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六月立秋,两头不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昕瑞生态


感谢关注,【爱农帮】,农民的好帮手!

其实这句话完整的应该是“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

字面意义上来看,说的是农历六月立秋,夏收和秋收都不能收获。因为在农历六月立秋的话,受天气冷的早影响,对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都很不利,庄稼长不好自然收成差。而七月立秋,则农作物生长能赶上适当的温度,自然容易丰产!

今年立秋时间为农历六月廿六,恰好赶上了六月立秋,会不会“两头不收”言之尚早,就现在来看只能说得上是“一头不收”,而另一头到底收不收还要看秋天的玉米收获情况了。

不过这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能一概而论!



爱农帮


很小的时候就听到“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的俗语,那时候还小,不知道这句话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依照着今年的小麦行情和现在的玉米大量倒伏,“两头不收”其实已经应验了,只是现在玉米正在生长过程中罢了。


今年的立秋时间是农历的六月27号,看看今年的农作物行情,大家似乎有点明白了。一般传统的粮食分为夏收和秋收,一般夏季小麦开始收获。之后再种上大豆、玉米、稻谷这些大宗粮食作物,到了10月份的时候再次迎来秋收。这样就是一年两收,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小麦受倒春寒的影响严重,并且到了5月份的时候连续阴雨天,这样一来小麦 的产量也大大减少。普遍的小麦产量只能达到500斤/亩,同时小麦的质量也比较差,很多小麦染上了赤霉病,这样一来麦农自然赔的血本无归。

这样一看这句谚语就已经应验了一半,但其实今年的玉米种植行情也一直都不好。在5月份的时候玉米因为持续的干旱天气,导致玉米的出芽率降低。但这还不是影响最大的,毕竟农民可以再播撒一些种子就行。但近期玉米的长势再次受到大家的关注,因为连续的阴雨天气 ,导致现在的玉米大量倒伏现象。这样一来减产似乎也已经成为事实,但还要看后续的 天气如何。

六月立秋之所以粮食减产,就是因为天气太冷了,农作物的生长达不到最适的条件。极端的天气越来越多,粮食的生长自然就会减产。可见老祖宗的智慧不容忽视,即便是科技发展的今天,面对老天爷,大家还是要认栽。


三农圈子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想到了一个神人,《白鹿原》中的朱先生!他能掐会算的本事,不仅仅村里人服,连那些当大官的都不吝求教!有一年朱先生预测“谷物不收,只收大豆”,结果真的十分灵验!种谷物的赔得掉底,只有妻弟白嘉轩种豆丰收了!



朱先生之所以神机妙算,他自己透露,他是看气候现象分析的!想来这“六月立秋,两头不收”的农村谚语也是他的参考之一!

农村俗语“六月立秋,两头不收”,后面还有一句“七月立秋,早晚都收”,这是农民群众利用立秋节气的早晚来判断一年的收成的谚语。科学地讲,是用气候“积温”够不够供农物物的生长需求来预测当年的收成的!

“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这句话中的六月,七月立秋区分是农历,公历的立秋时间都在8月7日至9日之间。两头不收指夏收和秋收两季!而早晚都收是说早熟晚熟都收!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立秋时间在农历六月的话,当年收成不好,而如果在农历七月才立秋的话,庄稼都会大丰收!

这是由农作物所需“积温”够不够来判断的。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摄氏度持续期间平均气温的总和,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



立秋后虽然还有一伏,一个秋老虎。但早晚却凉下来了!立秋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可见,气温走低的急速趋势。

农历六月立秋的话,一些作物所需的积温不够,影响灌浆,进而影响产量!那么,每年我们都会提前知晓立秋是哪月,比如今年8月7日立秋,就在农历六月,会不会因为预测收成不好,就不必种了?

正好相反!

农作物生长与积温的关系,不仅受地域的影响,也受光照和水肥因素影响!先天不足后天补,越是在这样的年月,越要加强水肥管理,知晓这些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引起警觉,综合施措!

现在科学手段发达了,我们还可以从品种选择上作文章,选择积温要求低的品种来种植!

【个人愚见,感谢阅读!不同意见,请互相交流!】


村姑说村事


作为六月立秋,两头不收,意义深远。它和三月清明榆(钱)不老,二月清明老了榆有同喻之理。立春与清明主夏,麦收的情形与春的长短和寒热的早晚有极大的关系,春短寒退,春长寒迟,寒退易成,寒迟易损,不收。而秋同样道理,物侯有年撵节气,有时不撵节气。比如榆钱的早老晚嫩即是如此。而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也是如此,它标明了秋的长短,它主秋不主夏,所指早秋与晚秋的问题,与夏收不沾边,有些友把夏收牵连上是不懂物候与节气的规律而胡攀附的。七月立秋撵物候,六月立秋不撵物候,三伏立秋,梅雨來临,高温酷暑,百物难耐,秋短水多,秋长寒來,标明此秋不是大水便是干旱,不是大旱便会大涝,早秋晚秋皆不逢时,即为早秋晚秋两头不收是也。灾年难季也。哀哉!

