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老街新玩法 青島因「上合」美出了不一樣

中國山東網青島7月30日訊(記者 楊廣科) “青山綠樹、碧海藍天、不寒不署、可舟可車、中國第一。”

這是在青島居住過多年的近代名人康有為對這座城市的讚譽。上世紀初,老舍、沈從文、臧克家、蕭軍、蕭紅、梁實秋、聞一多等文化學者,都曾在青島寓居。留下了諸多描繪青島風土人情的瑰麗篇章,讓海內外遊人慕名而來。近日記者循著青島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推出的“精彩上合美麗青島”精品旅遊線路,跟隨導遊大師孫樹偉一起走進老城老街,品味後上合時代百年青島散發的活力與魅力。

從“異國建築群”到近代名人故居,從碧海藍天紅瓦綠樹到鱗次櫛比摩天大樓,從遊人如織的熱鬧景點到恬適靜雅的24小時書屋……移步換景,如時光穿越。青島,歐陸風情之魅惑令人遐思。

慢生活 文藝範

盡在大學路小魚山一帶

青島的老街,大多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德國殖民者的進駐而逐漸形成的,大學路就是德國侵佔青島以後,沿青島河鋪設的一條馬路。濃廕庇日的法國梧桐,配上紅瓦的屋頂和德式風情的建築,是一條古樸而有特色的街道,聞一多故居、康有為故居都在這條道路上。沿路還有人民會堂、青島市城建檔案館、青島市博物館、青島海洋大學、美術館等建築帶有明顯的西洋風格。與魚山路交界處是一段覆蓋著琉璃瓦的紅牆,這裡已經成為大學路最為顯眼的座標,愛美的姑娘們總願意來這裡拍照,在這段散發著濃濃文藝氣息的“網紅牆”下留下美好的記憶。道路一側遍佈風格獨特的咖啡館,一個挨一個或臨街而立或隱藏在庭院裡,逛累了,到咖啡館看看書、喝喝咖啡,感受一下青島的“慢生活”的節奏,小資情調濃厚,文藝範十足。甚至,你還可以到郵電博物館去慢郵一份明信片給10年、20年後的自己或友人。

據悉,為了迎接上合峰會的到來,我市實施了亮化工程。前海一線,五顏六色的燈光不斷變換,大海、帆船、海鷗等不時在“屏幕”上滑過,令人連呼“驚豔”。同時,青島近年來還大力挖掘遠離海岸線的“內陸”老城區,通過修舊如舊、保護性修繕開發、建新如舊等手段,讓歐式老街區、工業遺存、民俗遺蹟等重放光彩。

經過保護性修繕和開發,中山路、小魚山及觀象山歐式老街區、館陶路德國風情街等,再現迷人的歐式風采。漫步在小魚山的林蔭道上,總督府、天主教堂等歐式建築掩映在綠樹叢中,恍若置身歐洲。

從康有為故居出來一路上山,就到了小魚山。小魚山是青島市第一座古典風格的山頭園林公園,因靠近魚山路而得名。山不高卻能遠眺,登山俯瞰,棧橋、小青島、魯迅公園、海水浴場、八大關等景觀盡收眼底。整個小魚山公園的建築設計圍繞“海”之主題進行,把自然美、建築美和藝術美融為一體。讓人感受到這座百年城市的動感與時尚,令人流連忘返。

從小魚山上下來溜達幾步就來到了老舍故居,又稱駱駝祥子博物館。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文學作品命名的博物館。《駱駝祥子》是我國現代文學作品中各種語言譯本最多的一部,迄今為止亦有近四十個版本在世界各地傳播,見證了中國文學與世界對話的歷程。館很小,卻遊人不斷,日均接待量上千人次,留言薄已寫滿了厚厚的幾十本,上面滿是自然流露的對人民藝術家老舍的敬佩之情。

從老舍故居步行大約400米,就是位於龍山路26號的德國總督樓舊址,這是一座典型的德國古堡式建築,如果從天空向下俯瞰,這棟老樓矗立在蔥鬱的綠樹之中,露出紅瓦,伴著岩石與黃色的牆體,更加凸顯了它德國威廉時代典型建築樣式與青年風格派相結合的建築藝術風格。上合峰會後的人流只增不減,恢弘的建築每天吸引五六千人次的參觀遊覽。

老街裡 新玩法

就在中山路館陶路兩側

如果說大學路、小魚山一帶充滿了濃濃的文化氣息,那麼中山路、館陶路則續寫著百年商業文脈。中山路是一條有著百年曆史、聞名全國的商業街,曾經是青島的“名片”,也可以說是青島商業的“母脈”。 為繁榮經濟傳承文化,我市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使該區域成為獨具特色的時尚文化魅力區,將老城區風貌在保護的前提下利用起來,引入創意文化、旅遊休閒等元素,使老城區的閒置建築能充分利用並煥發新的活力。

走在中山路一帶,仍可以看到大量保持原始風貌的老樓老裡院。裡院是青島頗具特色的地域性傳統民居建築形式,形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作為青島中下層市民的民居形式而普遍存在著,它不僅是老青島人避風擋雨的居所,更是青島歷史的見證。裡院屬於院內天井式的居住院落,多為兩層,少數三層或四層,依據地勢而建,高低大小不一,造型各不相同。地處保定路的裡院客棧就保持了裡院的結構特色,現在也已經成為了“網紅店”,很多慕名而來的年輕人都表示很喜歡這裡。

