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成灾的小龙虾能让吃货们表演真正的技术吗?

最近几天,想必不少人看到过这样的新闻:小龙虾在德国柏林快速繁殖,如今已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引进鱼类吃虾效果甚微,柏林市政府呼吁市民“开吃”。许多中国网友调侃表示在中国肯定早被吃完了,甚至还有许多热心网友主动分享龙虾烹饪方式,愿意带上调料漂洋过海帮助德国解决危机。调侃之余,大家其实更应该关注的是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一、引言

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被称为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泛滥德国的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淡水,人们推测可能由于它们醒目的外观和硬壳被人作为宠物带到德国饲养,饲养过程中逃窜进当地生态系统或被饲主遗弃、放生,随后大肆繁殖起来。去年,丹麦生蚝严重泛滥,似乎这些泛滥的“美味”食物都出现在国外,中国的吃货们难道真没口福吗?事实上,中国是全球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福寿螺、巴西龟、水葫芦等。

泛滥成灾的小龙虾能让吃货们表演真正的技术吗?

图 1福寿螺、巴西龟和水葫芦(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生物入侵的危害

外来物种入侵对中国本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固有平衡,对中国的农林牧渔业生产、交通航运、环境、人类健康和公共设施安全也造成巨大危害。

具体表现为:(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往往缺乏天敌及其他物种的制约,如果入侵物种本身繁殖能力强,就会逐渐发展成优势种群;有些入侵物种甚至会以当地的物种为食,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当地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2)影响人类健康: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巴西龟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这些入侵物种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3)破坏生态平衡:水葫芦在我国多地大范围爆发,造成水中含氧量减少,严重影响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当地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对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很大。

泛滥成灾的小龙虾能让吃货们表演真正的技术吗?

图 2生物入侵的危害(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吃货”真能解决生物入侵吗?

民以食为天,近些年大火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围绕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日常饮食流变以及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传递了独特的味觉审美和东方生活价值观。中国号称“吃货国”——好吃的东西叫食材,不好吃的东西叫药材,不能吃的东西叫五金建材,与吃有关的表达方式更是不胜枚举。德国泛滥的小龙虾在国人看来无异于暴殄天物,因为国内野生小龙虾基本被我们吃得销声匿迹,市场上的小龙虾主要依赖人工饲养并且价格飞涨,小龙虾也因此被人戏称“入侵界的耻辱”。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成百上千入侵中国的物种里,像小龙虾这样可以通过简单“吃”的方式解决入侵危机的只是极少数。

福寿螺个体大,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强,曾经有人将它作为食材处理,但是如果食用没有经过很好处理的福寿螺极易造成管原线虫和其他寄生虫的感染病,由于食用福寿螺导致意外的新闻也时有报道。除了福寿螺,许多入侵物种本身就是动植物病害,不能吃;有些携带各种病害,不敢吃;有些口感不佳,不好吃。虽然存在于食物链顶端,人类在食用入侵物种面前仍然是那么无能为力。

泛滥成灾的小龙虾能让吃货们表演真正的技术吗?

四、生物入侵的方式

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生态问题,中国幅员辽阔拥有包括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在内的多种气候环境,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合适的栖息地。入侵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有意引进:20世纪30年代水葫芦作为饲料、观赏植物和污水防治植物引进中国,其后在南方作为动物饲料被广泛种植。随着中国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内河水体的营养化加剧,水葫芦借助其高效的无性繁殖与环境适应能力,开始在内河流域内广泛蔓延。(二)无意引入: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增加,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升温,外来物种则随着引进的原木、苗木、花钵、土壤等而被无意传入,例如“松材成虫”就是中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随着木制包装箱带进来的,此外入境旅客携带的水果肉类甚至鞋底也会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三)自然传入:外来入侵生物还可通过风力、水流、昆虫鸟类的捕食等自然因素传入,例如紫茎泽兰就是通过某种自然方式从中缅、中越边境自然扩散进入我国的。

五、应对生物入侵,路在何方?

外来物种入侵是一条无声的战线,如何控制外来入侵种并尽量减少对我国造成的损失是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生态安全问题之一。治理生物入侵有物理、化学、生物三种方法,物理方法就是采用人工拔除、替代种植的方法把入侵生物消灭;化学方法就是用农药和除草剂,虽然见效很快,但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生物方法则是利用入侵生物的天敌来制约入侵生物,然而天敌的引入也需要慎重为之,引进的天敌稍有不慎也会成为新的入侵生物造成更大的麻烦。

早在2005年,《清华大学学报》针对外来物种入侵曾经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1)从法律上规范外来物种的引进:外来物种之所以在我国泛滥肆虐,重要原因是我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预防外来物种入侵必须使我国环境保护走向法制化;(2)加强外来物种的科学研究:西方国家对外来物种入侵研究较多,已发表大量研究成果和出版物,然而,中国对外来物种及其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少;(3)进一步严格检疫制度:当前我国在检疫方面已有一些早期预警体系,然而外来物种的监管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仅靠某个或某几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多个部门需要统一思想,加强协调;(4)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意识:外来物种的入侵和人类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需要唤起和提高公众对于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关注,避免无意地引入危险外来物种。

六、结束语

生态问题关系所有人,阻击生物入侵是场持久战,也需要我们普通人的积极参与。借此机会,提醒各位吃货们千万别因为一时嘴馋偷偷或是无意带回了潜在入侵物种哟,还有那些喜爱小动物的人们也不要随意在野外放生小动物。相信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取得防制生物入侵斗争的胜利!

泛滥成灾的小龙虾能让吃货们表演真正的技术吗?

[1] 王丰年. 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影响及对策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01): 77-81.

[2] 钱芳.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J]. 生物学教学, 2003(11): 4-7.

[3] 向言词,彭少麟,周厚诚,方炜. 生物入侵及其影响[J]. 生态科学, 2001(04): 68-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