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驳“他还只是个孩子”这句话?

伲好i


每次听到这句话,熊孩子的各种行为都会从脑海浮现:

熊孩子脱掉鞋子,(有些熊孩子可能连鞋都没脱)在你家沙发上蹦来跳去,把你喜欢的玩偶扯来扯去,和妈妈索要你的玩偶等等,这还是轻的了,有些熊孩子的行为更令人发指:

一名四年级,身高1米4、体重120多斤的熊孩子猛推孕妇,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这个熊孩子还悠闲地吃着零食,不以为意地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故事的结尾是,孕妇丈夫的妹妹把这个熊孩子活活打老实了,直接踹出家门,而且这个熊孩子过年都不敢来,简直大快人心。

这个熊孩子不仅胖而且力气大,行为不受父母管教,有时候一些大人都想象不到的动作都会在熊孩子身上。最可怕的是有些家长为了偏袒自己的孩子,会说“他只是个孩子”,那么我想说“你是个大人了,都管不好自己的孩子”,而且会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除此之外熊孩子们还做出来了各种胆战心惊的事情: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可替代。一味的纵容熊孩子,就是教育的悲剧和失败,如果父母教得好,世界上还会有熊孩子嘛?熊孩子不经管教,未来的道路一定会很崎岖。没有一个熊孩子讨人喜欢,如果让我遇到熊孩子,也不会放过他,让他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让熊孩子知道,做错了事,要勇于承担。熊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父母不好好管教她去,别人也会替他的父母管教他。

智联校园 张敏学生回答

智联校园是智联招聘旗下校园人才交流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招聘中心,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成长,如果想加入我们结识更多优秀大学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联校园期待你的到来。


智联校园


“他还只是个孩子啊!”看到这几个字时,有书君脑子里闪过千百副不同的画面,有种画面脑补的现实感,但好像每一个画面的内容又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他还只是个孩子,别跟他计较啊!”然后家长领着熊孩子转身走掉,走的那么的理所当然。

那么怎样看待“他还只是个孩子啊”,就是有书君今天要和朋友们要聊得话题了。相信我们所有的朋友都经历过,这句看似很平常的话,而且也大都一笑了之了。

接下来我们就先来从法律的角度看看,关于这句话应该怎样来诠释。我国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因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被监护人有财产交由监护人代管的,应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应由监护人承担。由相关法规不难看出,孩子犯了错,在本质上就是家长的管教出现了问题,说明家长没有尽责,所以这些错误就应该由家长承担。因为你的孩子他的却是孩子,但你不是孩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责任能力,所以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说完法律层面的,再来说说情理层面上的。有书君曾经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很小的时候犯错,他们夫妻会承担所有的赔偿,有的时候对方觉得,损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我的朋友还是坚持赔偿给人家。我问朋友“既然人家都不追究了,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呢?”朋友告诉我说“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损坏别人的东西是要承担责任的,不管是大还是小;做人就要有担当,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听到这样一番话,有书君觉得受益匪浅,所以后来有书君自己有孩子后,也是按照这个标准的,而且家长赔偿后要把这笔帐记到孩子头上,自己犯的错,自己是要付出代价的。

其实我们口中的熊孩子,是因为家长的放纵才诞生的,也就是说熊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家长。给大家举一个熊家长例子,有书君的孩子在读幼儿园时,就有一个熊孩子,有一次这个熊孩子把班上的另一个小朋友打伤,被打伤孩子的家长跟熊孩子的家长理论,谁知熊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赔礼道歉,反倒是讲“不就是孩子打架吗,至于嘛!”被打伤孩子的家长非常生气。感情伤的不是你孩子,更过分的是,因为被打伤孩子的家长多说了几句,熊孩子家长竟然也要动手打人了。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象啊?!有书君当时也在场,整个就是现场演绎了什么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老话。

孩子的成长虽然要以放任天性为主,但并不应该和放任自流划等号,如果家长负责任,就决不会放任自己的孩子去做危及到生命安全的事情。有人可能会说,有书君言重了啊!小小熊孩子,怎们能涉及生命安全呢?但有书君要表达的是,如果在熊孩子还小的时候,没能得到及时的管教,等长大后就没有亡羊补牢的机会了。

