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ofo和滴滴談判接近尾聲 價格一再降低

媒體:ofo和滴滴談判接近尾聲 價格一再降低

有消息稱,ofo和滴滴在7月份已就收購一事有過多次接觸,每談一次價格就要折損一次,現在滴滴的出價已經按照人民幣來計算了。對此,ofo聯合創始人於信表示,“不存在的事”。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作者|張超

共享單車下半場,ofo的結局一直成謎。

7月30日,36氪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ofo和滴滴在7月份已經就收購一事有過多次接觸,“滴滴還在不斷降價,每談一次價格就要折損一次,還有說法是現在滴滴的出價已經按照人民幣來計算了”。

針對這一消息,ofo聯合創始人於信表示,“不存在的事”。

此前,該媒體獲得的消息稱,滴滴創始人程維對ofo的預期收購價格只有15億美元左右,約為美團收購摩拜(27億美金)的一半;阿里巴巴對ofo的收購價則更低。無論最終收購價是多少,ofo似乎都難逃被收購的命運。

今年5月,在一次百人動員大會上,ofo創始人兼CEO戴威曾表態說,ofo要保持獨立,他不想讓步,“如果你們不想戰鬥到底,現在就可以離開公司。”然而,目前戴威要想撐著ofo繼續運營下去著實辛苦。

ofo海外撤退 被曝資金緊張

近期,關於ofo的壞消息就不斷傳出,進軍海外市場才一年多的ofo就已經開始了撤退的步伐。

根據公開消息,近一個多月以來,ofo被曝撤出或暫停部分業務的國家和地區至少有7個,包括印度、以色列、中東、澳洲、德國、美國、西班牙等。有業內分析指出,接下來這份名單可能還會加長。而在此前,ofo先後進入了美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泰國、荷蘭、法國等20個國家。

雖然ofo發言人表示,這是一項“戰略決策”,ofo將優先發展重點的國際市場地區。但反映到公司賬面,歸根結底還是資金問題。

7月25日,ofo被曝出由於超半年未支付智能鎖通信服務費,相關服務陸續暫停。這意味著,宣稱有1400萬輛單車投放的ofo,將有300萬輛單車智能鎖“變磚”失聯。

《每日經濟新聞》還從ofo的一家智能鎖物聯網通信服務商負責人處瞭解到,目前ofo對其欠款的規模在“400萬左右”。

今年,有媒體稱,ofo單月成本高達2.5億元,其中運維成本1.3億元,費用1.2億元,彼時,ofo賬面的可用金額已經不超過5億元。這就意味著,如果ofo再不能拿到新的融資或將難以維繫。

“接盤俠”是誰?

事實上,從年初起就多次傳出ofo將被收購的消息。尤其在摩拜被美團收購的大背景下,關於ofo將被誰收購的討論更多。

4月24日,有報道稱,“滴滴高層已經在推進收購ofo的談判。”有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如果一切如滴滴所願,收購消息將在六月前後官宣。”

對此,ofo方面回應稱,該消息並不屬實,“ofo將在眾多投資方支持下,保持長期獨立發展。”滴滴方面則沒有回應。

不過,滴滴近年來一直很重視對共享單車領域的佈局。從2016年10月起,滴滴相繼參與了ofo小黃車的C輪、D輪、E輪融資。去年4月,滴滴還將ofo接入到App中,用戶可直接在滴滴上面使用ofo的服務。

但很快,雙方關係出現“裂痕”。2017年11月,Bianews消息稱,滴滴派駐ofo的三名高管已開始集體休假。另有傳聞稱,滴滴與ofo管理層在多個方面存在矛盾。隨後,滴滴開始獨立在共享單車領域佈局。

縱然ofo最終沒有被滴滴收購,也可能被其他企業或投資者收購,譬如阿里。

去年底,ofo和阿里接觸頻繁,阿里要投資ofo十億美金的消息也不脛而走。到了2018年2月,ofo通過股權與債券並行的方式獲得了阿里領投的8.66億美元,後者得以進入ofo董事會。

工商信息還顯示,戴威已通過動產抵押的方式,先後在今年2月5日和2月12日,將其資產共享單車作為質押物,換取了阿里巴巴共計17.7億人民幣的借款。

一位共享單車行業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戴威通過動產抵押向阿里借款,那就肯定有歸還的期限,如果逾期未能還上,那這些共享單車就要歸阿里所有,可能之後ofo就要姓馬了,這或許也是阿里要借錢給ofo的最終目的。”

在ofo的最終選項中,巨頭身影頻現,戴威還能堅持多久尚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