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鞋是永遠不夠穿的,作為一個剛入坑的球鞋控,雖然藏品還不夠多,但品類一定要足,沒事幹的時候就喜歡去逛專賣店。最近才發現市裡還有家Nike折扣店,趁著週末去了一趟,進店第一眼就被一雙熒光色的鞋子吸引住了,在一排鞋子裡面顯得非常扎眼,而且風格十分特別。

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拿起來一看,居然是全掌Zoom(實際上是四分之三,不過四分之三也可以算作是全掌),做工用料一般般,畢竟349的鞋子要求不能太高,試了一下意外的合腳,晚上拿去釣魚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遂付款拿走。

回家之後查了下這雙鞋的歷史,誕生於1997年,而我買的是16年的復刻版本,但是濃濃的90年代風格和上千的價格導致這款鞋完全無人問津,最後淪落至折扣店。但現在老爹鞋重新開始流行,個人覺得還能這雙鞋還能再戰一年。

好了,自我安慰之後,開始曬鞋!

鞋盒破破爛爛的就沒帶回來,直接給扔了。畢竟吃藕成這樣的鞋子,肯定不會有假貨。

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整體顏色類似於網球,很醒目。材質也比較簡單,只有織物和合成革。不過這麼大膽的配色在當年可是獨一無二的。

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鞋頭沒有防撞設計,非常不耐髒,而且鞋面透露著一股廉價感。鞋頭大面積的透氣網布採用的是立體編織結構,在保證良好透氣性的同時也提供了額外的強度。彎曲處也採取了鏤空設計,一定程度上的減少因彎折而帶來的磨損。

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鞋舌上規律的分佈著黑色的小孔,不過由於厚度問題,透氣性感覺不是很好。唯一的亮點在於鞋舌頂端的“zoom air”標誌,用的是流行於90年代的水晶滴膠工藝,質感十分感人。

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側面也是感到吃藕的主要原因,黑色橡膠和熒光綠的線條由鞋面延伸至中底,再加上中底無規律的一條條橫線,除了展現90年代的設計風格外,毫無實用性和美觀性可言。

而且相較於現代流行的膠印和熱貼合工藝,鞋子更熱衷於機繡,全面展現了90年代的製作工藝。

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鞋後跟的設計看起來平平無奇,只有那個紅色logo比較亮眼,但最大的亮點還是那塊超大的反光材料,夜晚在燈光的照射下,提供亮瞎眼的效果。但這塊反光材料的材質一般,穿不了幾次就會出現壓痕,影響美觀。

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這雙鞋最大的亮點還是彩虹漸變的水晶大底。如果專賣店把鞋子翻過來擺放,銷量估計會有一定的提高。

前掌採用三道溝槽的設計,雖然沒有氣墊,但更能貼合腳掌的運動。剩餘的四分之三則採用了黑色橡膠顆粒直連透明大底的設計,放在90年代絕對是一個科技感爆棚的創新。

遍佈鞋底的“NI”,個人認為是下劃線的Z,即zoom的縮寫。後掌外側最易磨損的地方也添加了額外的橡膠,鞋子壽命得到一定的提升。

上腳實拍:

300塊的全掌Zoom,除了有點吃藕——NIKE AIR ZOOM TALARIA '16!

使用感受:1、很有層次感。上腳之後能明顯感覺到鞋墊-中底-zoom三種不同密度材料所提供的不同層次的緩震效果。

2、走路時要小心踢到臺階,一踢就髒,而且翻毛質感的鞋面不能隨便擦,越擦越髒。

總的來說,如果你不想在大街上撞鞋,同時能接受絕對不耐髒的缺點話,那麼拿下這一雙九十年代風格的Air Zoom Talaria '16還是很超值的,還能體驗到接近全掌的zoom氣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