孩子在3-6岁是最佳建立规矩的年龄,如果在这个时间段没有给孩子建立良好的规矩,让他随心所欲,形成一种自己快乐至上,其他人都要为我的快乐服务的信念。那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变成小霸王,势必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认为小孩子没有必要学一项东西,那孩子能够学会的几率就很小,同样就会错过各种敏感期。比如孩子自在4岁时是识字敏感期,但有很多家长都会认为,上学总会学的,没有必要太早认字,殊不知敏感期学东西是事半功倍的。所以在该立规矩的敏感期也应该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书君推荐《巧虎》给朋友们,它是书籍和碟片配套的,里面的内容不光对于孩子的好习惯养成有很大帮助,还可以学到很多其它知识。

家长们千万不要在继续抱有“还是孩子”的侥幸心理,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健全,做为监护人的你们是要为熊孩子的行为买单的。


有书快看


真实发生!

之前有一次出差,为了省车票钱,没有坐高铁,坐了普通火车,因为也只有两个小时,所以并没有心理负担。

火车上人并不多,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大约五六岁的男孩和他的妈妈、姥姥。

因为我的票刚好把他们隔开了,所以他们一提我就主动和他们换了座,让他们坐在一起。

开始一切都好,我开始打开手机看电视剧。这熊孩子一觉睡起来,就开始作了,先是要喝奶,他姥姥给他开了一个养乐多,他喝了一口,又吐回瓶子里。他妈妈只是笑:“这狗东西你看坏不坏?!算了算了,妈要不你喝了吧,娃娃的嘴嘛,干净得很,没事。”姥姥也是一脸宠溺,就拿起养乐多把那半瓶养乐多喝了。

熊孩子过了一会,觉得无聊,开始蹭到我身边,板着我的手,看我手机屏幕。他妈妈就说:“孩子想看你就让孩子看一下嘛。”

因为我看的《生活大爆炸》,大约他觉得太无聊了,他盯了一会儿就开始在我背的双肩包上蹭。

我这时候已经有点不爽了,但是孩子的妈妈和姥姥全然没有看见的样子。

熊孩子已经开始翻我的包了。妈妈和姥姥依旧没有看见。

我灵机一动,对熊孩子说:“你摸摸书包这个侧面的格子,里面有个好玩的东西。”

熊孩子立刻更加来劲儿了,手伸进去又掏出来,一枚安全套……

熊孩子举起安全套喊:“妈妈,叔叔给我的玩具。”

妈妈这个时候表情很精彩:“他还是个孩子啊,你怎么给他这个东西呢?”

我说:“对啊!他还是个孩子啊!所以做了错事更不能放过他。”


东卓周谈


脑子里蹦出一句:我又不是他爸妈…


中国式四大宽容定律之一:他只是孩子!

所以呢,仗着小,就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就可以做错事不负责?就可以理所当然仗着未成年人保护法犯罪?

话说多了,孩子记在心里,自然就形成了“我只是个孩子干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不用负责任”的心理,反正有大人撑腰有大人袒护!


勿以恶小而为之,许多小恶一旦没有人阻止,终有一天会一发不可收拾,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们作为分辨是非能力的大人,在面对孩子做不合适,甚至错误的事情时,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如果都已以“孩子小为借口,盲目任他们野蛮自由地生长,甚至毫无原则的溺爱纵容,才让孩子有了继续作恶的底气。

当然,我并不是提倡一犯错就打骂孩子,或者用各种强制性的手段要求孩子遵守的听话,而是不能把“不管孩子”理解成随心所欲的“放纵”,我们要教孩子明辩是非,懂得有可为有不可为,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树苗小时候没给修剪枝丫,没给除虫,长大又怎么可能结出好果,变成一棵歪脖子树,还企图把他掰正?!为时已晚!


