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第二期《中国好声音》迎来奇葩一幕,刚刚凭借翻唱抖音神曲《慢慢喜欢你》晋级李健战队的赵家豪。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还没高兴完,立马就被下一位上场学员battle。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另一位学员廖颖轩更惨,则因为多次被battle,在第二期节目里一个人就唱了三首歌!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而且在第三次上台后,真的就被新学员淘汰了。

观众惊呼:不是还在转椅子吗?怎么开始battle了?

的确,这正是2018《好声音》最大的的变化,它第二期节目里终于玩转了七年以来第一场不一样的盲选——“抢位赛”。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所谓抢位赛,就是节目组限定了一定的晋级名额,按照随机顺序出场的学员,一批学员率先获得这些名额。当名额满了之后,导师依然可以为学员转身,但他必须指定一名已经晋级选手挑战,胜者留下。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在《中国好声音2018》里,这个名额数量为6人。

第一期里,谢霆锋很快拍满了6人名额,第二期开始,李健也迅速满员,整期节目的主叙事线就变成了两条,一是未满员的战队选人,另一条就是满员战队的队内PK战。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新规则里,赢得导师转身,只意味着通过了初选,并不代表是成功进入战队,他还要随时准备好后续学员的挑战。直到本季140名学员全部挑战完毕。

这种赛制是否公平呢?它是否让“导师转身”的玩法本身失去了含金量?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其实,卡位战和盲选相结合,是今年好声音节目组原创路上最引以傲的赛制。盲选过程,不仅是选人,还是排兵布阵。今年的规则想打破时间先后顺序带来的不公平,给导师反悔的机会,更盘活了已经晋级学员的能量。

它还节约了赛程,把以往Battle之前的对内真人秀选拔,改为融入盲选赛制中的部分。

可能是某种巧合,今年暑期的三档不同定位的选拔性综艺,《明日之子》和《中国新说唱》,也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卡位战”。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在《明日之子》的选拔赛中,卡位数量为9人。《中国新说唱》在1v1对战之后,也是保持总晋级名额不变的情况下,三组制作人各选择1位选手进行卡位战。

不过不同的是,《明日之子》的battle对手,将有星推官指定一名已晋级选手,而《中国新说唱》是由选手自行选择。

于是,在新一期《新说唱》里就出现了奇葩一幕——实力强劲的ICE,选择了一名不会freestyle的女Rapper对战,这名女歌手直接当场翻脸,表示不参与freestyle对决。而ICE不给女选手台阶下的一番Freestyle,反而遭到包括制作人在内的全场嘘声。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在最残酷的时候,卡位战赛制,制造了新的爆发点。也许潘玮柏不喜欢这个气氛,但观众是喜欢的。

学员晋级可淘汰,导师选人可反悔,今年《好声音》这么玩公平吗?

我们把三种卡位战的赛制进行对比会发现,卡位战的本质是强化“战队”,提升了导师在选择战队成员的权利。同时,也增加了比赛的公平性,避免由于出场顺序,影响到导师选拔的结果。

从这个层面来说,卡位战,是提高了选秀节目的公平性,而非削弱。

但抢位赛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相比节奏性的叙事而言,这种随时插入的临时表演,都并不如静心准备的主表演精彩。无论是音乐还是学员状态,都和盲选带来的魅力相脱离。

他也给观众收看带来难度。因为框架式的播出习惯,被打破了。或许更适合个体浏览的网综,而不是家庭收看的客厅。

“抢位赛”的是确延续选秀节目海选生命力的一大利器。但随之而来的是,当所有选秀都玩起了“抢位赛”,它本身的魅力,也就被削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