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遠離手機、網遊:「生活教育」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法

為了讓孩子遠離手機、電子遊戲,燃起對學習的興趣,

我曾向大家提出了一個看似和學習無關的策略——“生活教育”,得到了各界的關注和一致的肯定。

但是具體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走進生活,發展智慧,熱愛學習,

徹底告別沉迷手機和遊戲的生活呢?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談談一些具體做法:

讓孩子遠離手機、網遊:“生活教育”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法

比如,在生活中培養數學式的眼光和思維

如果孩子還很小,就可以培養他們用數學表達思想的習慣。

5歲的浩浩是我堂弟家的孩子,每個週末,他們都會到我家來玩。

浩浩喜歡吃水果,所以他媽媽會經常買水果。

一天,浩浩告訴我:“媽媽買了蘋果和香蕉。”

我問他:“有幾個蘋果和香蕉呢?”

“4個蘋果。啊,香蕉有幾個?……忘記了。 ”

可是,下次他再來的時候,我還沒問,他就主動走過來告訴我:

“媽媽今天又買了4個蘋果和6個香蕉,共10個。 ”

如果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可以教會他們認識錢幣,

讓他們看商品的價格牌,在結賬前就計算好東西的總價格。

孩子稍大一點,

還可以讓他們自己去超市買東西,並能保證東西不會漏、錢不會找錯。

過去,曾有家長這麼訓練孩子,

幾次之後,孩子不但“圓滿完成任務”,還帶回來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 l 角、2 角、5 角、1 元、2 元、5 元一張的錢,沒有 3 角、4 角、3元、4元一張的?

比如,學看鐘表,並試著讓他們自己掌握時間。

去銀行存錢,別讓孩子坐在一邊玩,可以讓他們參與“理財”:

如果媽媽今天把50000元存進銀行,定期一年,年利率是2.25%的話,一年後媽媽一共可以從銀行取回多少元?

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

心理學發現,人的思維方式是有習慣的。

在恰當的引導下,思維方式可以得到訓練,思維品質可以得到提升,

而善用數學去表達思維,不但有利於思維品質的提升、良好思維習慣的養成,

而且容易讓孩子發現數學的魅力和強大的用處,產生對數學的強烈興趣,

當他們日後在書本上接觸數學的時候,

他們不但不會感到遙遠和神秘,反而會感到親切和有趣。

有很多聰明的孩子對數學“不來電”,

數學家華羅庚一語道破其中緣由:

“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脫離實際。”

所以家長在生活中就可以讓孩子利用數學、使用數學,

最好是形成數學思維的習慣,

不但能培養數學興趣,還使生活省力,數學學習充滿快樂。

讓孩子遠離手機、網遊:“生活教育”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法

現在,全社會都在提倡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這個觀點非常科學!

孩子參與家務勞動,不但鍛鍊了身體、手和腦、培養了責任感等,

而且直接發展了他們的認知和智力!

這對年齡越小的孩子效果越好:

家務勞動使孩子有生活的參與感,

人們發現,當孩子深入生活,他們會產生很多的問題,如:

電燈為什麼會發亮?汽車的里程錶是怎樣計程的?樹葉為什麼秋天就變黃落了?瓶子為什麼總是做成圓柱形?一個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3米,一個身高1.4米的人在水池裡學游泳安全嗎?……

這些問題會極大地刺激著他們的求知慾,

激勵著他們去尋找答案。

如果此時他們能夠在書本中找到答案,那麼他們就會喜歡書本,愛上學習。

在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聰明地把他們的目光從生活轉移到書本,對他們說:

“讓我們一起到書裡找找答案去。”

而大家都知道閱讀的好處——

那真是數都數不清,幾乎所有的成績優異和成才成功都和閱讀有關。

美、日、英、法、德、意、奧、加等各國政府向人們提倡一種“書生活”,並警告人們遠離電子遊戲和適當地收看電視。

閱讀為什麼能夠成為強有力的成功、成才途徑?

因為人不能缺乏優質精神滋養,優質精神對於人的重要性,就像魚兒離不開水。

書是人精神的食糧,能夠極大地滿足人的精神需要,閱讀的過程是精神獲得享受的過程,也是訓練優良思維品質的過程。

中國古諺:書可以醫愚。

所以,如果你愛你的孩子,

一定要讓閱讀成為你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當他們的精神世界不再空虛、得到滋養和圓滿,他們就不會迷戀手機、電視、或電子遊戲。

這裡重點提出:一定要讓他們閱讀課外書,而不僅僅是必學的教科書。

因為人常常在閱讀課外書的時候,才會真正擁有精神的自由。

而眼界的改變和思維品質的提升,會令他們喜愛學習,對自己有更高要求。

讓孩子遠離手機、網遊:“生活教育”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法

上文提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繫,

在生活中提高孩子的語文水平也是隨手拈來:

放學回家,把一天的所見所聞有條理的說給父母聽,是學習語文;走在大街上,看外面的廣告語,是學習語文;生活中遇到了問題或難題,徵求父母的意見,討論解決方法,是學習語文;讓孩子接、打電話,是學習語文;出門走親訪友,和人交談,是學習語文……

哪怕是把好好的事情搞砸了,

孩子也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原來語文學習那麼重要,一個字弄錯,意思都會完全不同,都可能造成誤會和糾紛。

那英語學習怎麼辦呢?

