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太得瑟,谁都看不上,读书那么多却不懂失道寡助

上一篇我写了戊戌变法成功的可能性。那今天咱们接着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必然性。中国有句古话叫“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就是说兄弟之间虽然可能因为分家不公平,或者妯娌有矛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纠纷,但是当外人要欺负家里某一个人的时候,大家还是要一致对外。我们的抗日战争能取得胜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这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太得瑟,谁都看不上,读书那么多却不懂失道寡助

团结起来到前线去

反观戊戌变法的执行者们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觉得他们是代表最先进的理念的一个阶级,谁都看不上,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行不通了也不想原因,就想用权力去压别人。比如康有为面对举步维艰的变法,曾经当着荣禄的面说变法要想成功很容易,杀几个一品大员就行。这种言行本身就很可笑,面对自己真正的敌人,狂妄轻敌而又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还要授人以柄,暴露自己的内心想法。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太得瑟,谁都看不上,读书那么多却不懂失道寡助

荣禄

康梁变法,其实有很多的疆臣是持支持的态度的。张之洞派自己的学生杨锐和刘光第亲自参与。变法以前,梁启超去见张之洞,张之洞要开中门放炮迎接,属下们都觉得这样太过分了,开中门放炮那是对与张之洞同级别的总督级的人物的礼遇,而梁启超当初只是个举人。可见当时张之洞对维新变法的态度是多么的积极。但是当时康梁很自负,面对可以成为同盟成为支援的封疆大吏,却一直不冷不热。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太得瑟,谁都看不上,读书那么多却不懂失道寡助

张之洞

再有就是大家都不愿提起的李鸿章。李鸿章在签署《马关条约》以后,被全国人民骂为汉奸。李鸿章一开始想贴上维新派,固然有想为自己洗白的目的。维新派成立强学会,李鸿章派人送钱,维新派却不敢沾惹,唯恐走近了李鸿章对他们的名声不好,把钱退回去了。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太得瑟,谁都看不上,读书那么多却不懂失道寡助

强学会旧址

但是变法失败以后,李鸿章利用自己的影响和权力也救了不少的维新人士,甚至在变法失败以后还对老佛爷说我就是康党。杨锐是张之洞的爱徒,张之洞都没有能救下他,而李鸿章想救的人,他给荣禄打个招呼就都救了下来。面对这样潜在的强援却不闻不问,避之唯恐不及。孤家寡人式的行事作风,你们的政令又怎么通行于天下啊?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太得瑟,谁都看不上,读书那么多却不懂失道寡助

李鸿章

梁启超在上海办报纸,结果很多观点以及康有为的姿态引起当时很多江浙学士的不满,甚至打起架来。虽然这些年轻人比如章太炎,吴稚晖都是积极的变法派,但是他们对康有为本人却是深恶痛绝的。康有为当时不但是顽固派的眼中钉,在很多维新派眼里也是个狂悖小人的中山狼形象。杨锐等人都曾经建议光绪帝变法必须去康有为化,否则得罪人太多必将失败。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太得瑟,谁都看不上,读书那么多却不懂失道寡助

梁启超

维新派本来就是在趟地雷阵,走悬崖。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炸死炸伤,或者掉下悬崖。但是这些人却还不自知,对内不能团结志同道合的人,对外不能博得同情他们的人的支援,这样的人主持的变法,失败也是一种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