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原來青州是這麼搞的!

文旅融合,原来青州是这么搞的!

文旅融合,原来青州是这么搞的!

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遊的靈魂。青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底蘊深厚,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堅持政策推動、項目帶動、品牌拉動、城鄉聯動的工作思路,青州市著力打造文旅融合青州樣板,推進全域旅遊縱深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

文旅融合,原来青州是这么搞的!

政策推動

文化旅遊是青州旅遊的最大特色、最大優勢和最響亮的品牌,青州歷屆黨委、政府多年來一以貫之,把保護歷史文化、發展文化旅遊作為重大責任,全力打造文化名市,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宜養城市,舉全市之力相繼創建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5A級旅遊景區,積極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青州市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名市的實施意見》《青州市文化名市建設五年規劃》《青州市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青州市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意見》等文件的出臺,為文化旅遊提供了獎勵政策和發展保障。其中,青州市拿出專門財政資金對文化旅遊重點投入、重點建設、重點獎勵。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旅遊發展基金、文化事業發展基金,為文化旅遊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青州市先後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市、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書畫)之鄉、中國收藏文化名城、中國農民畫之鄉、“美麗中國”十佳旅遊縣(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濰坊市首家山東省鄉村旅遊發展示範市等榮譽稱號,青州古城旅遊區創建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6年,青州市入選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單。

文旅融合,原来青州是这么搞的!

項目帶動

青州人文積澱深厚,歷史文脈清晰、文化價值多元、民俗特色鮮明,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城史,1600多年的府衙史,1000多年的省級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歷史,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存,文化與產品深度融合,為青州市發展旅遊打下堅實基礎。

旅遊與古城的結合,讓青州古城遊引爆青州旅遊。2010年,啟動古城保護修復建設工程,開工項目160個,完成投資約10億元。2013年青州古城遊正式啟動,2014年青州古城正式開城,青州古城成為山東青齊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宗教文化藉助旅遊為更多人熟知。開放與包容的文化特徵,鑄就了青州佛、道、伊斯蘭、天主、基督五大宗教及漢、回、滿等20多個民族和諧共處、一城而居的獨特景象。中國東部最大的駝山石窟造像群、山體仰面巨佛,龍興寺窖藏佛教造像、國內最大的摩崖巨刻“壽”字、全國三大元代伊斯蘭教寺之一的青州真教寺、青州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龍興寺、廣福寺、萬佛塔、甲子文化園、三官廟等宗教、民俗旅遊項目為青州旅遊增添神采。

非物質文化依託旅遊大放異彩。依託非遺藝術團、非遺傳習中心、非遺傳習坊等院團,從2012年5月開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古街、宋城、範公亭等區域開展撲蝴蝶、抖空竹、挫琴、青州花毽等40多個非遺項目的集中展演,同時開展古城開城儀式、知府巡街、衡王宴樂等實景演出,打響了青州非遺知名度,提高了傳承熱情,提升了遊客體驗,受到遊客的熱烈歡迎。這種“文旅結合、傳保並重”的非遺與旅遊融合新模式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為非遺保護十大亮點工作,青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被山東省政府授予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

花旅互動是青州旅遊一大特色。依託花卉交易中心、種植基地、龍頭企業,推出花好月圓專題旅遊線路,建設人人嚮往的“花樣青州”。中國盆景園、花卉國際創業園體驗區等項目對外開放,青州府鮮花餅、花卉宴等眾多花卉衍生品投入市場。

水文化、生態文化做好旅遊文章。先後建成了南陽河、彌河國家溼地公園、雲門山旅遊度假區、九龍峪、江南溫泉度假村、5A王府養生享老福地、荷花窯洞、王府漂流園等項目。目前,全市新建、續建旅遊項目40多個,總投資160多億元。

文旅融合,原来青州是这么搞的!

品牌拉動

持續打造“東方花都文化青州”城市整體形象。青州市是中國北方最大的花卉種苗繁育中心、花木集散中心、花卉物流中心和盆栽花價格形成中心,被評為“中國花木之鄉”。青州市以花卉體驗為核心,整合農業科技、花卉觀光、科普教育、花藝創作、商貿物流等功能,全力打造青州花卉旅遊綜合體,成為名副其實的“東方花都”。

同時,依託豐富的文化資源,著力加快文化名市打造。全市共有九大書畫市場,畫廊862家,書畫從業人員5.5萬人,書畫年交易額120億元,翰墨青州書畫年會、中國(青州)國際文化藝術品博覽會等高水平藝術盛會常年舉辦,在全國具有較高影響力和知名度,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收藏文化名城”“中國農民畫之鄉”,“東方花都文化青州”品牌深入人心。著力打造“古城青州”旅遊品牌。藉助5A景區效應,打造青州旅遊龍頭。為打響“古城青州”旅遊品牌,先後策劃舉辦近20項旅遊專題活動。特別是自2014年開始策劃組織的“青州古城過大年”活動,引起巨大社會反響和媒體高度關注,成為山東省冬季旅遊的名片和品牌。5A級景區創成後,又開展大規模的集中宣傳活動,進一步放大了5A品牌效應。

擴大青州旅遊市場影響力。每年組織旅遊企業參加省內外一系列旅遊展會。赴重要目標客源市場進行精準營銷,先後邀請國內外2160多家旅行社、媒體考察團等來到青州考察旅遊資源。同時,注重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展旅遊形象宣傳,央視《朝聞天下》、山東衛視欄目、中國旅遊報、大眾日報等國內知名媒體多次對青州旅遊業發展進行報道,策劃組織了旅遊大V直播青州等系列新媒體營銷活動,建成全市旅遊新媒體宣傳矩陣,在2017中國旅遊總評榜中,青州市被評為旅遊目的地最具人氣獎。

文旅融合,原来青州是这么搞的!

城鄉聯動

青州市早在2011年就提出將整個城市作為一個大景區規劃,突出“古”“青”特色,將景區、城市和鄉村通盤考慮,提出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城市的目標。

堅持“看住山、管好河、留住水、多栽樹”,先後出臺關於加強雲駝風景區保護、飲用水源地保護和西南山區生態保護3個決議,堅決禁止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全力保護好青州的青山綠水。

以生態、文化、高端為方向,對重點景區進行改造提升,古城旅遊區獲評國家5A級景區,彌河文化旅遊區晉升為國家溼地公園,南陽河景區提升改造工程榮獲全國人居經典方案競賽“規劃、環境”雙金獎。不斷完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啟用市級遊客服務(集散)中心,建成覆蓋全市的旅遊標識導引系統,新建、改造旅遊廁所118座,建成旅遊綠道120多公里。

2012年來,青州市編制完成了《青州市鄉村旅遊發展規劃》,設立鄉村旅遊發展專項基金,以10個鄉村旅遊示範村發展為重點,以點帶面,加快特色鄉村旅遊業態培育,東部花卉休閒遊、南部“孝美”農家體驗遊、西南山區山地休閒生態遊、中部古村風情民俗遊、北部新農村體驗遊的板塊發展格局日漸清晰,相繼建成井塘古村、花好月圓、泰和山、仰天山桃花坡度假村、九龍峪等鄉村旅遊項目,“孝美”侯王村、柿子溝景區、黃鹿井村、聖峪口村、彌河(赤澗)農業公園、王輦古村、青州花卉公園、胡林古、青州(國際)花卉創業園、百納城葡萄酒莊園等鄉村旅遊點逐步完善。鄉村旅遊已成為推動全域旅遊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

文旅融合,原来青州是这么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