而位於曲阜路與浙江路交會處的青島書房(原安娜別墅)原是一棟被塵封已久的德式老樓,2014年政府對其進行改造,打造成全新的集圖書銷售、文獻收藏、閱讀分享、主題沙龍、公共展覽、啤酒廣場、文創設計、旅遊推廣、德式餐廳為一體的開放性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成為城市的文化性地標。

館陶路是一條德國風情街,總長度1000餘米。初建於1899年,20世紀初,成為了“洋行一條街”, 20世紀30年代,館陶路已經成為青島的金融經濟中心,被稱作是“青島的華爾街”,影響著整個華東地區的經濟及沿海地區的出口轉口貿易。2005年青島市開始在館陶路打造德國風情街,讓老街煥發新貌。如今館陶路德國風情街已成為金融商貿、特色旅遊、影視文化、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綜合街區。道路交通博物館、取引所舊址等吸引著遊人駐足。

位於館陶路49號的青島道路交通博物館是我國首個以道路交通為主題的專業性博物館,館藏十分豐富。

由青島本土演員黃渤主演的《青島往事》在全國各家衛視熱播,劇中講到的青島取引所大樓的舊址就在館陶路22號。這座大樓建於1920年,在當時是全國建築規模最大的證券交易所。青島解放後,這裡改為海軍俱樂部,證券廳被改造為一座有600個觀眾席的劇場。2014年,對百年老樓進行了改造,成為各大影視劇拍攝的取景地。根據最新的規劃,這裡有望打造成金融博物館。

在德國風情街上,現有優秀國外歷史建築25座,現存德式、日式風格的歷史建築14棟。除了館陶路22號這座老建築將進行華麗變身外,還有部分閒置甚至“廢棄”的優秀建築資源,也將通過翻新內部環境、引進新產業等形式重獲新生。

品上合 哈啤酒

必去海濱味道和啤酒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來到青島怎麼能錯過上合元素菜呢。在中山路逛累了,那就直奔中山路與高密路交匯處的海濱味道酒店吧,海濱味道始創於1925年青島萬源永味道酒樓,於1999年被國家認定為“中華老字號”,在膠東地區頗負盛名。如今它的掌勺人是山東省烹飪協會副會長、青島市廚藝研究會會長邴吉和。

“我們海濱味道的菜以青島本邦菜為主,就是俗話所說的青島本地家常菜。不同於上海菜的濃油赤醬,也不同於杭邦菜的鹹甜清淡,青島本邦菜是以悠久的齊魯文化和傳統廚藝為源,以膠東沿海及青島地區的烹調方法和口味特色為本,博採眾家之長,以海鮮為原料,突出原汁原味。”邴吉和向記者講述了青島本邦菜的淵源。在剛剛舉辦的上合峰會上,他聯合青島本地烹飪大師們在考慮食材、製作工藝等多種因素之後,最終精挑細選了8道最具有青島味道的小吃展現給國內外賓朋,分別是噴香撲鼻的香油果子、獨具風味的甜沫、湯味鮮亮的大蝦面、真材實料的蝦水餃、味道濃厚多汁的牛肉蒸餃、鮮香奶白的羊肉湯、鬆脆可口的炊餅、色味俱佳的煎餅。讓客人們在品嚐美食的同時,可以進一步瞭解青島的文化。

在海濱味道,遊客們除了可以品嚐最具青島特色辣炒蛤蜊、海菜涼粉、鮁魚餃子等青島特色菜,還可以品嚐到甜沫、香油果子等上合峰會菜品。“香油果子就是油條,它是中國人的日常早點。但是,青島特色的油條與外地油條不同,它之所以叫香油果子,是因為在炸制的過程中不單單用了花生油和大豆油,而且還用了上好的芝麻香油,松香酥脆。”談到小吃的製作方法,邴吉和如數家珍。

談起舌尖青島,除了青島本邦菜,更離不開青島啤酒。近年來青島啤酒頻頻亮相國宴餐桌,被譽為“舌尖外交官”,而更多的時候,它就是老百姓的生活。記者跟隨導遊大師孫樹偉一行來到了青島啤酒博物館。這裡濃縮了中國啤酒工業及青島啤酒的發展史,集文化歷史、生產工藝流程、啤酒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在博物館,大家品嚐了最新鮮地道的“原漿”,進入斜坡小屋體驗“模擬醉酒”,並獲贈一瓶商標上印有自己照片的啤酒,相信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在趣味體驗中牢牢記住了這個品牌。

據悉,為了迎接上合峰會,青島啤酒博物館自去年10月開始對場館進行了一次保護修繕。例如新添全息互動影像,旗袍美女舉起酒杯,邀你共飲。此外還新添“一瓶啤酒連接世界”的球面LED互動裝置。利用全新的展示模式,展現了啤酒作為一種無國界語言,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障礙,青島人用一瓶啤酒連接世界。如今青島啤酒遠銷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進入“一帶一路”沿線37個國家市場。去年青島啤酒海外銷量同比增長18%,在上合組織國家中增長尤為顯著。

結束了一天的精彩旅程,在青島啤酒博物館或者登州路啤酒街來上一杯濃濃的原漿,純正的口感,濃郁的香氣,這樣的滿足感,足可以犒勞每一個慕名而來的旅人。

附:“百年老城 活力勃發”經典線路推薦如下:

上午:康有為故居、小魚山、大學路、駱駝祥子博物館、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

午餐:“海濱味道”品上合元素菜

下午:館陶路道路交通博物館及取引所舊址、裡院客棧、青島書房(安娜別墅)、郵電博物館、青啤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