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再次調整!如何應對,才能逆勢不慌?

​​★關鍵詞:主板反彈 創業板調整 低價股

要想在投機中賺到錢,就得買賣一開始就表現出利潤的商品或者股票。那些買進或賣出後就出現浮虧的東西說明你正在犯錯,一般情況下,如果三天之內依然沒有改善,立馬拋掉它。

大盤迴顧

今日市場整體來說還是滬指強於創業板,滬指在尾盤銀行保險金融權重帶動下,僅收跌了5個點不到。但是創業板卻收了一箇中陰線,反彈形態明顯破壞了。所以說,盤面上看,市場情況並不是很好,不算ST漲停家數28個,跌停26個,近期很久沒有出現跌停家數接近漲停的情況了。

然後從盤面的情況看,醫藥股遭受多重利空個股出現下滑明顯,白酒等消費股也受到帶動明顯,加上前期強勢股出現了補跌的情況,市場出現比較弱勢的現象,多隻強勢股補跌。而相對基建和相關產業的週期股,如鋼鐵、水泥表現強勁,加上今日高鐵概念出現活躍。高鐵作為基建的一個分支,也說明資金對基建相關的挖掘還是比較充分的,短期看應該還有一定延續。

同樣國企改革也是持續發力,深中華A4板、瑞泰科技2板、湖南天雁2板、上海鳳凰2板,加上龍頭深中華A打開空間,後面應該還能延續,但是適當注意分化。儘量從底部去找,如軍工船舶類標的,有底部躍躍欲試的形態。

低價股這塊,西安飲食、東方鉭業等標誌性龍頭個股都出現回落,大量強勢股跌停,低價+超跌的邏輯短期明顯進入分化。所以,關注這塊還是配合熱點來做,短期介入獲利的需要在回調的第一時間落袋保住利潤,方為上策。

整體來看,短期不排除市場進入賺指數容易,賺錢難的格局。需要適當注意高位標的回落情況,建議從底部潛伏入場。

技術分析

上證日線:

市場再次調整!如何應對,才能逆勢不慌?

​今日,滬指全天震盪為主,雖然盤中處於弱勢格局,但是尾盤快速回抽,收出十字星線。整體來說,短期仍然存在反彈機會。趨勢指標MACD來看,整體趨勢繼續上行,但是紅柱持續縮減,短期上行速率放緩;擺動指標KDJ看,進入高位後,拐頭向下,並形成死叉,短期或有小幅調整延續需求。綜合來說,滬指整體仍然處在上行通道之中,短期或有整理,但是空間不大,企穩後仍有反彈機會。

再看創業板指數:

市場再次調整!如何應對,才能逆勢不慌?

​創業板指數今日指數繼續下行,不僅僅上升趨勢線被有效擊穿,還做了個小M頭的情況。唯一好點的是量能縮減。從趨勢上看,還存在小幅下行空間,或到前低1525點附近。底部支撐後進入右側箱體格局。MACD角度,整體趨勢仍然在上行中,但是短期有死叉跡象;KDJ繼續下行,短期已經進入超賣區域,小幅整理後有反彈需求。綜合來說,創業板上行趨勢破壞,整體短期還有小幅下行空間,底部若企穩,或選擇向右側震盪格局。

短期策略

其實從今日銀行的發力和近期中字頭,基建等權重類標的異動可以發現,從大盤指數角度,很可能是還要上的。但是,從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個股標的,明顯是走出一波持續性比較長的調整。當日,這裡有前期創業板提前企穩,提前反彈的邏輯存在。很多龍頭型的高位標的,也具備調整的空間。只不過很多投資者,這裡是看漲跟漲,後面殺進去的,就比較難受了。所以,建議一些高位的標的,這裡出現了向下的回撤,還是要對此做好風控。

再就是除了極其少數的市場龍頭能夠有較多的連板情況,市場的持續性並不佳。所以,第一做好落袋工作,比如上週的化纖,這樣的有賺錢沒漲停,要敢賣;第二,就是儘量做到不要跟風入場,是有可能賺錢的,但是性價比不高,進場自然是賭繼續漲,但是這個漲多少了,你可以安穩的帶著這個錢跑,卻是另一碼事。往往很多朋友都是買了漲了,稍一跑完,就要回吐絕大部分利潤,甚至被套,大家自己想想是不是這樣的。所以,參與短線的,要知道短線短線,就是賺快錢。在市場不那麼好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降低預期。

其實,今日從風格上看,雖然很多低價超跌股開始回落,但是實際上這個風格的邏輯是沒走完的。為什麼這樣說,我們往漲停下面的一些標的去翻翻看,可以發現現在一些低價的低估值標的,開始出現了明顯走強態勢。為什麼這樣的呢?因為前期邏輯剛剛開啟,更多的是遊資尋找一些垃圾標的,開始堆積漲停板,然後短線出貨。垃圾標的,裡面都是套牢盤,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少,盤面輕,比較輕鬆拉漲停,吸引跟風盤進場,然後快速完成高位出貨。所以,我們在之前分析的時候說,沒有明顯低估值特徵。但是近期來看,明顯有了。那麼是什麼邏輯呢?近期獨傾也和一些機構的大佬交換了點意見,關於這樣一個觀點,獨傾覺得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對於機構而言,我們日常工作的絕大部分其實是自下而上的,從自下而上的從行業、公司各個層面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也是跟市場上的邏輯也是一樣的。其實想能找到估值比較低,風險補償比較好,基本面好,風險小,同時還不存在行業集中或者某種特徵集中的風險,在現在是很難找到的。要麼是大家說的很便宜的公司,比如地產產業鏈、金融,大家會感覺風險比較大,要麼是那些漂亮的公司,消費、醫藥可能都比較貴,要麼就是風險特徵比較集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怎麼思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們沒有辦法說風險又小,又好又便宜,那麼,我們就應該去想有哪些風險是值得承擔的,有哪些風險是風險補償好的,這個風險很便宜,同時這些風險是我們願意去承擔的,是這樣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現在搞基建,大家自然會去擔心經濟週期性的風險,經濟轉型的風險。這個風險在增加,因為看到了不確定性。而在風險比較高,但是比較貴的時候,機構會認為是這種標的是非常差的。

但是倒過來,我們最不喜歡的是跟風險高度相關,相關度比較高,但是它的定價是特別貴的,所以隱含著風險補償也很差。

而小盤股,這裡面承擔的風險核心是什麼?核心是小盤風格的風險或者叫流動性風險,它的流動性非常非常差,尤其是所謂的質押,所謂的大股東減持,大家奪路而逃,會出現這種情況。

中國的小盤股一直非常貴,現在總體上說還是比較貴的,但為什麼值得關注這個領域?背後的邏輯是雖然整體依然不算便宜,但是好處是整個市場的小盤股的數量非常非常多,同時市場對這個領域的定價是非常無效的。就是整體上你是反映不了真實情況的,或者說會錯過很多價值。

所以,這裡面可能就隱含了一些市場機會,可能會有一些大量的被錯誤定價的東西,甚至有很好的成長性,甚至有大家所喜歡的新經濟,可能未來非常非常有前途的方向。它的核心風險是盈利風險,小盤風險,如果是大家願意去承擔,能夠去承擔這樣的風險,但同時獲得非常好的風險補償,比較便宜的話,其實我們隱含的一個回報率是會比較大的,當然前提我們要能夠承受這樣一個流動性比較差的風險,比如你的投資週期肯定可以稍微長一些。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明天再給大家做個股的梳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