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控下來,銀行地產商買房者相關部門可能都害怕

房價未來是漲是跌,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或許在不經意之間說了一句老實話。

田國立表示,真控下來,銀行也害怕,房地產商也害怕,買房者也害怕,相關部門也害怕,但你真繼續漲大家也害怕,就這個僵持局面必須得有一個辦法解決,商業銀行在這個時候必須有一些操作辦法。田國立還提到,現在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去買房,而不是願意投資股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買房子容易賺。

田國立究竟是怎麼說?!

真控下來,銀行地產商買房者相關部門可能都害怕

今天因為我是建設銀行,搞操作的,更多的沒有對政策的發言權,也沒有對理論的更多的論證發言權,搞操作我覺得就是對風險更多的是看看怎麼解決風險,尤其是房地產。為什麼我要說這個問題,我認為房地產是目前經濟好多存在讓大家不放心的問題的一個主要的一點,巨大的財富已經被裹脅進去了。

真控下來,銀行地產商買房者相關部門可能都害怕

大量的社會資金資源被配置到房地產市場,而房地產市場又沒有形成與之相適應的風險管控和對沖機制。房地產金融化同時,又在不斷的違背金融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基本原則,最終會使得房地產市場越來越依賴推高房價。保障社會資金資源的不斷注入,維持其運行和發展,就這個運營邏輯之後的結果是很容易讓我們想到當年的日本房地產泡沫危機,和美國的次貸危機。

真控下來,銀行地產商買房者相關部門可能都害怕

在這方面,管理層說了房子是用來住的,其實這話一下點到了命脈。怎麼才能讓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健康起來,就是你必須得房子是住的,那咱們就在房地產住的功能上下工夫,屬於金融的那你就歸到金融類,怎麼去金融化?比如你有錢,黃金,你有錢可以炒,你沒錢可以不炒,房子是你有錢要住,沒錢也得住,這就會很容易形成一個社會問題。

真控下來,銀行地產商買房者相關部門可能都害怕

實際上和美國相比,我國的房地產泛金融化和高估值對社會的影響更加複雜,房地產市場的變化不僅直接影響居民住房需求滿足,同時影響居民家庭企業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和資產質量,進一步誘發部分地方政府和房地產企業對這種金融化的收益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