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批評父母「你們是三流父母,憑什麼要求我當一流孩子」,你怎麼看?

梁盛鋒


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說父母是三流的父母上面,有沒有人注意後半句呢?孩子問的是,你們憑什麼要求我當一流的孩子。

面對教育問題,講對錯是最愚蠢的,因為簡單粗暴的把孩子的行為歸為對的或者錯的,都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效果,我們作為家長需要的是去思考,孩子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

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說父母是三流的父母上面,有沒有人注意後半句呢?孩子問的是,你們憑什麼要求我當一流的孩子。

面對教育問題,講對錯是最愚蠢的,因為簡單粗暴的把孩子的行為歸為對的或者錯的,都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效果,我們作為家長需要的是去思考,孩子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

我覺得孩子的這句話,後半句才是重點,前半句純屬表達憤怒。

曾經看過一句話:都說笨鳥要先飛,但有一種鳥,自己飛不動,就下個蛋,逼著蛋努力飛。

父母對孩子有期待這個無可厚非,但是這份期待是否已經超出了孩子能夠承受的範圍,甚至是由期待變質為了施壓甚至是一種控制。這就有點讓孩子去提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的感受了。

也許我們可以自欺欺人的說,我們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事實是,孩子並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而是感受到了憤怒,激起了孩子的反抗意識。

愛一個人應該是以接受者的感受為參考標準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觀感受為標準,就是說你覺得你在愛對方,那對方有感覺到你是愛他的嗎?還是說對方被你“愛”的很痛苦。

家長經常容易陷入這種愛的誤區,就是“我是為你好”。在要求孩子尊重自己之前,我們是否做到了尊重孩子?要求孩子愛我們之前,我們真的做到愛孩子了嗎?這也許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我是echo小茵茵,一個有趣又有料的親子漫畫家。關於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在在評論裡和我一起討論哦~


echo小茵茵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最新版的分為七層,不是五層。

分別為: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指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指希求受到保護與免於遭受威脅從而獲得安全的需求;

3.隸屬與愛的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指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的需求;

4.自尊需求(self - esteem needs),指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

5.認知的需求(need to know),指對己對人對事物變化有所理解的需求;

6.審美的需求(aesthetic needs),指對美好事物欣賞並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結構、順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

7.自我實現需求(self - actualization needs),指在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個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實現的需求。(如圖)



馬斯洛認為,各層需求之間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後順序之別;只有低一層需求獲得滿足之後,高一層的需求才會產生,就像生物的進化一樣。

所以啊,很容易得出結論了。這個孩子對“三流父母”的定義是:年薪低和社會地位低。分別來看,“兩低”所帶來的影響:

  • 年薪低:會直接影響1.2.4需求,從而間接影響3需求
  • 社會地位低:會直接影響3.4需求
  • 從而無法觸發5需求。

那如果沒有觸發5需求,為啥孩子的成績還是不錯的呢?

  • 孩子讀書成績不錯,那是孩子將讀書當成可以抓住的稻草,以此來滿足3.4需求。其本質上是孩子針對3.4需求所進行的自救,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5需求。所以,孩子才這麼厭惡甚至仇恨父母強加於自己身上的“一流孩子”的枷鎖。

也幸好,這對“三流父母”給了孩子一個還算不錯的腦子,不然問出的話,絕對比這還狠。不信的人,看看《變形計》就懂了。😏

那麼就會有人要問了,《變形計》裡富裕家庭的孩子也有很多沒有大出息嘛

因為基因和引導也很重要。都能讓父母捨得上《變形計》的富家孩子,有多費心,心裡沒點b數嗎🌚


吠至響者實乃犬也


對於這對父母,首先我得說句讓你們傷心的話,孩子之所以說出這麼沒道理的話,相信與你們平常的教育有關。說起來,你們肯定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已經盡心竭力。只要能夠提供最好的,就絕不用較好的;只要自己能做的,就肯定不會讓孩子動一動手。你們對孩子的教育其實和大多數父母並沒有兩樣,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甚至節衣縮食,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以便將來創造更好的人生。雖然你們到時候也許一點都沾不上光,但內心裡說不定被光榮和驕傲所佔領。因為這是你們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你們付出所有努力之後得到的回報。

然而,孩子風光無限,但與你們並沒有關係,因為他們看不起你們,他們不僅不感恩你們的付出,反而覺得你們的存在拖了他們的後腿。每當你們稍有不滿或是發點牢騷,孩子就會理直氣壯地訓斥你們:你看看你們,一輩子混成個什麼樣?還有臉說我?

是的,你們培養了他們的優越感,卻沒教會他們這樣的優越感到底從何而來。這份優越感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靠他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而是靠踩在父母的背上暫時獲得的。

在當今這個處處以成績論輸贏的社會,父母在拼命提高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心智和道德的成長,孩子看不到父母的付出,自視甚高,終將碰壁。

我不知道怎麼評定一流的和三流的,我只知道尊重父母的孩子和注重孩子身心一起成長的父母就是最棒的。


親子溝通如何說


不想當官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不想擁有優秀孩子的父母也不是好父母。我想任何一對父母都想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只是,三流父母和一流孩子是如何來判定的呢?