甜甜圈伐木累


  许多父母对于打搅了其他人的自家娃,不是向被打搅的人致以歉意,或者给点什么补偿,而是直接要求被骚扰甚至有所损失的一方,包涵谅解,从而直接解除了自身作为监护人的责任。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是一个能轻易的向别人说对不起,说抱歉,说打扰了的背景,更没有多少引咎如何如何的传统。说得简单粗暴一点就是缺乏内省和自省的熏陶,虽然历史上曾子(不是孔子和老子等别的子)曰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有句话说得对,有熊孩子是因为有熊家长,幼儿的成长当然是有其天性所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的方式是正确的教养方式,没有任何稍微负责的家长们会放任幼儿去做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情。

  当然,熊孩子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还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一个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理论上说,我们自身也是从熊孩子阶段过来的,如果是在数代人甚至数十代人都呆在一起的相对封闭环境中,那么这种打扰和被打扰的事情,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你的孩子打扰我,我的孩子未来也可能打扰你,因此我们对打扰的容忍度就会高很多,但现在则不然,打扰你的熊孩子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你的孩子未来骚扰他们的概率要么几乎为0,要么也非常的低,更不要说如今生育率在不断下滑,许多年轻人没有多少为人父母的想法。

  前段时间,日本的一个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生育意愿的走低,年轻人对于熊孩子的忍耐和包容度也同样在走低,甚至成为部分年轻人拒绝当爹当妈的理由,就是不想生养这么讨厌的一个熊孩子出来,或者自己并不教养好孩子的丝毫信心。

  而紧随着熊孩子来的一个合乎逻辑的问题就是:既然你没能力教养好子女,你为何还要生养子女出来祸害他她甚至祸害这个世界呢?与此同时,抱怨熊孩子的年轻人大多也在抱怨着自己的父母。

  不过抛开这些恼人的社会问题如果只想在社会交往中占领道义制高点,你可以说,但你们不是孩子啊,你们是监护人。


三思逍遥


这个社会有太多的道德绑架,其中就有“别跟孩子较真儿,他还小。”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未成年人,小到横行霸道,大到杀人放火。


网络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穷养富养,都不如有教养”。


从小,孩子就应该被父母言传身教,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不然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不论他怎么努力,都很难踏上成功的道路。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手心里的宝,自己平时都舍不得说舍不得碰,你一个陌生人,就更加没资格对孩子说教。



他吐你唾沫怎么啦,他推一下你孩子怎么啦,他犯错就应该被原谅啊,因为“他毕竟只是个孩子啊!”


昨天下班之后,陪闺蜜去逛超市,闺蜜有点胖,再加上有身孕,逛了一会便满头大汗,夸张的是裙子贴到背上,她的内衣隐约可见。


当时我正陪闺蜜在超市休息区坐着,旁边一熊孩子举着雪糕,捂着嘴嘿嘿嘿笑个不停。


“我妈妈说了,夏天最爱热的就属胖子了,我怎么不热,就她热的衣服都贴到背上了,真好笑……”他边玩儿边对旁边的奶奶说。


“对啊,你才知道你妈妈不让你吃零食了原因了吧,以后长成那样儿了,都没有女孩子愿意做你媳妇呢。”奶奶捋了捋熊孩子的头发对他说。


旁边人瞬间笑了,眼光都投到这祖孙两人身上,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


闺蜜性格内向,本来因为自己胖就有过自卑,听到熊孩子和奶奶的一席对话,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了,我注意到她瞬间脸都红了。


这样的气我是没办法咽下去,发誓要替闺蜜好好教训教训这孩子。


我笑了笑说:“你笑别人长的胖,别人笑你没教养,就算你长的完美至极,这个社会照样淘汰你。”


“你这姑娘,还真跟一孩子较真儿啊,他还小,没必要跟他生气。”


“我不生气啊,我只是替你教教孩子,免得以后被人揍了到头来还怪到别人头上”。


一句“他只是个孩子”就可以让所有人原谅吗?



14岁男孩抢劫未果,捅伤脱光女生,最后法律却因为简单的一句“他还是个未成年人”让其逍遥法外,并且受害者父母没有收到对方父母一个合适的交代。


孩子虽小,应当从小就让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监护人一直采取庇护的方式,想必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也不会受到这个社会的待见。


荒海拾书


99随便语:面对”他还只是个孩子“,不要指望以理服人,要么你选择当个”凶神恶煞“,要么你最聪明的作法,就是置之不理。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网友最希望看到什么?