当然,天地之大,物侯不同,各地也不能一概而论,以上乃为自然现象,并不是人力所为,劳苦勤奋者,尚有改变非正常自然现象者还是有丰收可望的。

谢谢。


福自福地來wjf


“六月立秋,两头不收”,还后还有一句“七月立秋,早晚都收”。这句话中意思六月立秋的话,头茬的农作物和后茬的农作物都收成不好;而七月立秋的话,早种的庄稼和晚种的庄稼,都能得到丰收。这是农民利用立秋节气的早晚来判断一年的收成的谚语。由于是民谚,也当然指农历的6月和7月。由于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是基本固定的,所以这一类的谚语对农业生产往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今年正好是农历6月二十六日立秋,那么,正好可以验证一下这句谚语准不准。如果就我们这个地方——华北平原鲁南地区来说,我感觉还是相当准的。因为据很多老乡说,今年的头茬庄稼小麦收成普遍不好,较往年来说,产量几乎大都减产了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这是因为在春季的时候,受到了两次冷空气的侵袭,使很多小麦都没有抽出来麦穗,才造成了普遍收成不好。

那么,后茬的庄稼收成好不好呢?

一般来说,我们这里的秋季农作物都是玉米和大豆等,那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作物的收成也好不到那儿去。因为前一段时间,禾苗幼小期,下了几次大雨,那些地势洼些的地方,禾苗都淹坏了,那些病怏怏的黄苗长到又怎么能得到好收成呢?而那些地势高些的农作物,虽然现在长势较好一些,但由于今年立秋的时间早,冷空气到来的时间就会相到变早,所以在它们后扬花孕育籽粒正需要温暖的好天气,突然气温下降,自然会影响籽粒的生长而造成减产。

所以,我们这里真的是应了“六月立秋,两头不收”的谚语。

那么,既然“两头不收”,中间的收吗?我们再来分析一下: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的农作物,花生、棉花、土豆以及一部分瓜果蔬菜等,会在立秋之后早早的就成熟了。所以,它们现在的庄稼稞子已经长成,相到了来说,它们会耐涝一些,前一段的雨水对它们的影响不是太大;那么立秋之后,在天气变冷之前,它们就已经成熟收获了。所以,中间的农作物在今年的收成应该还是可以的。

可见,这句“六月立秋,两头不收”谚语,就是根据今年立秋的时间,正好赶在最炎热的农历六月来判断今年的收成。其实,科学地讲,也就是看气候的“积温”程度,够不够供农物物的生长需求,来预测当年的收成的!

所以,这也是一句警示性的农谚,因为农历六月立秋,清明节肯定在二月,像水稻等一些农作物的下种时间,就必须得往后赶,插秧的时间,更得往后打,这么一来就耽误了秋收的季节。像玉米大豆等也是如此,由于播种的晚,那么到了立秋之后的分蘖扬花或吐絮长穗的时节,正好会碰上“寒露”节气的凉风,而“寒露风”对正在孕育籽粒的农作物来说,伤害很大,往往会严重影响结籽的数量与籽粒的饱满,这就会造成严重减产!

由此可见,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所处季节的大环境气候的影响,当所处的环境气候不适它的生长发育时,就会造成减产而收成不好。所以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民谚和经验有一定借鉴价值的!


超能古博士


立秋是按太阳运行到某一个地点说的,每年的时间按阳历基本是一样的。都是八月七号左右,咱们中国的历年是阴历,阴历是按月亮的运行轨迹说的,常常要闺月来和阳历年保持基本一致,所以就有了节气的忽早忽晚现象,而农作物的收与不收,是和阴历年什么时间立秋是没有关系的。

庄稼是有生长周期的。按阳历耕种,那一天种,那一天收是可以固定不变的。如果按阴历耕种,都按阴历的几号下种,而由于闺月的关系,它和节气相差最多会有二十多天时间,种的晚了,生长期不够。立秋后作物停止生长,寸草结籽,粮食减产就在所难免了。

