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距那么大?

大家在买车时非常关注汽车的油耗,在汽车的配置表中有一项工信部综合油耗,在新车风挡玻璃的右上角,贴着一张黄色的小纸片,上面也写着汽车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一般分为市区、市郊和综合三种工况,对我们最有参考意义的是综合工况油耗。但是车主朋友在实际使用中却发现,汽车的实际油耗要比这个数值高得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距那么大?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来看看工信部的油耗究竟是怎么测出来的。

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距那么大?

中国目前使用的油耗侧方法是欧盟工况油耗测试方法(NEDC)。这种测试方法可不是把车开上路,根据实际消耗的油量除以行驶的里程得出来的,而是在实验室里面测出来的。

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距那么大?

你没看错,老侯也没有说错,工信部油耗就是在实验室里测出来的。测试的理论基础是碳平衡法,通过测算尾气中的碳浓度,来间接计算燃油消耗量;测试的场地和设备是实验室油耗测试机;测试条件是在理想状态下,没有风阻,没有突发情况,没有红绿灯,不开灯光,不开空调,也没有个人的驾驶习惯;测试车辆是由汽车厂家提供的,做没做过手脚就只有天知道了。

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距那么大?

下面重点来说说测试过程。把厂家提供的测试车辆停放在测试台架上,接好仪器后,按照规定要求驾驶车辆,分为四个城市工况和一个郊区工况。其中市区工况汽车平均时速为19公里,每个循环的理论距离为1.013公里,四个循环的总距离为4.052公里,测试时间为195s;在市郊工况平均车速62.6km/h,最高车速为120km/h,行驶6.955km路程,测试时间为400s。然后根据市区和市郊两个循环的总排放量,除以完成这两个循环的总里程(4.052+6.995)后,利用排放量对应计算出燃料消耗值。这个数值就是汽车的综合工况油耗。

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距那么大?

可以看出,工信部油耗的测试条件和行驶工况与我们日常实际使用相差非常大,主要有以下不同:

1、工信部油耗的行驶工况只是简单的重复4个市区和1个市郊的理想工况,不能反映城市中红绿灯多,经常堵车的情况。

2、工信部油耗测试的条件是环境温度控制在25度,不开空调、灯光、导航、音响等用电设备,而在实际驾驶中这些电气设备消耗的电能也是燃油转化而来的。

3、测试是在试验室的测试台架上进行的,测试车辆行驶阻力与实际相差大,比如实际道路的行驶阻力可能会比测试台架的阻力更大,实际行驶中有很大的空气阻力等,在测试中都被忽略了。

4、汽车的实际技术状况和每个人的驾驶习惯都不一样,油耗测试车的技术状况要优于实际使用的车辆,油门的操作也更合理,这也是测试油耗低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距那么大?

所以,工信部油耗比实际油耗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一般汽车的油耗都要比工信部油耗高20%以上,有些车型甚至会高出一倍以上。在那张标注油耗的卡片上也注明:由于驾驶习惯、道路状况、气候条件和燃油品质的影响,实际燃油消耗量与本标识的燃油消耗量不同。这句话就与方便面袋上的那句“图片仅供参考”是一样的。

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距那么大?

总的来看,工信部油耗测试,用时595秒,行驶里程十几公里,一个产量几十甚至上百万辆的汽车的油耗就被测出来了,怎么看都像闹着玩似的。虽然说与国际接轨了,但总也要差不多才好。真心希望工信部能够改革测试方法,让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汽车油耗!

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距那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