方法也很多:

比如,你喜歡看美劇、或者剛出的美國大片,

你可以邀請孩子和你一起看,不知不覺中,孩子就會對英語有感覺和興趣。

看完之後,可以讓他們進行影評,

用嘴巴說,或者讓他們嘗試用英文發表影評,

還可以讓他們把寫好的英文影評發佈到網上,

如果有句子、語法的錯誤,運氣好的話,說不定網上某人看不下去,會給孩子糾正。

甚至可以把英文影評發到英文網站上,

國外的人看到,如果有反響、或者留言,

孩子不但會感到快樂、刺激,精神上大受鼓舞,

而且會有了學習英語的環境、興趣和動力。

其他的科目,如物理、化學、生物等,

走進生活的孩子不難發現他們的有趣。

因為生活是一部百科全書,

只有讓學習聯繫生活實際,人才會發現知識的作用,才會對知識有真正的愛好和興趣。

讓孩子遠離手機、網遊:“生活教育”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法

還有,那些看似佔用寶貴學習時間的“玩”、“淘氣”,

對孩子的學習恰恰具有無與倫比的促進作用:

比如,帶著孩子去釣魚,

鍛鍊了孩子的毅力、技巧和耐性,

孩子自然就會明白:

成功往往來的都不是那麼快,沒有毅力、堅持、耐心和技巧,會一事無成。

和孩子一起讀報紙、看新聞,

孩子寫作文的時候就會有素材,

而且,關心天下事的同時,

讓孩子擴展了眼界、打開了格局和胸懷,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問題。

當年,

年輕的周恩來要不是關心民眾的疾苦、民族的未來,

又怎麼會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願,

成就了一代偉人。

帶著孩子一起養花、種草,

這培養他們對生命的欣賞、尊重和愛惜,

因為能夠精心的照料、靜靜地欣賞一朵花的綻放、一片葉的舒展,

飽含了多少對生活的熱愛和情懷!

也許你會說,

出去找人閒聊、人際交往總和學習沒什麼關係吧?

答案未必——

12歲的牛頓從農村來到城裡上學,在班裡成績是最後幾名,同學都瞧不起他。

他想和別的夥伴玩,但是有一個身體比他強壯、學習比他好的孩子總是會欺負他。

牛頓一直都很怕他。

直到有一天,牛頓真的火了,

奮起反抗並且把那個孩子逼到了牆角,

那個孩子只好乖乖屈服。

這件事極大地鼓舞、啟發了牛頓:

我不是也一直很怕學習嗎?如果學習也用上這個勁頭,是不是也能把學習制服?

然後,他拿出了這種不服輸的勁頭對待學習,

學習也真的被他制服了:

他二十二歲就發明了微分學、二十三歲發明了積分學,

最後成了世界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讀到這裡,相信各位一定已經想出了很多更好更豐富的生活教育方法。

我的前一篇文章:《 》是從理論上論述了孩子遠離生活的危害,大家不得不防。

而真正能夠讓孩子從沉迷手機、遊戲中走出來,還需要一些有力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本文暫且只能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不禁感慨:生活有多少種樣子、多少種精彩,

是讓我們覺得連生命都太過短暫。

讓孩子遠離手機、網遊:“生活教育”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法

時常想,

讓一個人在一生中最初、最具有蓬勃生機的那幾年卻遠離有血有肉的生活,

那是一件多麼悲哀殘忍的事。

誠然,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表面上看起來,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實在可惡至極,

是孩子的責任,

問題其實在我們身上,他們離真實而可愛的生活太遠了,才會用手機、遊戲等方式來麻醉自己。

孩子迷戀遊戲、手機的本質是精神世界的空虛與匱乏。

不知道為什麼,

大多數家長總是會關注好孩子吃飽穿暖、分數成績,

卻很少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思想情感,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

而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讓孩子的精神世界健康、豐富起來,

可以從根源上切斷孩子迷戀手機、遊戲的狀態,

明白手機只是工具、遊戲只是生活的調劑。

父母是孩子生活的引導者、孩子精神世界的領路人。

怎樣才能使孩子的精神健康、豐富呢?

那就是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帶入生活。(注意是“帶入”就好,而不是利用生活來說教,或刻意去做什麼,那樣會令人反感。

素材可以從生活中去挖掘,

生活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讓孩子遠離手機、網遊:“生活教育”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法

所以別再讓孩子站在生活之外,一心只讀考試書了,

讓他們走出教科書那小小的方寸之地,

走進真實生活那廣闊的人生天地去。

在生活中錘鍊、磨礪,感悟生活和學習。

哪怕是跌倒、哭泣、甚至頭破血流,

這都是人生最寶貴的一課,

都應該義無反顧地讓孩子勇敢地走進去。

不僅僅是學習,年少的他們將一生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