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丨河北教育,从衡水谈起

师说丨河北教育,从衡水谈起

师说丨河北教育,从衡水谈起

师说 重磅第3弹

校长派,与你一起成为改变的力量!

师说丨河北教育,从衡水谈起

师说丨河北教育,从衡水谈起

一个暑假看遍全国教育。今天我们来看看河北省。

通常来说,一个省的最优中学,都出自省会城市,像广东、河南、浙江、黑龙江等等。河北的省会石家庄,当然也有非常优质的中学,比如石家庄二中,在全国高中排行榜上都是站在前列的。可是它怎么都没有一所地级市中学出名,没错,就是衡水中学。

谈论河北省的教育,衡水中学无论如何也躲不开。因为不少曾在河北省中学任教的校长,都和我们说过,衡水中学是影响河北省教育风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衡水中学的各种褒贬,我们今天不再一一赘述。但是有几个观点,还是想和你一起分享。

为什么衡水中学出现在了河北?

很多人吐槽衡水中学是高考加工厂,的确我们外人看着衡水中学的学生们好像几乎零自由,作息时间表精确到分钟,学生写作业和考试的时间几乎是其他省城学校的三倍之多。但是如果你去问问在那里上学的学生,我想,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是这样想的。他们都在斗志昂扬地迎接高考,丝毫看不出来有任何怨言。

网络上有一个观点,说如果没有衡水中学,有多少学生连清华北大的门都见不到?的确,衡中就是许多衡水乃至河北省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的数据显示,河北省的人均生产总值为四万元左右,而同年浙江省的这一数值为7.7万元,近乎是河北省的两倍。所以,经济实力也决定了浙江省的教育支出远超河北。更何况,河北省还是人口大省,省内优秀高校也少得可怜,多少学生都想着要考出河北省。

更少的可支配收入、更低的教育支出、更多的人口,在激烈的高考竞争环境下,推行应试教育,无疑是一种快速出成绩的办法。

为什么衡水中学会成为神话?

如果我们仅仅靠清北录取人数来说,难道人大附中不是神话吗?十一学校不是神话吗?还真的不能这么说,有校长在参观过北京十一学校之后,向我们感叹:非常受震撼,但就是学不来。

其实如果我们不按照人数,仅按照录取率来计算的话,衡水中学的霸主地位也没有那么稳当。但是我们刚刚也说过,严格来讲,衡水中学并不处在教育资源更为发达的省会。这种模式的意义在于,如何能够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学校自身的超越式发展,以及进行学生的教育培养。

衡水中学的成功,相当于让很多县城中学看到了希望呀。虽然,这种超级中学的存在,本身就带有浓郁的“行政”色彩,想复制也是极为困难。但是从教学资源上来看,北京上海的这些名校等级,依旧是比它高出了一大截。

所以,衡水模式成为众人效仿的对象也不足为奇。

为什么说衡水影响了河北省教育?

2000年高考,衡水中学晋升为河北省的高考冠军,这个时候也是“衡水模式”崛起的时候。但是当时,公办性质的衡水中学,只能在全市范围内招生。一年能考上十几个清华北大,已经达到极限。

所以,要提高一本率,培养出更多上清北的学生,跨区域招生、获取更多优质生源是最快的途径。于是,衡水中学开始了和企业合办民办学校跨地区招收生源。

据《南方周末》报道,2006年,衡水中学就将民办的滏阳中学收入,专门招收复读生。借衡水中学的名气,第一年就有近千人入学就读。2013年,衡水中学又和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办起衡水第一中学。虽然是民办学校,但是却和公办的衡水中学一起招生、教学,不分彼此。所以,民办学校让衡水中学实现了在全省范围内广纳生源。

掐尖加上大量针对备考练习的应试模式,这种做法可以说让很多河北省的学校苦不堪言。因此在衡水中学压力下,河北省的其他中学也在努力地往应试教育上靠拢。

为什么?其他学生一道题做20遍,你敢让自己的学生只做两遍吗?

你可能也看过一篇文章,叫做《“剧场效应”绑架下的教育》。说的是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也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了,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但是没有效果。所以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这段话用来描述河北省的教育可能非常贴切。有些学校不断延长学生的上课时间,甚至每月只休息一天。这种现象造成的焦虑感,会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学校效仿。

文章中说超级中学的存在并未真正提升所在省份的教育质量,无非是让原本坐着看戏的大家变为了站着看戏,也不会增加名校在该省的招生量。只是让该省的学生更累,老师更累,普通中学沦陷,家长经济负担剧增。

可是,你以为超级中学的滋味好受吗?他们也丝毫都不能放松,否则就会被其他的超级中学所替代。

新高考在今年9月,就会在河北全面展开。这一次的改革,能否给河北省的教育格局带来一些变化呢?我们也拭目以待。

对于河北省的教育现状,你有哪些话要说?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