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圆缺古难全 人有悲欢尽善为

——由近日几起溺亡事件说起

6月24日,山东泰安7名少年结伴去附近水库游玩,其中2名少年溺亡;江西抚州8名小学生在抚河游玩,结果4人溺亡;河南郑州4名孩子不幸落水溺亡。

月有圆缺古难全 人有悲欢尽善为

6月25日,安徽池州6名青少年到江边游泳,其中4人下水不久溺水死亡;广西桂林7名初中生放假外出游玩,其中4名女生溺水,仅一人获救。

月有圆缺古难全 人有悲欢尽善为

6月30日,河南长垣县5名学生为庆祝高考成功,在山东黄河边浅水区游玩过程中,其中2名学生不慎踏入深水区溺亡;浙江台州温岭两男孩在一池塘溺水身亡。

......

从6月24日至今,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仅有媒体进行报道的,就已有二十多名青少年不幸溺水身亡。

月有圆缺古难全 人有悲欢尽善为

一件件溺水死亡事件背后,是一个个如花生命倏然而逝,是亲人们一次次饱受生死相隔的苦楚。从此,多少幸福的家庭一朝崩塌,多少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着实让人扼腕叹息。

月有圆缺古难全 人有悲欢尽善为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中的我们总会经历很多事情,父母的不理解,朋友间的误会,领导的不信任,下属的不作为,工作上的不顺心,生活里的不如意,无法实现的梦想,被人践踏的尊严.......有些事情我们一时无法接受,有些事情我们当时很难面对,但当多年之后,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终究都能接受,能释怀,能解决,能战胜。而经过当年那些失意之事的打磨,我们就像去掉棱角渐渐现形的作品,日趋圆满。但是,唯有“生离死别”,我们将永远无法接受。

孩子溺亡的“死离别”,让家长痛心疾首,痛不欲生;孩子失踪的“生离别”,更让家长魂牵梦绕,昼夜难眠。

2018年6月13日,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推出的题为“霞霞,不要有任何顾虑,爸爸永远爱你”的寻亲纪录片《中国寻亲》,短期播放量已达百万次,纪录片中女孩名叫邵筱霞,失踪时年仅16岁,却在上学途中不明原因失踪,至今十五年有余,一直杳无音讯。她的父亲泪洒心间,始终奔波在寻找爱女的路上,至今还在想方设法打听她的下落。

类似的案例,在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上还有很多:山西太原的中学生游晓竹,去同学家玩的路上失踪;甘肃兰州的穆帅,在北京求学期间突然失踪;安徽合肥的张莉莉,为还父亲治病欠下的债务,18岁就去外省打工,却不明原因失踪;河南洛阳的郭昊哲,年仅五岁,却在下学回家路上被人贩子强行拐走......一桩桩失踪案件,一份份别离之伤,带给这些家庭的是多年的艰辛找寻与在希望与失望间徘徊的不断折磨。

无论“生离别”还是“死离别”,都是我们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永远不愿面对。纵然有人因此涅槃重生,但之后的他已不再是当初的他。所以,我们劝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青少年溺亡事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同时,我们呼吁广大爱心人一起加入助力寻亲的队列,让更多失踪者家属早日摆脱“生离别”的反复折磨,用行动拯救濒临崩溃的他们。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党,

我不是共产党,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

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

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

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

但我是新教教徒,我还是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擅泳者勇救溺水之人,善心者义寻失踪之人,好善者常济落难之人,乐施者广助困厄之人,生离死别,人人远之。(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 缘梦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