有人站出来,雄赳赳说道,某年某月某日我遇到一个熊孩子,然后孩子家长口口声声表示”他还只是个孩子“,然后我的虎躯一震,冲上去噼里啪啦一顿揍,然后……

这表示熊孩子们真的惹了众怒了。

前段时间,一名青年因为工作不顺利,心情烦躁,在公交车上将小学生过肩摔,然后爆踩脑袋,这种严重的暴力事件,网友却在网上一片叫好声,足以说明,很多人盼望出现”英雄“,代替自己去修理熊孩子。

第一,熊孩子和熊家长是一套组合拳。

熊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熊家长。

我们想一想,假如只是一个熊孩子,带来的危害并不大,以普通成年人的智商和力量,足以对付,但倒霉的是,每一个熊孩子都是有靠山的。

熊孩子和熊家长是一对儿。

熊孩子调皮捣蛋,熊家长为其打掩护找理由,让你火冒三丈偏偏没办法。

第二,最蠢的是你试图”口头教育“一个熊孩子。

经验告诉我们,不要试图去口头教育一个熊孩子,因为那是绝对的自讨无趣。

每一个熊孩子的成长,都不是孤立的,正是因为有了熊家长,才有熊孩子生长的空间,通常情况下,熊孩子的家长肯定蛮不讲理。

你去教育熊孩子,等于在和蛮不讲理的家长,讲道理,当然不会成功。

就算你很聪明,自以为讲的很有说服力,但在熊家长的耳朵里,你只要说他孩子不对,你就是错误的,没有道理可讲。

第三,以毒攻毒不是聪明选择,但却是最能出气的办法。

妻子上班路远,每天早上乘公交,恰好那个时间点,总有些老人带着孩子,上车后大呼小叫,把公交车上折腾的鸡飞狗跳,人人侧目,但偏偏老人孩子自己一点感觉没有,天天如此。

忽一日,妻子回来眉开眼笑说了一件事。

那天在车上,有个熊孩子不知道怎么惹上一个壮汉,那壮汉相貌凶恶,长得人高马大,当场就举起拳头,吓唬熊孩子,结果孩子奶奶上前帮忙,也被恶汉举着拳头吓唬了。

孩子奶奶害怕,中途带着孩子下了车。

若是换个场合,恶汉肯定是人人不愿意接近的角色,但那一天不同,车上不少人主动和他打招呼,还有人主动站起来,说自己马上下车,给恶汉让座。

第四,最聪明的选择,是置之不理。

这有点阿Q精神,但确实就是这么个理儿。

生活中常有家长溺爱自家孩子,把好好一个孩子,养成了熊孩子,成天调皮捣蛋,虽然人小不能干出违法犯罪的事,但一身的坏毛病,连狗都嫌弃。

然而,这样的熊孩子给我们造成的麻烦,顶多是暂时的,谁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呢?

当然是熊孩子的家长,熊孩子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

当这些熊孩子长大,他们就不再是调皮捣蛋,而是真的会长歪了,长大成地痞流氓,到了那个时候,最头疼的当然是熊家长。

这就叫报应!

生活会让熊家长懂得一个道理,孩子小时候不教育,长大就是索命无常,要你的命!

