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越來越高,你爲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買不買房都要看)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很深刻)?未來房價還會漲(有理有據)

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時事聚焦

未來房價還會漲

我再想想,我再查查,我再去看看其他的房子!錯過了,就不再擁有!致那些年,你錯過的那些房子!

你為什麼總是買不起房?

不管對不對,看以下幾點分析(勿對號入座)

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糾結猶豫型:手頭有錢付首付的時候,看房永遠帶著挑兒媳婦的眼光,嫌七嫌八。樓層不行,朝向不好,陽臺太小,客廳不好,一個廁所,格局一般……不停地嫌下去,嫌到能付得起首付,變得付不起。

建議:不要帶著挑毛病的心態看房,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房子,要懂得妥協。特別不要帶著七姑八姨一群人去幫你看房,那個時候大家都覺得得幫你發現點毛病,不挑點毛病將來你後悔了會怪他們。所以一般帶一大群人去看房的,基本上買不到房。

想一步到位型:有一群“處女座”的購房者,永遠想買套完美的房子,地段、價格、戶型、樓間距、綠化,以及周邊配套,甚至未來規劃等等,永遠要選擇完美無缺的房子。

講究錢要花在刀刃上,房子的所有條件一樣都不能差,不然,看不起!堅決不買!

建議:你有要懂得變通,其實可以曲線救國。錢不多就買偏點,買不起大的就先買小的。香港人都用血的經驗總結了:“先上車再說,上了車再考慮換個好的座位,不上車永遠追不上車的速度。

心理不平衡型:看中的房子,結果查了一下,半年前比現在便宜一萬,心理就不平衡了,覺得買虧了。索性不要了,再看別的。

建議:錯過的機會不可能再重來,不停地拿昨天的價格和今天對比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將來也會繼續買不到。

不安定型:不確定這座城市發展,想著幾年後也許去別的國家、或是回家鄉、或者去別的城市。所以看房也不確切,猶豫不決。想買又不想買。一晃幾年過去了。房價也昇天,後悔當初沒有定下來。

建議:

未來不知道在哪裡,但目前能承受得起就先買,有房在手才安心。未來可以賣掉。

愛聽負面消息型:看中的房子,上網一搜,有人說物業不行,有人說偏遠,有人說房子質量不好,有人說遠處有墓地之類的。

一聽到這些馬上就打退堂鼓。

建議:其實有些負面新聞是樓盤競爭對手放出來的,要學會鑑別。

過於期待政策型:期待政策下來之後房價大跌、抄底而入,什麼房產稅什麼營業稅什麼限購,總覺得有這些政策出來之後房價會大跌。

建議:政策不會使房價下跌,反而是提高了買房門檻,加大了買房成本。這幾年來的政策說明,所有的政策只是讓樓市別那麼熱而已,目的並不是降房價。(地價擺在那兒了,房價可能便宜嗎?)

買了房子,將來一定會發生兩件事:

第1是:沒漲價,只當儲蓄,錢留住了,還能保值增值!錢只是從你的左口袋移到了右口袋。

第2是:房產增值了,你得到了財富,以小搏大,清水換雞湯。

如果有機會你又沒買成房子,將來也會發生兩件事:

第1是:沒買房,錢不知不覺花了,什麼都沒留住。

第2是:租房子,自掏腰包,花自己辛苦積蓄的錢,等於是在給房東還房貸,最後一無所有。

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最近,朋友圈裡頻繁出現著名企業家俞敏洪先生關於房價的言論,原來是他參加了一檔節目,在節目中表示:10年20年後,房價三四十萬一平米。

是的,這就是那位以沉穩務實風格人設著稱的企業家會說的原話。

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對於房價俞總這麼解釋:因為人民幣越來越多,經過不斷的自然貶值,20萬一平,三四十萬一平很正常。

房改20年,你那房價翻了幾倍?

