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暴涨之下,威海人更承受不起的不是高房价,而是……

楼市暴涨之下,威海人更承受不起的不是高房价,而是……

今年年初,威海市住建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行新建住宅建筑全装修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其中明确写道:“自2018年起,威海市全域实施新建住宅建筑全装修。”众生欢腾,说是威海进入了全装修住宅时代,现在,2018已经过半,再看楼市,不论是在售现房、预售期房、还是在宣传的规划楼盘,毛坯房仍是绝对的主旋律,有没有人想过这是怎么回事呢?

全装修之殇

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比起毛坯房,全装修房无疑有更高的利润空间,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全装修房房价更高,但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同样的装修效果,私人购买的成本比起企业之间的合作成本自然高很多。粗粗看来,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要细算,就不同了。

首先,全装修房屋的装修款和房款是分开算的,也就是说,交房屋首付的同时还要一次性缴清装修款,这笔费用不可小觑。按目前市场情况推算,总价100万的房子,装修费用最少需要20万(各地精装修的标准大多是3000元/平,也就是100万的房子需要30万的装修费)。

对威海人来说,一年之间,房价全款变首付,已经是无法承受之重——正如2018威海房地产市场趋势分析会所说威海本地居民的家庭储备已经基本消耗殆尽,本地客群购买力透支严重,现在,如果再加上二三十万的装修费,再刚需也只能望房兴叹了。

其次,全装修房屋存在大量的质量问题。对很多无良开发商来说,全装修就是一个面子工程,既可以把裂缝的地面遮盖起来,又可以多收钱,何乐而不为。于是交房入住以后,墙皮剥落、卫生间渗水、地板翘起……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楼市暴涨之下,威海人更承受不起的不是高房价,而是……

楼市暴涨之下,威海人更承受不起的不是高房价,而是……

楼市暴涨之下,威海人更承受不起的不是高房价,而是……

在百度上随便一搜,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等各大城市,精装房投诉率高到百分之四五十,就连这些大城市精装修房的问题都如此之多,放在威海难道能独善其身?

高周转之弊

当然,弱势群体的声音向来是被忽略的,只要有巨额利益在招手,再多的投诉也阻挡不了开发商的脚步,能让他们改变脚步的,只能是利益

近日,各大房企公布了年中业绩,其成绩自然是如钻石般耀眼,更吸引人的是它们的负债率,网上的流行词是“负可敌国”——2017年新西兰GDP数据(1721.15亿美元,合人民币10900亿元),石油富国科威特GDP数据(1417亿美元,合人民币9053亿元),万科、恒大、碧桂园的负债率远远超过这些国家。

楼市暴涨之下,威海人更承受不起的不是高房价,而是……

楼市暴涨之下,威海人更承受不起的不是高房价,而是……

也就是说,傲人的业绩都是房企通过负债加杠杆实现的。为了缓解债务压力,房企就需要加大融资。但是6月份,发改委下达通知,要求规范房企境外发债,增加了房企的融资难度;同时,很多房企在2015、2016年楼市大涨的时候大力扩张发行了大量债券,如今相当一部分的三年债务到期,这又增加了其债务负担

高杠杆经营,单单是借款的利息就十分庞大,为了提高利润,房企只能加快营销和工程的周转速度。

还有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是,自今年以来,国家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一二线城市持续加大整顿力度,三四线城市棚改叫停,这就使得房企的资金链进一步紧张,留给地产商的时间也愈加紧张,这个时候快快卖完快快甩手才是王道,而这一切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房屋质量

于是,在很多工地上就出现了一二十个施工队同时作业的情景。这种逻辑是很可笑的的:就像是一个女人生孩子需要十个月,那么十个女人生孩子就只需要一个月;一个施工队盖一栋楼需要十个月,那么十个施工队盖一栋楼就只需要一个月?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悬挑脚手架总要等混凝土干了才能上工字钢吧?总不会因为多了九个施工队,混凝土凝固的速度也缩短了九倍

?这才真的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楼市越火爆,房企为了逐利就越会提高周转速度,扩张速度,高房价之下反而可能是低劣的质量,这个时候买房更要谨慎,那些负债率高、周转还高的房企踏进之前多查查多看看,毕竟出了问题开发商十有八九会推脱。但是,即使这样,小编还是只能劝你买品牌开发商的楼盘,起码出了事媒体还愿意报道,没知名度的楼盘媒体都没有兴趣曝光。买房不易,多看多留心。

本文部分数据来自楼市资本论

版权说明:再次感谢原作者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