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考證?先考研?先進四大?二本學姐獨身殺入普華的經歷告訴你!

作為財會專業的學生,一腳踏入財會門後。大一,爽性的到處耍;大二,隨著和專業課的接觸越來越親密,好像沒啥時間耍了,儘管也不那麼想靜下心來學習;大三,這,好像不奮起直追不行了,身邊的人不是在在考證就是在考研,我也得對得起自己啊,得對得起當年高考還懷著雄心壯志的自己!

那麼,問題來了~,以我個人經歷,每個財會學生可能多多少少都會考慮這些個選擇性的問題:

考證?考研

先考證好,還是先考研好?

如果考證的話,考哪個證會顯得更牛?

如果考研的話,哪些學校的專業實力排名雙優?我又能夠的著

考研?四大

先考研好,還是先進四大好?

如果上研的話,會不會比較耽誤工作經歷還有青春,尤其是女生?

如果先進四大的話,工作強度很大,之後會不會很難再有空有心考研?

四大?

還有,如果我不考研,大家都削減了腦袋,我能不能進得了四大?

我有哪些證書才能對進四大更有幫助,考半天總得考個最有競爭力的吧?

林林總總的問題,我只羅列出來了一部分,想必身在其中,你我,都不曾逃離過這些困惑,看到很多地方都有同學在發問,看到這些問題,我也是感觸良多,因為我也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或者說一步一步掙扎過來的,我想,有些經歷可以與你們分享,還有對於這些問題我自己的分析,當然僅代表個人觀點。

簡單介紹下

這位學姐是上海某二本財經類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績點在3.0-3.5之間,她自己說,非學霸類人物、非社團風雲人物,與獎學金經常擦肩而過,唯一較好是英語,四級600+,六級500+,考過ACCA(必修課程pass)和CPA(當時過了2門),去年畢業,入職普華永道普華永道做審計。

1首先,說說考證的事兒

入了會計門,考證之路深四海。眾所周知,對於財會行業的人來說,資格證書是繞不過去的坎兒。會計從業、會計職稱、ACCA、CPA......在一個靠硬技能吃飯的行當裡,這些證書都將是你實力的證明。原來還沒有特別明顯的感覺,現在在普華,基本上說到這些都會問那你ACCA持證了吧?那你CPA考出了吧?其他人都是點點頭或者說幾年前就到手了,所以,現在沒完全考完的我有時候還有點不好意思說,不過,在這樣的氛圍下也特別的激勵我去儘快拿下這些證,而且,似乎也並麼有想象中那麼難。

其實我選擇考證,都稍微有點遲了,當時如果足夠用心去了解的話,大一如果就開始準備CMA、ACCA就好了,至少現在專心準備CPA最後一門就可以了。對於,哪個證書的含金量更高,或者說,哪個證書更容易博得四大的青睞?

只說兩個我親身經歷考過的---ACCA 和 CPA。

先說ACCA,這是一張國際財會證書,一共14門課程,考試內容包括會計,審計,財管,稅務,商法,商業管理等各方面,較為全面。ACCA沿用的是國際會計準則,傾向於培養宏觀的財務戰略思維。從難度上來說,ACCA考試雖然科目多,但是深究難度其實並不高,對於中國學生來說,難度可能更在全英文考試這一點上。所以,我的英文比較好可以說助我一臂之力!舉個栗子,有些課比如F8,P3,P1這些課要閱讀幾千詞的題幹,再寫幾千詞的作答、常常會出現時間不夠的情況。但是從專業難度上來說,ACCA並不深,考試題型變化不大。

另外,ACCA的課程體系設置有很強的邏輯性,所學知識對我們在面試、處理一些複雜的財務問題時會有很大幫助。從我面試的情況來看,ACCA對進四大幫助不小,畢竟除了專業知識外,還能夠從旁反映你的英語能力,尤其是在小組面試的時候,我的邏輯有條理,思路清晰都獲得了面試官的認可,我想,這個能力的襲得跟我複習ACCA的時候的理解思路和參考了很多native students的學習邏輯還是很有關係的。

先考證?先考研?先進四大?二本學姐獨身殺入普華的經歷告訴你!

