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帝早年被人迫害,登基後面對仇人,他卻說:到此爲止

讀過明史的人都能發現,明孝宗朱佑樘是個不幸的孩子,從剛出生就危機四伏。他5歲的時候,母親紀姑娘就被自私狠毒的萬貴妃派人活活勒死,自己也差點小命不保,萬幸的是他的奶奶周太后親自撫養他,才讓他躲過了一支支明槍暗箭。心中充滿仇恨的朱佑樘雖然被立為太子,然而面對父親寵信的萬貴妃也無可奈何,不但如此,萬貴妃還多次下手要除了他。所幸在他18歲那年,他的糊塗老爹以及萬貴妃先後死去,朱佑樘終於撥雲見日般地登基為帝。


這個皇帝早年被人迫害,登基後面對仇人,他卻說:到此為止在他老爹朱見深在位的時候,朝政已經混亂不堪,宦官和佞臣翻雲覆雨。所以他的當務之急就是革除弊政,還政治於清明。首先是靠著巴結萬貴妃上臺的一幫人,比如大宦官梁芳和禮部侍郎李孜省等人,然後是高達3000多人的僧人和藝人被驅逐,對內閣大臣萬喜也罷官逐出朝廷。這個萬喜尤為可惡,他為了巴結萬貴妃,居然厚顏無恥的認萬貴妃為姑姑,一步步的爬到高位,開始在朝中旁若無人的大肆傾軋朝臣,大臣們無不恨之入骨,卻又敢怒不敢言。現在朱佑樘登基為新帝,大臣們覺得報仇的時機到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在迫害朱佑樘的一班人裡,萬喜是最活躍的走狗。於是大家紛紛上述彈劾萬喜,痛陳萬喜的種種罪孽,尤其是他差點“弒君”。​

這個皇帝早年被人迫害,登基後面對仇人,他卻說:到此為止​現在的朱祐樘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朝不保夕的孩子,而是走上了權力的頂峰青年,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所有人的生殺予奪都握在他的手裡。很快的,萬喜就被逮捕下獄,接著抄家,並且隨時就要接受凌遲處死的極刑。然而,生無可戀的萬喜在獄中一等再等,始終沒有等來處死他的聖旨,反而釋放罷官的處理結果,是真的是撿了一條命回來。大臣們都不理解,他們都認為萬喜應該被朱祐樘千刀萬剮才對。他們又連續上書痛斥萬喜的罪惡,要求將其滅族。然而朱祐樘連奏書都沒有看完,只是緩緩的說:“到此為止吧。“

這個皇帝早年被人迫害,登基後面對仇人,他卻說:到此為止難道是朱祐樘的腦子被稱帝的喜悅衝昏了?並不是!他還沒有把母親的面容記入腦海的時候,母親便永遠地離開了他;他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的時候,疼愛他的張敏就被迫吞金自殺;當他已經是皇太子的時候,依然要隨時躲避著萬貴妃的陷害,這一切的仇恨他當然記得!然而,當他君臨天下後,他卻選擇了寬恕仇人。不是他軟弱,而是他自身的不幸經歷讓他懂得自己的痛苦和仇人的悲哀,因此,他的內心冰冷的仇恨逐漸消融,替代是一個溫暖的心,他要用這顆溫暖的心,去感化這個冰冷的世界。這個明君有常人無可比的度量,他在清理奸佞時,也並沒有大肆殺戮,而是基本都選擇了罷官和流放。

這個皇帝早年被人迫害,登基後面對仇人,他卻說:到此為止​朱祐樘不僅是個明君,還是我國封建社會里唯一一個執行一夫一妻制度的皇帝。中國的皇帝,大家都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後宮佳麗眾多,連晚清的光緒皇帝都還有一個皇后兩個妃子。而朱祐樘卻始終踐行著一夫一妻的制度,他的一生只有一位皇后,此外再無其他女人。這個被皇帝獨寵的女人是幸福的,她就是張氏。張皇后能夠成為朱祐樘唯一的妻子,有兩個原因使然,第一個就是張皇后本身的品行和性格。張皇后出身書香門第,性格乖巧開朗,在朱祐樘還是太子的時候,她一直陪伴著他共同面對處處的迫害,共同走過了那段艱苦的時光,讓處於黑暗的朱祐樘獲得了難得的歡樂和陽光。張皇后還精通琴棋書畫,朱祐樘登基後,每逢政務繁忙到精疲力盡時,她總是能陪著皇帝下棋談心,也總能讓朱祐樘緩解疲倦,自然對張皇后欣賞和倚重。

這個皇帝早年被人迫害,登基後面對仇人,他卻說:到此為止​​第二個原因跟朱祐樘的童年遭遇有關。母親紀淑妃(朱見深冊立太子時,臨時封的)的悽慘一生,讓朱祐樘深深的感到嬪妃多的危害,勾心鬥角的後宮戲朱祐樘見的多了,自然對後宮的爭鬥心懷恐懼。所以他只鍾情於張皇后這一個知心愛人。據歷史記載,朱祐樘與張皇后早期相濡以沫,共度時艱,後來倆人琴瑟和諧互敬互愛,儼然是一對平凡的夫妻,不求轟轟烈烈,只願平平淡淡,堪稱是”一生一代一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