父母年薪不高,社會地位不高,這是三流父母嗎?成績雖好,但不懂得感恩、蔑視善良、蔑視父母的孩子是一流孩子嗎?三流父母與一流孩子只是怎樣去評定而已。

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父母的家庭條件、成長經歷並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比如我們自己,有可能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身處農村,兄弟姊妹比較多,沒有辦法獲得比較優質的教育資源。也有可能小時候去過的地方少,見識也少,但勤奮踏實、誠實善良、吃苦耐勞、自立自強,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勞動的成果,也許社會名氣不大,也許年薪不算高,這樣的父母以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要誠實善良、自尊自強,難道就不是一流的父母嗎?所謂三流的孩子,如果僅僅是成績不好,沒有什麼興趣愛好,這應該也算不上吧!話說一個孩子成績很好,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他眼高於頂、自私自利、不尊重父母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還是一流孩子嗎?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要想擁有一流的孩子,那麼父母也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最近流行這樣一句話: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你們是三流的父母,憑什麼要求我當一流的孩子”,在這裡包含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孩子壓力太大,至於三流父母,也是針對父母的年薪和社會地位而言的。我們要自己承認:面對現實,認清現實,敢於承認自己的平凡,勇敢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儘可能保持學習和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手機用戶70335243483


看到這個孩子的質疑,再看到有的答主居然同意孩子的看法,不禁在想,我們的價值觀怎麼了?我們的輿論導向怎麼了?一邊鼓吹著“讀書無用”,一邊忙著把孩子往各種興趣班、輔導班裡送;一邊抱怨著“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寒門難出貴子”,一邊又鼓譟“三流父母,憑什麼要求我當一流孩子”。

一,我想問什麼叫“三流父母”?年薪不高,社會地位不高,就是“三流父母”嗎?父母的年薪不高,可他們是不是再苦再累,憑著自己的雙手,辛苦工作,滿足了你的口中食,身上衣?父母的社會地位不高,可他們是不是再苦再難,都儘自己所能,為你提供他們所能提供的一切?他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你以後可以不受他們現在所受的苦和累,希望你以後不像他們一樣做一個“三流父母”,希望你變的更好,飛的更高,這有錯嗎?這個要求很委屈你嗎?父母只有會教育孩子和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卻沒有幾流之分。

二,什麼叫“一流孩子”?成績很好就是“一流孩子”嗎?指責父母年薪不高,社會地位不高,就是“一流孩子”嗎?有句俗話說的好: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一個忘本的人能算“一流”嗎?當然,這跟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有關係,這個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他的父母也有一定責任。

三,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現象的發生?家長跟學校要成績,學校跟老師要成績,老師跟孩子要成績,成績成了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註,家長對孩子缺乏情感教育,學校對學生缺乏品德教育,社會的大環境,讓孩子一切向錢看,我們的教育怎麼?

四,我們應該怎麼做?作為家長我們是否應該反思,是否平時對孩子要求過高,缺乏情感交流,對孩子抱怨多於鼓勵,才導致了孩子的不滿。雖然經濟上不能給孩子帶來優渥生活,思想上是否應該跟孩子一起成長,學習做一個懂孩子的父母,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抱怨孩子呢?作為學校,在關心孩子成績的同時,是否也關心一下孩子的品德教育,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作為社會一份子,互聯網如此的今天,我們的言論是否應該多一些正面積極的內容,

雖然社會本身有很多的黑暗面,我們改變不了大環境,可我們能做到不去肆意傳播擴大這些黑暗面。

個人愚見,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yz3724


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確實證明父母是三流的,不是因為父母窮,或者沒社會地位等等硬件條件,而是父母給孩子的教育和三觀一定是三流的!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說出類似的話,請先反思自己吧!

再說說孩子的話,我覺得仔細分析,孩子的話有理!因為如果父母沒有給孩子灌輸“你要成為最好的”、“你要出人頭地”等等思想,孩子不會有這種一流三流的劃分概念。

有句老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句話是真理!有誰反駁麼?雖然不應該把人分三六九等,但是現實依然殘酷的區分了。同一個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接受父母的思想不一樣,接觸的人群也不一樣,結果一定不一樣。

反正匿名也沒人認識我,我就以我為例子吧:我的出生家庭不好,還不懂事就父母離婚了,父親又是賭徒。。。然後爺爺奶奶養大我,生活條件。。。當然我的家人並沒有要求我成為一流。。大學畢業後,我做了兩年服務行業,接觸的基本都是成功人士,兩年的時間裡,我驚訝的發現,思想和看問題的角度真的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於是我嘗試跳躍自己原有的思想。。怎麼說呢,現在肯定比以前各方面好的多了。

總結一下吧:三流的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為什麼是三流的,因為你之前用三流的思維考慮問題,所以你是三流的,如果你依然用這樣的思想培養孩子,孩子也是三流的。。可以培養一流的孩子麼?當然可以,前提是不要再用你一生習慣的思想去教育,要經常反省自己哪裡做的不好,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