至于麦天不收,大概也与按阴历耕种,操作失误引起的吧。


民谚民俗民间故事


答:六月立秋,两头空。这一说法,还得根据各省各地方的气候而论。因为:由于各地方的气候不同,有的地方正收割麦子。而有些地已经是包麦正带红帽之时期。

每年季节中正常的立秋都是在农励七月的。六月立秋,只有一种情况下才会出现,那就是润月之年。

那么三年一润月,六月立秋,指的是,三年才转着一次六月立秋。一年打两春依次重复。

民俗中所说的是,六月立秋两头空是说,每年立秋过后,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分晰。是雨水慢慢减少的季节。

但是:此时正是稻谷和玉米正需要雨水的时候。如果真的立秋出现在六月,那么雨水会慢慢收尽,由此可见,还不带成熟的桩稼都被晒枯了。

这样一来,农民先前的苦劳也就白劳累了。到收成的时候是大减产之年。

为此:俗言道:桩稼只怕秋来汗,就是这个道理。也应验了:桩稼不用夸,只等收到家,这句话了。



最后扑充一点是,在我国励书之中,阳励任月只润一天。但农励任月是润一月。而在每个节令中的推算方法是:以农励为准。比如:初一至十五日以前的节令按本月节令算。从十五日到二十日之后的节令只能照下一月推算。


农村民俗风水解密


农村俗语"六月立秋,两头不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科学依据?

所谓的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预示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清凉的秋季已经到来。

过去咱们农村有一句俗语叫做"一场秋雨一场寒",也就是说进入秋季之后,天气已经转凉,晚上打水霜,农作物伤叶,昼夜温差大,根本就不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了。

就拿我们南方来说,过去六七十年代,一年四季实行的是"稻稻麦",或者是"稻稻油"三熟制,而这三熟制中,农作物的种植时间是有时间限制的,比如说"插完早稻过五一,插完晚稻过八一",如果你五月半的时间还在插早稻,则耽误了后期早稻收割,与晚稻的插秧时机,一旦超过了立秋,天气凉爽起来了,晚稻就扬花灌浆不了,则说明稻谷会两头减产绝收了是吧。



不过,反过来讲,毕竟六月早秋的年轮少,几十年难得一遇,纵然是农民朋友们遇上了,也会早稻损失晚稻补,晚稻损失,小麦补,或者是山土中多种玉米红薯,去弥补六月早秋给带来的损失是吧,这叫天无绝人之路。

不过到了现代经济社会,大家都外出打工赚钱去了,家中农田都只种一季稻了,对于南方农村农民来说,早秋晚秋已无所大碍了,但是早秋早凉的情况,对于北方的农村农民来说,种植玉米就有所影响了,希望大家好好去采取应对措施就好。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六月立秋,两头不收。这个问题,咱们首先弄清二十四节气,许多农村谚语,指的是黄河流域,也就是中部地区。到了东三省,这就不存在收不收这个问题了,因为农历六月二十六立秋,而阳历是八月七号。

在中部地区,咱们这样算,现在是初伏,到中伏第十二天,六月二十六立秋,阳历八月七号。中伏是二十天,到阴历七月初五。而未伏第八天,也就是阴历七月十三才是处暑。也有一句话叫,处暑不出头,割的喂了牛。

这样算下来,大秋作物现在正是生长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暴雨,大风,玉米,高梁,谷子,没有形成倒伏,就不存在减产一说。六月立秋,两头不收。指的是收割小麦以后回茬播种的小庄稼。例如,小黄豆,小绿豆,回茬小谷,糜子,等日月小的庄稼。也就是处暑不出头,割的喂了牛的小庄稼。

处暑过后是白露,这中间还有半个月的结穗期。也就是长的飽满,千粒重,出产量的时期。

也有特殊年月,零八年阴历九月份下大雪,把白菜,红薯,葫萝卜,全部冻坏在地里。农民损失惨重。不过这是特殊年月。





用户5894663192


这句话不知流传在什么地区,能流传下来,估计有某些理由,理由可能是当地劳动人民在一些事件中综合观察的结论。但节气本身是固定的,与农历的加闰波动本无关联。因此,结合全面范围使用农历加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的情况,这句话没多大道理,无全局指导意义。

这句话套上什么“科学依据",既无聊也无什么依据。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初是用于配合农历,指导农事,由于其非常的准确性和非凡的指导意义,人们逐渐的在日常生活中,也用上节气,表物记事对时,节气早已定格化神圣化,科学有没依据,半分半点也无所谓一一有谁喊“不科学"的话,也丝毫不能动摇劳动人民对二十四节气的应用和热爱!

科学出现于今多久呢?因节气而出现的谚语为什么要去“科学依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