至於CPA,不用說,在國內的權重還是不言而喻的。一共6門專業課加一門綜合,考試內容更加細化,設計的知識點之廣之細還是很費腦的,大段論述較少,更偏向計算和對會計場景的判斷以及摳法律和準則的細節。難度上來說,CPA素來有“中國最難考試”之稱。當時在學校感覺難於登天,現在在普華,一看這麼多人都過了,而且從他們的一些經驗中窺知,有些部分還是有跡可循的,抓住重點,直擊要害,過的也不像想象中那麼慢。

不過,如果從在校生的角度講的話,在校生不具備考CPA的資格,而ACCA在大學期間就可以考,不少人都可以在畢業之前全科通過,而CPA只能在畢業之後開始考。當時也是對這類證書的瞭解並不是特別的全面,不然應該能夠做出更合理的規劃。所以,現在還在大一大二耍的學弟學妹們可以花點時間儘早規劃起來了。

先考證?先考研?先進四大?二本學姐獨身殺入普華的經歷告訴你!

據我們的感受和了解,有些數據真的不是為了招生寫的,比如這個,中國財政部規劃2020年再培養5萬名合格的國際化會計人才,其實,從工作的實際中我們都能感受得到,雖然現在學財會的學生多如牛毛,但是專度高的精尖人才還是很有限的。別問我什麼財大的學生怎樣的才能進四大,大學生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優秀,證書就是最大的話語權,不然你就是有再多的所謂優秀經歷,網申圈證書這一欄的時候,你的簡歷會被機篩pass。所以,證是一定要考的。

2接著考證,說說進四大這件事兒

為什麼大家擠破頭也想進入四大?其實原因有很多。

首先,不得不說,四大對於財會生來說毋庸置疑是個非常鍛鍊人的地方,你可以跟著經驗豐富的team學到非常專業有用的東西,如果你有過在四大的工作經歷,可以說會成為你的下一份工作非常不錯的跳板;此外,四大自成一套的管理體系可以培養你良好的職業素養;一份還算是不錯的收入;在你升為經理之前,幾乎不用考慮所謂的辦公室政治;考取ACCA、CPA證書在四大每個月有相應的Q-pay;淡季的時候比較輕鬆。我能想到的也就這麼多,這些相對來說都比較實際。

四大可以說是很多財會生夢寐以求的職業殿堂,即便風聲鶴唳,每年依然有很多畢業生趨之若鶩。其實說白了,無論你考證,還是考研,其實,或多或少都會想著是為進入四大增加一個籌碼!所以,如果能有機會先進四大,暫時的脫離象牙塔的長期固定生活時間,也不失為一種調整,也許可能比你一直不斷的讀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至少對我就是如此。

還是說說我進四大的一些事兒吧,我那時候就想,我,非一本名校,非卓越超群,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我能憑著什麼進入四大呢?

恩........qualification一欄裡有證書的話,可能勝算的幾率會大一些(我當時就填了ACCA,CPA只過了兩門所以沒好填)。

網申僥倖過關之後,其實筆試問題不大,當時我收集各路大神的筆經面經也沒少看,有需要的學弟學妹,我可以直接給你們,現在對我來說也沒有太大的作用了,只是當做一份珍藏。其次就是找題庫多練,當時我是用的X頓部落的論壇,裡面題彙集的到是挺全,現在不知道做的怎麼樣。面試一共三輪,AC面、經理面、par面,在case討論環節,該露的鋒芒還是要露,儘量主動talk,適當的時候還是可以主動當leader,引導組員得出結論。至於一對一的面試,英語口語一定要練好!我的英語還是在各個面試中為我擔下了半壁江山!講話磕磕巴巴會減印象分是必然的,也不用過分緊張,儘量展示自己對審計和四大的熱愛和興趣。