结束语:关于如何反驳”他还只是个孩子“,说真的我答不出来,但我至少明白,当熊孩子长大,他一定会狠狠报应在家长的身上,也算为你报仇了。


99随便


我记得去年有一次我和我妈还有我奶奶一起乘巴士去万达,到了一站上来了一个大约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因为正好处于上下班高峰所以已经没座位了,但由于我们上车那站是第二站所以都有座位,结果那熊孩子一上车就指着我的座位说:“你让开,我要做这个位子!”我看他妈妈也没什么动作,所以干脆不起了!没想到那熊孩子开始踢我腿(我妈妈和我奶奶睡着了),我对那熊孩子翻了个白眼🙄️默默打开了拍摄软件!那熊孩子见我还没让,一把扯掉我的耳机,“你是不是聋了?!聋了就别出来!丢人现眼!”mmp我也正好处于青春期,一下急了,抓住那小孩拿我耳机的手说:“这车是你们家的哈,那么拽就别来乘公交车(我家有车,就因为车去保养了所以没开)”那孩子妈一下推开我说:“他只是个孩子啊!你这样做有没有素质!”这时我妈她们也醒了,问我怎么了,我就说:“遇到一对奇葩而已!”那孩子妈一听来火了,问你这孩子有没有点家教!(这时我和我们班男生吵架的三寸不烂金舌发挥了作用!“第一,我没说是在骂你们,是你自己对号入座的,那就说明你已经自己把自己定位在了那个层次!第二,既然你刚刚也叫了我“孩子”,那我就有和你儿子吵的权利!第三,只要你长只眼睛就能看见是你儿子先惹我的,并且我也已经让了他好几次了!当然,除非你没长眼睛!第四,我把视频也都拍下来了,如果你想做网红我也随便你!”那家长就又说什么他比你小点点的话,这时我妈妈和奶奶也来帮我说话了(她们比较护短)!大约她们吵了三分钟左右,那女的看到我在玩手机,就指着我鼻子骂“你在干嘛?!我儿子都被你抓伤了!”我也不想理会她,随口说了声发微博!(其实没发)马上他就没声了。。。。但她儿子好像还不罢休,在那什么:傻逼啊……都冒出来啦!他奶奶的熊!我气的又爆出了我骂人专话:“啧啧啧,你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小弟弟,你莫不是还不知道什么叫素质吧!oh!对不起哈,我也忘了,你脑存量就这么些!存不进了!呵呵呵………你这熊孩子。。。。诶呦喂,瞧瞧我这脑子是怎么了,又说错了!说你是熊孩子还真是侮辱了熊孩子这个词!”。。。。然后。。。。。我们就下车了🚌!虽然回家后还是因为骂人被我妈教育了半个小时!但真的。。。。。。。好爽啊!!!!!


唯爱正坤CP


你可以回她说:“但他不是我的孩子,我没有义务包容他的行为。


01


没有人有义务承担你孩子的捣蛋行为。不能因为小,就认为你孩子的行为,别人就应该包容。


人有三个关键性格形成时期:


第一个关键时期:3岁左右。这是初步形成的时期,所以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而0---6岁是人的情感形成的关健时期;


第二关键时期:11---12岁左右,是人意志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第三关键时期:是16岁时期。



小孩的性格是关键在于小时候,做父母这时应当指出他行为的不当之处,而不是放任。


前几个月听到一个新闻。有人组队去参加国外旅游团,坐旅游车的时候。其中有一团员带着几岁大的孩子,那孩子从上车开始哭到旅游结束。


有旅客就气得差点打她母亲,下车后引起很大的争论,她母亲还说:“她还只是个孩子。”


其实想想也是,一路上车里都是哭声,作为母亲的不哄孩子,能不惹人生气吗?你作为她的母亲,愿意容忍,不代表别人就愿意。


而且很多坏的习惯都是从小的时候养成的。


02


还记得听过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小孩子小的时候,偷了邻居家的东西。这个男孩把东西拿回家后,母亲夸他做得好。


他以为这是正确的事情,等长大后就学会了作奸犯科,无恶不做,最终被警察抓住了被判死刑。在执行死刑那天,他就咬了他母亲一口。



你看这就是小的时候,不管教,长大后却走向歧路,就像很多人都说,现在你不管教你的孩子,他长大后,社会会管教他。


03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14岁男孩抢劫刺伤初中女生多刀。


多么可悲的事情,多么可怕的行为!这就是从小不教育的结果。难道就因为他小,就可以不注重他的行为吗?



很多的罪犯难道天生就是罪犯吗?必然不是这样的,看过犯罪电影或电视剧,都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小时候,父母不注意小孩行为,结果长大后成了大熊孩子。


所以不能以他还是小孩子,就原凉他的一些行为,因为他不懂,他的父母,就应该有责任承担起教育的担子。而不是一句小孩子就可以原凉小孩子行为!


