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心品茶|说茶茶静,茶说茶空

一首《一袖云》“谁家炉火热,茶烟起千朵,百草香不过,采药的竹簸,萧翁吹松柏,山阶往如梭,水从寺门过,踏起层层波……”

古莲,青灯,悠悠禅寺,入佛声,声声入耳,伽蓝空寂,梵音阵阵,佛前苦修,禅念三生,好歌引共鸣,好茶需人赏,佛门胜地,清幽空寂,最是适合吃茶的好处所。茶是佛教每天必喝的饮品,更被佛教视为灵芽、仙品。僧徒在每次诵经礼佛之前必要净手,喝茶。净手,手洁净。喝茶,心清,口净。

闲心品茶|说茶茶静,茶说茶空

茶之美,非凡人所能领会描摹得出,唯有性情中人,方能参悟一二。心中无事的闲人,最能体会个中三昧。

古诗里有一句:”今日鬓丝禅塌畔,茶烟轻扬落花风”,写的就是老僧煮茶的闲情逸致。

其实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禅宗讲究心性见空,不困于情,不执着于任何。缘来缘去是自然,可以记住,做到不缠不扰,这是禅宗渡人之根本。我们是普通人,无需做到大智慧大远见,就是想悟也未必悟得透,如此不必难为自己,也无需参透多少,不固守,不痴嗔于心便是觉悟。

闲心品茶|说茶茶静,茶说茶空

品茶最重要的两个动作是:拿起,放下。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心灵。

当失望、无奈、苦闷之时,泡一杯清澈甘醇的茶,理禅寻意。读一首诗,红尘翻滚。问佛,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闲心品茶|说茶茶静,茶说茶空

静思冥想,便会感悟出生活就是由苦与乐而交织成的,在品过苦涩之后才能体味出浓香,让心灵归于沉静,自得一份心静、心宽、心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茶的颜色味道,无色到有色,无味到有味,渐浓渐强,渐无味。岁月如梭,人要是能经常品品茶,联想一下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练就一种平和的心态,那么,还会有什么看不开呢?

知茶的人,人在深山不觉静,生在闹市何须烦。禅心茶味,细心软语,一股股都在心底,那么香,那么淡,那么沉敛……

闲心品茶|说茶茶静,茶说茶空

禅不在一缕檀香袅袅,几声木鱼轻敲,也不在一叶兰舟唱晚,几声渔歌互答,它在青山古刹间,空古流云处;它在三味真烟里,琴声萦绕中。它是心空如天,心静如谷;它是梵音纠耳,渺然尘寰;它是心灵涤荡,灵魂感悟;它是极乐开怀,璞念归真……

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寻三两好友,或深山,或小院,或露天,煮上一壶茶,不言不语,喝茶,喝茶。让所有的故事在茶里跌宕起伏,让所有的悲欢离合用一盏青芽洗尽。说茶茶静,茶说茶空,沏一壶禅茶,在清幽的境界里行走。

哦!来一盏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