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那些落榜生,往往都是现在混得最好的

2006年高考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件事:上名校就有远大前程,上本科就有一般的前程,除此之外,人生只能搬砖吃土。

那个时候的考学,对于所有的高中学而言,是一场生死之战,不仅如此,还牵扯到家族荣誉。

我还记得高考发榜那天,考得好的家长,恨不能逢人就说:我女儿上了重点线了,上了重点了。那些考得不好的,恨不能一星期都不出门。

我高中严重偏科,数学成绩一直很渣,能及格就不错了,果不其然,高考数学没及格,上了一个比较好的普通本科。那个时候自我安慰,哎,能上个大学就行了,我也不求大富大贵。

不过等你大学毕业,会发现,学历和前程挂钩这件事情早已经成为历史了,那些从名校毕业直接进入名企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你,不管什么毕业,都要 过一段吃土的日子。

你要说高考重要吗?毫无疑问,非常重要,但真正让你的人生轨迹发生变化,其实是因为后来你遇到的人,和你一系列选择的结果。

为什么当年那些落榜生,往往都是现在混得最好的

比如当时选择到大城市读书,又遇到一些有能力的校友,继而接触到新的行业,才能让你见识更广大的世界。

大学毕业一晃十年了,现在那些混得极好的人,没及格是高考最牛的人。相反,在我接触的人里面,很多做的出色的,其实学历并不高,多数是草根出身,但是对商机的嗅觉极为敏锐,执行力非常强悍,吃苦耐劳,不矫情。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但并非唯一,而能取得成就的人,往往会有很多共性。

第一:清楚自己要什么

读书的时候,大家都是在跑圈,因为高中的规划就是,就是通过高考考上大学,只有好坏之分,没有方向的选择或者优劣。

等你真正毕业,进入社会后,你有没有想法,思维与价值观是怎样的?是否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对个人发展其实更关键。

曾经有一个男生,高中学习很差,读的大学很烂,但是一上大学就开始做淘宝,玩电商,10年毕业直接接触了海参这类的高端生意,在一个海边找了加工厂一边学一边自己做,后来生意做大很大,有了五六个线上品牌,仅仅一个电商平台的年销售额就过亿,他已经把同龄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他说,对钱感兴趣是他最大的优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对做成事情,极为关键。

为什么当年那些落榜生,往往都是现在混得最好的

第二 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多和牛人接触

有那么几年,我是很反感那些“月入几万"的人,觉得他们吹牛X。那个时候自己就是蹲在井里面的青蛙,很难理解这种人气主播,喊喊麦,一晚上的收入,可能比无数人字大城市里辛辛苦苦工作一年的收入还多。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接触了牛人,你就发现社会运行逻辑有太多维度,职场只是多数人选择的一个维度,而世界有太多面。

提升自己的眼界,让自己拥有更优质的信息源,才能重新开始审视自己,也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但是如果你不选择去和牛人接触,你大概还是觉得自己不错,其实你不知道,真的已经是社会底层。

为什么当年那些落榜生,往往都是现在混得最好的

第三 很强的执行力

”如果你不立刻去做,那么你很快就会彻底失去这个机会了。”

毕业十年,接触了很多985、211的名校毕业生,多数平均素养确实更高,同样因为他们有很多职业选择,所以多数会选择在知名大公司上班,薪资不错,而且稳定,亲戚朋友聊起职业,在大公司上班也很有面子,对外界的变化,和商机的敏感度并不高。

老家的一个表妹,英语专八名校毕业,在一个知名外企做了八年的内勤,后来收到辞退通知。三十岁的时候还未生育就要重新进入职场扎工作,之前轻松的环境让自己已经退化了很多,和刚毕业的年轻人相比除了多了点人际沟通的能力,似乎什么优势都没有了。

但是如果你一定会发现,为什么那些富豪都会诞生在那些新行业,很多草根富豪,他们可能原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职业,一旦发现任何一个逆袭的机会,都拼尽全力,抛弃面子,非常接地气的捕捉可能存在的机会,并且快速落地。

说干就干,从不拖泥带水,这样的人,社会生存能力极强,不逆袭都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