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春”瓶,瓶中极品,赐名者谁

“玉壶春”瓶是一种玉壶赏瓶,造型独特、美观,自古深受人们的喜爱。其造型特点为:颈细、垂腹、圆缓、内敛、外撇。始于宋代至今。为何称之为“玉壶春”瓶呢?

“玉壶春”瓶,瓶中极品,赐名者谁

话说在宋代熙宁年间,有一天,苏轼寻访佛印大师路过汝州,信步来到一个制瓷器的作坊。看见一老翁正在制作瓷器,熟练地拉坯成型,觉得很有意思,便走到跟前详细观赏一番。心想:在汴梁城里人们争相购买的光怪陆离号称“假玉器”的瓷器,原来是在这简陋的轱辘车的旋转中做成的。

“玉壶春”瓶,瓶中极品,赐名者谁

看着老翁熟练、快速地旋转、提拉、捉放,很是惊奇。于是,便和老者聊了起来:“老人家,好手艺!久闻汝窑瓷器贯通文化,那诗词歌赋皆能绘画其上,但不知这瓷器造型能否表达出诗词歌赋的意思?”老翁呵呵笑道:“什么诗词歌赋?”苏轼便吟诵了一首唐代王昌龄的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老翁听后,思考片刻,立即拨动了车盘,旋转了起来,不一会儿工夫,便塑出一个口撇、颈细、腹圆好似倒置鸡心状的壶坯来。

“玉壶春”瓶,瓶中极品,赐名者谁

老翁说:“此器如心倒置,谓之‘心到’了,撇口寓示‘心扉敞开’,此拙器抒志示节,客官以为如何?”苏东坡一见此壶坯,又听老翁解释得头头是道,真是心服口服,感慨道:“冰壶者,表里澄澈,光明磊落。当也是‘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也”苏轼当即挥笔在壶坯上写下了“玉壶先春,冰心可鉴”的诗句。随后佛印大师也闻讯赶来了,也欣然写下了“清如玉壶冰,贞见玉壶春”的诗句。自此,“玉壶春”瓶,流传至今。

(茶余饭后,酷暑纳凉,闲聊苏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