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1.書寫方法

橫折鉤可以看做是由“橫折”與“豎鉤”組合而成的筆畫,具體的書寫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可以參考第11期(橫折)和第15期(豎鉤)。《九成宮》中的橫折鉤,形態豐富多樣,下面結合例字來進行簡單的歸類與介紹。

(1)縱向型

這一類橫折鉤的特徵是,橫短豎長,整個筆畫顯得窄長。這一類橫折鉤,橫筆往往向右上傾斜(如“永”),而豎筆有時呈現向內收的“(”弧形姿態(如“月”)。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書寫要點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1)順鋒入筆,向右上行筆寫橫。橫筆較短。

(2)橫末稍提筆鋒,再按筆調整筆鋒寫豎。豎筆較長,挺直有力。

(3)豎末稍頓,然後向左上鉤出。注意出鉤的方向和長度。

(2)橫向型

這一類橫折鉤的特徵是,橫長豎短,整個筆畫顯得寬扁。這一類橫折鉤,橫筆向右上傾斜的幅度一般較小,而豎筆向內收的傾斜度卻較大。(如 “而”和“高”)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書寫要點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1)順鋒入筆,行筆寫橫。橫筆較細,微向右上傾斜。

(2)橫末稍提筆鋒,再按筆調整筆鋒寫豎。豎筆較短,粗壯厚重,向左側內收。

(3)豎末稍頓,然後向左上鉤出。注意出鉤的方向和長度。

(3)其他

當然,還有一些橫折鉤,橫豎長度對比不明顯,在書寫時我們要根據具體的字,進行具體分析。如下面的“力”和“揚”。“力”的橫筆向右上傾斜,而“揚”的橫筆向右下傾斜。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4)要點歸納

書寫橫折鉤,需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A 橫:橫的長度、橫的傾斜方向。

B折:轉折處是較為含蓄,不露稜角,還是折處突出,形成一個方角。(參考第11期)

C 豎:豎的長度、豎的傾斜方向、豎的弧度。

D 鉤:出鉤的長度及方向

2.範字臨習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旬”字臨習要點:

(1)整個字筆畫含蓄,較為方正。左上的短撇不是尖收,而是收筆時向左上微微挑出。“日”部處於整個字較左側的位置,與右側的“豎”拉開距離,中間形成較大的空白。

(2)橫折鉤中,橫筆較短,向右上傾斜;豎筆較長,微微向左內收。鉤畫向左平出,厚重沉穩。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力”字臨習要點:

(1)字形斜中取正。長撇約從橫筆中間穿過。

(2)橫折鉤中,橫筆較細,向右上大力傾斜;豎筆粗重,向左側內收幅度很大;出鉤銳利。

3.拓展練習

分析下面兩個字中橫折鉤的特點,並與上述範字做對比,豐富對橫折鉤寫法的認識。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九成宮醴泉銘(二十)》的基本筆畫——橫折鉤

來自 中小學書法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