Forcella


與其逼孩子成為一流的孩子,不如自己先成為一流的父母

那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路過一培訓班門口,看到很多家長送孩子來上課,其中一個小男孩哭著拽著媽媽的胳膊不讓其離開,媽媽騎著電瓶車,還是硬要往前,就這麼拖著孩子,看著都危險。

聽起來是,媽媽要求孩子進去上課,孩子不肯去,媽媽就要小男孩自己走回家,小男孩不肯,於是就拽著媽媽的胳膊,這一場景也引得行人紛紛側目。

父母想讓孩子比自己優秀,成為一流的人,這本來沒有錯。

但是不尊重孩子自己的特點,“逼”孩子去上興趣班,這就是他們的不對了。

記得小時候,因為偏瘦,我媽給我惡補,天天吃梅條肉湯,我不肯吃還逼著我吃,結果後來一看到這個湯我就想要吐,以至於到現在都不愛吃。

同理,孩子不願意去上興趣班,媽媽逼著去,孩子的心情就會不好,心情不好就影響聽課的效率,很顯然這一節課上也等於沒上。以後孩子可能會恐懼這門課甚至是其他補習課程,產生厭學心理。

成功不是隻有一條捷徑,適合別人孩子的,不一定也會適合你。

與其逼孩子成為一流的孩子,不如自己先成為一流的父母,這樣會更有說服力!


陪著孩子去旅行


不要要求 不要強求 一切順其自然最好!

面對孩子一流和三流的質疑,作為當父母的確實有點尷尬!

我很欣賞過去常說的,現在也常說的那句話,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要堅決不做!無論是一個單位的領導還是一個家庭的家長,只有以身作則,才有權力和資格教化他人!

要求孩子早起,我們就要先於孩子而起!

要求孩子學習進步,我們也要堅持每天學習進步!

要求孩子講衛生,我們也得講衛生!

要求孩子懂禮貌,首先我們得講禮貌!

要求孩子尊敬老人,我們得先學會孝敬自己的父母!

……

一句話,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過去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善於模仿的,我們怎麼做他們就會觀察我們學習我們,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要超越自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每一個做父母的心願!怎奈有時會可憐天下父母心!

作為家長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要求孩子做到什麼!怎麼做!我們能為他們提供的就是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幸福健康地生活!

不要期求他們做多大的事!成多大的功!做多大的官!發多大的財!我們只希望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生活和成長!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個人認為你就是一個成功的父母!稱職父母!就是一個不會被孩子反問而感到尷尬的父母!


冀之筆


三流的父母,憑什麼不配擁有一流的孩子?

父母的責任就是甘心做一塊墊腳石,默默支撐起孩子願望的腳尖。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付出都沒有錯,只是在付出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感恩。

這幾張微信聊天截圖,是一個10歲的孩子對自己父母的吐槽。

從這些內容裡可以看出,這個孩子非常優秀,不僅成績好,奧數、圍棋、輪滑各種業餘愛好也出類拔萃。

按照正常的邏輯,孩子應該很感謝父母對他的培養和付出,但是小朋友話峰一轉,卻感嘆說爸媽沒什麼錢,不配有他這麼好的兒子。

因為比他的同學相比,爸媽很窮,沒錢送他去國外,沒錢給他買無人機,他也討厭爸媽拿自己的優秀在外面炫耀。

目測這個10歲的少年,還沒有長大,卻已經變得世故。

網上很多人贊成孩子的說法,提出三流的父母拼命要求孩子成為一流,這本來就是一種病得治。

可是,憑什麼父母不能期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優秀呢?

父母的成長經歷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比如我們的父母,在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兄弟姐妹多,沒辦法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

我們的孩子現在有了這些條件,不正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變得比自己優秀嗎?

就像不想當將軍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一樣,不想讓孩子自己變得更好的父母,也是沒有責任心的父母。

這也正是人類一代又一代進化的源泉和動力啊!


父母進化論


正因為爹媽的三流,才有讓孩子成為一流的期望。

從沒“三流”過,怎會知道三流的苦?

吃、穿、用都是三流,因為薪水是“三流”。

更沮喪的是:孩兒他媽也是三流。

職業、薪水、相貌、身材比爹還略遜一籌。

因為爹的三流,怎麼會有一流的娘?

當爹媽的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兒出人頭地?

你是想和爹媽一樣含辛茹苦?

還是希望象思聰那樣揮金如土?

知道一流的人生有多愜意嗎?

其實俺還真描繪不出來。

三流的貧窮限制了對一流的想象。

當然,你願意象爹媽一樣這樣“大眾”化,平凡一生,也未嘗不可。

什麼樣的人生都是幾十年。

更何況,即使拼個頭破血流也未必成為一流。

但是,為啥不去試一試?

用青春賭明天?!

三流、一流啥的只不過是人生路上的標籤。

努力、奮鬥才是人生永恆的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