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就“花呗”,变成了不停“还呗”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中国网民真正开启了“一步到位”

点个外卖直接送到门口,在网上买个化妆品,衣服等直接邮到家里。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指纹解锁,一键支付,多么的惬意潇洒!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平台是暴雷不断,甚至连不少商业银行也都出了事情,据互联网的报道出现的农商行等中小型商业银行已经超过了四家,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让人认真考虑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花呗!

年轻就“花呗”,变成了不停“还呗”

一、正在摧毁年轻人的消费观

去年,花呗发布了《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数据显示,在中国近 1.7 亿 90 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 4500 万,也就是说平均每 4 个 90 后就有 1 个使用花呗。在购买手机时,76% 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

去年,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推出广告《年轻,就是花呗》。视频中的三个年轻人,一个人买了萨克斯,一个四处旅行,一个置办了办公室创业,仿佛印证了广告词“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这是一个太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太坏的时代,说这个时代太好,是因为我们比起我们的父辈物质实现了极大的丰富,在当年买块手表都需要凭票购买的时候,而如今大家买台iPhone X也都是信手拈来,然而说这个时代太坏,则是因为我们过多的物质让我们的生活被大量物质化,以至于很多人都把责任归咎到了花呗的头上,说正是花呗催生了这种疯狂的消费观。

二、花呗真的是罪魁祸首吗?小编:加微(17344898383)

年轻就“花呗”,变成了不停“还呗”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让购物由原先固定时间固定场合的购物方式,变成了全天候24小时的购物,正是购物业态的变化,让消费变成了一个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行为。再加上类似于小红书、值得买等导购引流APP的出现,导致了整个商业时代变成了一个种草时代,大量的产品甚至高价产品被种草,一方面是消费品的不断升级换代,甚至消费上瘾症的不断形成,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能力的不足,就是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工资钱包不匹配所产生的矛盾。

这个现象其实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现象,当年美国的朋克时代,信用卡就已经造就过一个类似的时代,而现在只不过把线下的信用卡搬到了网上,再被移动互联网加速化了而已,所以罪不怪花呗,而是怪我们自己。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些消费金融产品才是产生了不正常的消费观,这是产品的极大丰富,电子商务的快速普及,物流体系的逐渐完善,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金融的逐渐成熟的共同结果,如果要归咎的话,哪一环都有问题,但是哪一环都没办法负全责。

要对自己的资金有规划,有多大的能力消费多少的资金!不要盲目消费

仅靠那一点工资肯定不够的,需要去做个兼职,拿两份工资

淘宝客:自己打理店铺,利用软件一键采集上传,自动签订分销协议,每天只需要抽出1个小时打理店铺发货就行了!前期月收入能拿2000——3000元。

更是有精细化运营管理教学,百单技术教学助你,抽出一点时间一个人拿两个人的工资,充实自己的腰包,提升生活质量!(文章加微)

正能量正青春,撸起袖子加油干!!!

年轻就“花呗”,变成了不停“还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