講個當時我面普華的時候的事兒,筆試,機試,中文邏輯題,中文數學題,英文寫作。

AC面的時候分兩組,本來是6vs6,但是我們兩個小組都有2個同學沒來,所以是4vs4。 又是一堆滬上名校+海龜,我又非主流了。

一上來是自我介紹and猜成語環節,還挺搞笑。氛圍很輕鬆,倒是讓我覺得挺放鬆,也很利於我的個人發揮,另外覺得如果以後能跟這樣一群逗B一起工作,應該也會很歡樂。討論case是分組討論,一個case的兩方面。30分鐘四個人邊討論邊在白紙上寫,很和諧,10分鐘presentation,大家英語都很牛,好在我英語口語還不錯。經理面趕上了全英文面,主要的問題就是圍繞怎樣和別人交流,怎樣互相建立信任關係的問題。所以,建議大家多練練英語口語,大膽的說,每天都抽時間練。然後很順利地兩天之後收到了par面通知。

par面的氛圍相當的好,超出我的想象,本來我以為會很嚴肅,比較緊張,考你的應變能力什麼的,然而並不是這樣。當時我的面試官是個超級和藹的中年人,我們聊了很多,他在普華工作了16年了,我們也聊到了很多校園往事,我覺得可能是我所說的一些校園裡的經歷和往事觸動到他的回憶,所以聊得就更親切了。結束前,他說,你離普華又更近了一點,當時我聽了這個話真的很感動,覺得這裡真的很好,前輩如此的謙虛和真誠,那時就真的好希望以後能夠在普華工作。

3最後,說一下讓不少人掙扎的考研之路

由於我的學校是二本,雖然在上海本地還是比較知名,但是要考研多數學霸必定要選擇外校,分數要求也就相對要高。雖然我沒有考研,但是寢室裡一位學霸順利考上了上海某一流財經院校的熱門專業,在和她的多年一起睡(上下鋪)的經驗交流中,有幾點感受特別的深刻。

先考證?先考研?先進四大?二本學姐獨身殺入普華的經歷告訴你!

要考,你就早點定下來,然後,就別猶豫!這不是說早早想好要填的志願學校,而是儘早確立考研的決心,儘早開始準備。有的同學在大四那一年彷彿走投無路的時候才開始慌慌張張地準備,如果你不是天才的話還是做只早起的鳥兒吧。在搖擺期的時候最無所適從了,今天你想考研,明天你要考證,後天你又想去面試了......這種情況,我很不留情面的告訴你,最後的結果就是一無所獲,否定自己,但是如果你能選其中一條紮紮實實的往前走,結果真的可能不同!

要考就考名校。有些本科是二本的學生總是覺得一流名校遙不可及,想著退而求其次,但是將來你所積累到的人脈和導師資源等等問題,可能都會讓你悔不當初。

財會錦上添花,金融還要碩士。如果你打算從事財會行業,坦白說,證書經驗都比學歷重要,尤其如果你想進四大,其實碩士生和本科生相比並不具備較強的優勢,要知道,當你念完兩年書,人家已經在四大攢了兩年經驗成為了審計專員,可以說在四大,時間就是經驗。但是如果你想從事金融投資,那麼情況就恰恰相反了,碩士學歷是起跳,不再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了。

學姐文末語:

在競爭仍然較為激烈的財會行業,不論你是選擇考證、考研還是進入四大就業,都最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對未來職業發展的願景謹慎選擇,不管走哪一條路,但願都能看見好風景。給予以上這些分析,僅代表個人意見,這也是我在大三大四時掙扎的問題,選擇的困惑,苦逼的努力。

最後,關於夢想,我想說,不是每個人都有夢想,不是每個人都有實現夢想的勇氣,不是每個人有堅持實現夢想的毅力!當你只是單純的想著把你想做的事情做的最好的時候,悄然間,也許你會發現,夢想真的就悄悄的來了,然後,你用心的澆灌它,可能會開出超出你的預想的美麗芳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