放,才让我的老家变化如此之大啊!回想起从前哥用自行车和四轮车接我的岁月,真是感慨万千……

生活的足音(征文)|回家记

本文刊于2018年7月5日《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