看到這裡,廣大剛需同胞估計慌得一比,畢竟如果僅靠那點萬年不漲的死工資,到時若真如俞敏洪所說,估計這輩子也別想買得起一套房。

是的,俞總之前還說了,年輕人只靠攢錢買房是不可能的 。

類似的言論董藩教授也曾在2012年說過,他的原話是:25年後北京房價將達80萬/㎡,當時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董教授也好,俞董事長也罷,看多未來房價的人,大部分都基於兩點:一是貨幣貶值,二是城市化進程導致的人口大量進入一二線城市,而這些城市的土地供應卻有限。是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過去幾輪的通貨膨脹、房價上漲就很好印證了他們的觀點。以北京為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從有記錄開始的過去18年,住宅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是一路高歌猛漲。儘管中間的2010年經歷了小幅波動,但在2014年以後迅速拉昇。

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俞敏洪在2005年以3萬一平米的價格購買了位於北京中關村的新東方大廈,現在升值了至少五六倍。

再早一些,北京住房的均價更低,以2000年為例,報紙上刊載的一套位於二環邊上的崇文廣渠門62平的房子才30萬,不到5000元每平米,如今那一片非學區房六七萬一平都算便宜。可不就是10多年漲10來倍?

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全國的數據如何呢?2000年的住宅商品房銷售均價為1948元每平,2016年為7203元每平。

漲速稍微比北京地區的慢一點,但幅度也是很大。如今20年過去了,相當一部分人已經靠房地產走上了財富自由之路。

物價方面,1986年北京全聚德烤鴨店一隻烤鴨8-10元左右,現在也是升值了十倍多。

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錢越來越多,大都流向了房地產!

這一切其實都要歸因於M2的超級增速,通俗點說就是貨幣超發,社會上的錢越來越多了。

最近央行發佈了6月份金融核心數據。

其中截止到6月末, M2是177.02萬億元,這個數據在10多年前的2007年末才40.34萬億元。具體的增速及餘額情況可以看下圖,這10年裡M2都是奔著10%及更高的增速上去的,最高的時候到了近30%。

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而這10年裡,實際上我們的通脹水平並沒有那麼高,換句話說就是其他的物價上漲並沒有那麼快。

舉個例子,即使是在CPI較高的2008年,我們的通脹率才6.9%,更別說10年後的現在,連2%都達不到的通脹率了。

錢都去哪了?答案就是房地產。

一方面我們經濟飛速增長,財富不斷積累,但股市投資門檻太高,散戶進去基本就是被割韭菜的份,不如囤房簡單粗暴有安全感;債市和匯市更別提了,對於理財小白來說技術難度更高。

另一方面也是我們的買房情結在起作用,這是有很深的歷史原因,從農耕時代的“家國倫理”到現在的“丈母孃無房不嫁女”,房子已經不僅是鋼筋混凝土修葺而成的住所,而是最終的情感歸宿。

所謂“成家立業”,所謂“居者有其屋才可有其家”,其實都透露著我們對住房消費的渴望。

比如網上流行的一個給人介紹對象的段子:男A:暫時沒房,但是人很努力很上進,雖然長相個頭都一般,但品行絕對沒問題。 ——我再考慮考慮吧!

男B:小夥子老北京,名下3套房,就是長相個頭都一般,性格有點著急。 ——那就先見見吧!

因此房子早已脫離了他的居住意義,而上升到價值觀和情感需求的層面。

房價永遠漲

也是因為這些原因,才有了俞敏洪董事長10年20年後房價每平三四十萬的判斷。

但俞董事長沒有考慮到的是,回顧過去房價上漲了多少,未來就在這個基礎上上漲多少,現實恐怕並非數學題這麼簡單。

同時,也不由自主地想起去年馬雲說過的那番話:將來房子如蔥。。。

過去8年內,我國的房價整體上處於大幅上漲的情況。8年後,我國最廉價的東西或許即是房子和汽車。

房價越來越高,你為什麼總買不起房?未來房價 還會漲

馬雲基於的是新一代年輕人們超前的價值觀,以及目前我國經濟增速的回穩。

但畢竟左右房價的因素非常複雜。短期來說是貨幣政策和調控政策,長期來看就要看人口增長情況,還有國際局勢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