有书课堂


一、

  • 场景一:A的孩子冒犯了B,A要责罚孩子,B阻止并说道:「他只是个孩子。」

以我遥远的印象,这句话往往出现在上面这个场景中。并且,A与B往往是熟人关系,亲戚、乡邻、朋友。所以被冒犯的一方阻止家长责罚孩子,说「他只是个孩子」的时候,甚至还带点宠溺。


可当这种场景总是如此,而成为一种理所当然时,这其中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正如一开始人们很热心的让座,大家都很开心。可如果让座总是如此,成了理所当然。我上车你就该给我让座,这味道就变了。


孩子冒犯了别人,别人总是不计较。于是就认为别人不计较就是理所当然。就变成了下面这个场景。

  • 场景二:A的孩子冒犯了B,B表现出不满,A辩解道:「他还只是个孩子。」


这种心态本身就令人非常厌恶。但熟人嘛、亲戚朋友,乡里乡亲的,也不好说啥。而家长也会觉得,我们这交情,孩子这些小事,还值当的提嘛。


但是,社会之发展,人口之流动,原有的熟人社会正逐步变成陌生人社会。场景二更多的发生在陌生人之间。陌生人,可不会顾忌熟人间的各种面子交情。这也是这类问题一再被提及的原因。


家长辩解「他还只是个孩子」的时候,其实就是一方面把别人的不计较当作了理所当然,一方面把在熟人间的心态用在了陌生人中——我们这交情,孩子这样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问题是,不是天下所有人都是你孩子他爷爷,无论孩子做啥都是宠溺的。也并不是天下人都觉得你孩子可爱。所以基于这一点,人们的回应可以是:「他还只是个孩子,但我不是他爹。」


二、

孩子是不具备对其行为负责任的能力的,孩子具有天生的豁免权。我们会给孩子最大的宽容和关爱。家长说「他只是个孩子」,无非是就此立说,孩子不懂事,他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他具有豁免权。


但问题是,孩子是有监护人的,监护人是有责任的。孩子不懂事,家长难道也不懂事吗?


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类比。孩子再不懂事,会比狗还不懂事么?狗咬了人,难道主人要说「他只是一条狗啊」?狗咬了人,主人肯定是要负责任的。


同样,孩子做出出格的事,家长是要负责任的。据此,人们的回应可是是:「他只是一个孩子,你难道也是一个孩子?」


三、

家长说「他还只是个孩子」,这自然是维护自己的孩子。可是你的孩子是不是做错了事呢?是不是因为他是孩子,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可以视而不见的呢?


那么问题就来了。你从来都没有责备过你的孩子吗?换言之,你从来都没教育过你的孩子么?你的孩子是天生的圣人么,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么?


如果你承认,你也教育过你的孩子。那么很显然,孩子有过错时,是需要教育的。那为何在面对外人时就要说「他还只是个孩子」呢?你自己教育他的时候,他就不是孩子了么。


所以,基于这一点,人们可以回应:「你的孩子,是不需要教育的么?」


四、

这里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孩子的所作所为,家长是要负责的。当人们被冒犯的时候,人们所针对的往往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就像被狗咬了,人们并不是非得要把狗怎么样,再咬回来,而是要主人对此负责。


家长说「他还只是个孩子」,就是把自己的责任推给了孩子,然后仗着孩子的不懂事以及豁免权,一副「你能拿我孩子怎么样」的嘴脸。就像我上面所举的例子一样,狗咬了人了,主人把责任推给狗,说「他只是一条狗啊」。


天下有是理乎?


家长应为熊孩子的行为负责。而基于此,我觉得。面对熊孩子,直接对孩子打骂、诅咒等等,是不可取的。实际上,文质彬彬的诸位,小时候未必就没有熊的时候。如果是条狗,你打了就打了。可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应该直接对孩子采取措施。你可以找家长负责,而不能直接动孩子。


譬如说熊孩子冒犯了你,而家长在旁边不以为意。你上去打家长两耳光,情有可原吧。可如果你直接打了熊孩子两耳光,我觉得是过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