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民族企业孵化基地渐显集群效应

前郭县民族企业孵化基地渐显集群效应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10日,吉林省前郭县民族文化(非遗)产业创业孵化基地隆重开业。马头琴制作车间、七彩乐家蒙医康复中心、郭尔罗斯民族服饰公司、蒙古族特色茶馆等126家极具蒙古族民族特色的企业成功入驻。

“创业孵化基地就是‘非遗’保护基地,我们要让民族文化传得更远、传得更久,保护好那些具有传承的非遗老工匠及非遗手艺。”创业孵化基地运营商法雅商区商业部经理穆晓莉表示,基地还将对入孵企业提供培训员工等服务,运营好的商户每年年底还将得到现金奖励。在未来还会将基地纳入民族旅游线路,并打造电商平台拓宽企业产品销路。预计三年内,入孵民族特色企业将达到300户,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届时,一个业态完善、管理现代、产业红火、人流如织的新商圈将在法雅商业街全面形成。

据了解,前郭县作为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近年来借势发力,把得天独厚的民族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为此,新一届前郭县委将打好“民族牌”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转换器,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优化服务效能,推动前郭县转型发展挂上提速档,步入快车道。

文化旅游精品区、“非遗”传承区、民族餐饮区、形象展示区……该基地使用面积为2万平方米,孵化期限为3年,以公益性、示范性为主要特征,实行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运作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创业平台,入孵企业只需与相关部门签订入驻协议和入孵申请表,经过审核后即可入驻商区。同时,为了更好的激发中小微企业创业热情,迅速形成集聚效应,前郭县还制定了非常优惠的税费减免政策,完善了加入和退出机制,对入驻企业在孵化期内免收房屋租金、物业管理费和取暖费,积极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民族产业规模和发展层次,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此外,按照“快、实、细、新”的要求,强化提升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效能,进一步规范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规范服务流程,在实践中推进“只跑一次”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